Tag: 外汇储备

环比增长0.15% 截至11月末外汇储备规模32659亿美元

人民网北京12月7日电 (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659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48亿美元,升幅为0.15%。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11月,受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运行回升势头增强,市场信心改善,将继续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数据显示,11月份,汇率方面,美元指数环比上涨1.7%,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下跌2.8%、1.3%。债券价格方面,10年期美债收益率环比下降10个基点至4.18%,10年期欧债收益率下降34个基点至2.19%,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1.2%。股票价格方面,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5.7%,欧洲斯托克50价格指数上涨0.3%。

“当前,我国出口目的地多元化,出口商品竞争力提升,贸易新业态快速发展,将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基本盘作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了资本市场信心,人民币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提升,对外汇储备稳定形成有力支撑。我国将继续推动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生效,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为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黄金储备是国际储备多元化构成的重要内容。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末我国黄金储备为7296万盎司,较10月末增加16万盎司。此前,人民银行已连续6个月暂停增持黄金储备。

汇管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表示,在黄金价格有所回落的背景下,人民银行适度增持黄金储备,符合大趋势。全球范围来看,黄金在我国储备中的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持续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角度来看,未来人民银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48亿美元

12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659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48亿美元,升幅为0.15%。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判断,11月外储规模小幅增加,主要受当月美元升值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升两个因素相互对冲的影响。

外汇储备因素 黃金存量_美元升值对冲影响_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24年11月,受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运行回升势头增强,市场信心改善,将继续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外储规模小幅增加

对于11月外储规模小幅增加,王青判断,主要受当月美元升值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升两个因素相互对冲的影响。

其中,11月美元指数上涨1.8%,这会导致我国外储中的非美元资产以美元计价相应缩水。王青估计,这一影响大约会下拉我国外汇储备规模230亿美元左右。与此同时,11月美欧股市普遍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美债收益率走低,带动美债价格上行。由此,11月全球金融资产价格较大幅度上涨,抵消了外储中非美元资产估值下降带来的影响,推动整体外储规模小幅上行。

王青分析,近期我国出口保持强势,跨境资金流动整体稳定,加之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后,经济增长动能回升,都为外储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重要支撑。尽管近两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CFETS等三大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稳中有升,且央行稳汇率工具箱丰富,这意味着短期内无需央行动用外储干预汇市。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3万亿美元左右的外储规模处于适度充裕水平。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11月,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交易”升温,叠加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推动美元指数走强、全球资产价格整体上涨。汇率方面,美元指数环比上涨1.7%,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下跌2.8%、1.3%。债券价格方面,10年期美债收益率环比下降10个基点至4.18%,10年期欧债收益率下降34个基点至2.19%,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1.2%。股票价格方面,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5.7%,欧洲斯托克50价格指数上涨0.3%。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综合影响,11月末,外汇储备较上月末上升48亿美元至32659亿美元。

4月以来首次增持黄金

展望未来,王青判断,后期伴随美联储持续降息,美元指数上升空间有限;在全球金融环境转向宽松的前景下,全球资本市场持续大幅下跌的风险较小。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外储规模还会稳定在略高于3万亿美元这一水平。这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水平提供坚实基础,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温彬指出,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了资本市场信心,人民币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对外汇储备稳定形成有力支撑。我国亦将继续推动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生效,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为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奠定坚实基础。

黄金储备方面,11月末黄金储备为7296万盎司,10月末为7280万盎司,2024年4月以来央行首次增持黄金储备,超出市场预期。

对于央行增持黄金,王青分析,一方面,我国国际储备中的黄金储备占比偏低,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出发,央行增持黄金是大方向;与此同时,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此前央行4月之后暂停增持黄金,市场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金价持续上升,暂停增持有助于控制成本。

虽然11月国际金价环比有所下行,但是仍处于历史高位附近,且明显高于5月央行暂停增持时的价位。王青进一步分析,11月央行恢复增持黄金,不排除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进而促使央行恢复增持。

