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黄金储备

外汇储备两连升、黄金储备九连涨 市场热议人民币汇率下半年走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8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43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113亿美元,升幅为0.35%,为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

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7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世界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外汇储备国际汇率_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_黄金储备增持原因解读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中国7月末黄金储备报6,869万盎司,环比增加74万盎司,为连续第九个月增持黄金,累计增持规模达到605万盎司。

同时,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余额从6月末的1299.34亿美元小幅回升至1353.60亿美元,在我国国际储备余额中的占比也从6月末3.84%回升至3.98%,但仍远低于全球平均14%左右的水平。这意味着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分散化配置还有较大空间。

当前,提升黄金储备资产的占比已经成为全球一大趋势。据IMF相关数据,截至2022年末,全球黄金储备资产占国际储备资产比重为13.8%,较2008年末整体上升3.7个百分点。

黄金储备为何九连升?

“当前影响我国外汇储备波动的主要因素依然是汇率因素和资产价格变化因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汇率因素看,7月美元指数受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且欧英货币上涨影响整体回落,全月下跌1.0%至101.9;非美元货币中,日元、欧元、英镑分别兑美元升值1.4%、0.8%和1.1%。综合来看汇率因素导致外汇储备的非美元部分出现升值。从资产价格因素看,美欧日国债收益率小幅上行,主要股市多数上涨,综合来看资产价格因素中股市与债市对外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抵消。

至于黄金储备的“九连升”,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告诉记者,这既与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多元化趋势密切相关,也与当前全球黄金需求上升和未来价格上涨预期等因素相关。

他指出,一方面,受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美债违约风险上升影响,我国逐渐减少美债等资产持有规模,与此同时,开始增持黄金等实物资产。另一方面,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正逐渐迎来拐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预计下半年黄金价格将波动走高,目前增持黄金处于比较合适的时间窗口,有望提高外储收益率。此外,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仍面临比较严峻的通胀压力,本国货币购买力下降,叠加地缘冲突持续,黄金作为比较好的保值工具和支付替代手段,逐渐得到各国央行和居民的青睐。在可预见的未来,预计各国央行和居民部门仍将继续增持黄金。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常冉提及,充裕的黄金储备是一国的信用保障,央行增持黄金还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起到基础性支持作用。

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认为,国际金价在中长期将会呈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特征,而美元指数在中期却是大概率下行,两相对比之下,黄金的保值增值属性会强于美元,预计中长期我国央行还将继续增持黄金储备。

“央行增持黄金主要出于三点原因,一是从长期来看,黄金可以提供稳定的回报;二是在经济危机或地缘政治冲突期间黄金可以发挥避险功能;三是全球黄金市场高度