“至于接下来央行是否持续增持黄金,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王青说。

每日经济新闻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万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24亿美元,较11月末下降635亿美元,降幅为1.94%。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12月,受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汇率方面,2024年12月,美元指数环比上涨2.6%,主要非美货币集体贬值,日元、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下跌4.7%、2.1%、1.8%。债券价格方面,10年期美债收益率环比上升40个基点至4.58%,10年期欧债收益率上升26个基点至2.45%,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下跌0.8%。股票价格方面,标普500股票指数下跌2.5%,欧洲斯托克50价格指数下跌1.1%。因此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综合影响,12月末外储较上月末下降635亿美元至32024亿美元。

“回顾2024全年,我国外储规模基本稳定,较上年末小幅下降356亿美元。主要原因是进入2024年,全球主要股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但美债收益率大幅上扬,美元指数也显著上行约7.0%左右。由此,以上因素形成对冲效应,带动我国外储规模整体稳定。”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近期我国出口保持强势,跨境资金流动整体稳定,加之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后,经济增长动能回升,都为外储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展望未来,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3万亿美元左右的外储规模处于适度充裕水平。”王青判断,后期伴随美联储持续降息,美元指数上升空间有限。在全球金融环境转向宽松的前景下,全球资本市场持续大幅下跌的风险较小。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外储规模还会稳定在略高于3万亿美元这一水平。这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水平提供坚实基础,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在温彬看来,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对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了明显提振,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亦是外汇储备的有力支撑。下一阶段,我国将继续推动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生效,为国际收支保持整体平衡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 向家莹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万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24亿美元,较11月末下降635亿美元,降幅为1.94%。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12月,受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汇率方面,2024年12月,美元指数环比上涨2.6%,主要非美货币集体贬值,日元、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下跌4.7%、2.1%、1.8%。债券价格方面,10年期美债收益率环比上升40个基点至4.58%,10年期欧债收益率上升26个基点至2.45%,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下跌0.8%。股票价格方面,标普500股票指数下跌2.5%,欧洲斯托克50价格指数下跌1.1%。因此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综合影响,12月末外储较上月末下降635亿美元至32024亿美元。

“回顾2024全年,我国外储规模基本稳定,较上年末小幅下降356亿美元。主要原因是进入2024年,全球主要股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但美债收益率大幅上扬,美元指数也显著上行约7.0%左右。由此,以上因素形成对冲效应,带动我国外储规模整体稳定。”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近期我国出口保持强势,跨境资金流动整体稳定,加之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后,经济增长动能回升,都为外储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展望未来,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3万亿美元左右的外储规模处于适度充裕水平。”王青判断,后期伴随美联储持续降息,美元指数上升空间有限。在全球金融环境转向宽松的前景下,全球资本市场持续大幅下跌的风险较小。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外储规模还会稳定在略高于3万亿美元这一水平。这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水平提供坚实基础,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在温彬看来,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对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了明显提振,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亦是外汇储备的有力支撑。下一阶段,我国将继续推动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生效,为国际收支保持整体平衡奠定坚实基础。

去美元化加速!全球外汇储备美元份额跌至26年新低,人民币吸引力上升

金融市场动荡中,全球外汇储备哪家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公布的最新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美元计价外汇储备为7081.39亿美元,市场份额从第二季度的59.23%进一步下降至59.15%,为1995年以来新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他货币、黄金等资产对美元形成竞争,使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正在减弱。

人民币资产价值318.99亿美元,位居欧元、日元、英镑之后排名第五。

美国为什么没外汇储备_美元市场份额下降_全球外汇储备货币构成

关注通胀后续影响

按照IMF的标准,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包括美国国债、美国公司债券、美国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及其他由外国央行持有的以美元计价的资产。

回顾历史,通胀往往对美元计价外汇储备造成冲击。根据Wolf Street统计,1977年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份额一度达到了85%的峰值。随后美国国内物价水平迅速上升,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并未带来市场活力,反而令通胀水涨船高,由于美联储当时并未采取措施,各国开始抛售美元计价资产,导致美元市场份额快速下降。

美元市场份额下降_美国为什么没外汇储备_全球外汇储备货币构成

在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克尔决定采取强硬措施并启动两轮加息周期后,美国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滞胀期,外汇储备中美元市场份额继续走低,直到1991年触底。随着美国经济进入复苏扩张期后,美联储对通胀控制逐步获得广泛认可,美元外汇储备份额较低点反弹近25%,在本世纪初一度重回70%关口上方。

欧元的出现分流了部分市场份额。IMF指出,自欧元诞生以来,美元资产在央行储备中所占比例降幅为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欧元所占比例在20%上下波动。

在供应链瓶颈等因素持续扰动下,美国最新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再次逼近7%,创近40年新高,与里根政府时期类似的通胀压力短期可能继续对美元的市场份额造成侵蚀。

景顺Invesco在其年度展望报告中写道,持续的供应链中断和需求激增正威胁着许多经济体的高通胀,2022年期间通胀率将进一步升高,并在二季度左右达到峰值。考虑到通胀预期变得不稳定,各国央行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采取行动,以限制这一当前经济周期的重大风险。

美联储在去年12月议息会议上放弃了此前有关通胀是暂时性的表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时表示,通胀正变得更加顽固,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风险。供应链瓶颈、产能限制比预期更持久。

债务困境或加速外储多元化

汇率的波动也可能对央行储备资产的货币构成造成显著影响。 在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走弱期间,美元在全球储备中所占比例通常下降,因为其他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的价值上升。反过来,美元汇率可能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包括美元与其他经济体的经济走势、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差异,以及央行的外汇买卖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在过去20多年里整体稳定。IMF认为,美元在全球储备中所占比例已下降这一事实表明,各国央行确实在逐步减持美元资产。

如今,急剧膨胀的债务问题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虽然美国总统拜登于去年签署了将债务上限提高2.5万亿美元的法案,使美国财政部的借款授权延长至2023年,暂时避免政府债务违约,但并未解决实质性问题。 预计到今年底,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接近31万亿美元,债务上限问题将继续成为国会两党博弈的筹码。

IMF指出,近几年来全球央行正在缓慢推进调整外汇储备结构。随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央行寻求实现储备货币构成的进一步多元化,美元在全球储备中所占比例将继续下降。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俄罗斯在去美元化浪潮中走在前列。官方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该国开启减持美债的计划,从巅峰时期的960亿美元降至2021年10月的37.2亿美元。同时,俄罗斯在贸易结算上也在尝试剥离美元的影响,俄罗斯与土耳其达成了本币双边能源贸易协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此前已经向西欧出售了以卢布计价的天然气。

黄金成为了各国外汇储备的新方向。据世界黄金协会(WGC)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9月,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的黄金储量总计约3.6万吨,创1990年以来新高。世界黄金协会认为,央行外汇储备通常根据三个指导原则进行构建:安全性、流动性和回报率。新冠疫情凸显了这些原则的意义,并进一步增强了明智的和可持续的储备管理的重要性。在过去的30年中,几乎在每个重大市场低迷时期,黄金的表现都超过了风险资产。在新冠疫情期间,这种优异表现仍在继续,并在市场承压时期强化了黄金作为反周期资产的作用。

人民币吸引力提升

目前IMF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主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加元、澳元和瑞郎八大货币。

作为21世纪以来美元最大的竞争对手,欧元在欧债危机后一蹶不振,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份额一直停留在20%左右。虽然与美元“分庭抗礼”的梦想还没有实现,依然可稳坐第二大储备货币交椅。

第三大储备货币是日元,其市场份额从2015年开始飙升,并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份额达到了6.0%,去年三季度小幅回落至5.8%。 英国脱欧并未对英镑的市场需求产生重大影响,4.8%的市场份额使其在IMF储备货币中位居第四。

全球外汇储备货币构成_美国为什么没外汇储备_美元市场份额下降

2016年10月,IMF将人民币纳入支持特别提款权(SDR)的一篮子货币。2017年3月底,IMF首次公布纳入人民币计价储备的数据,对中国促进市场经济的改革并推动人民币持续国际化予以了充分肯定。去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储备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66%,过去4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累计上升了1.54个百分点,进一步拉大了与澳元、瑞郎和加元的差距,资产吸引力逐步提升。

IMF指出,尽管国际货币体系在过去六十年里发生了重大结构性转变,但美元仍是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储备货币。不过从长远来看,美元地位的任何变化都可能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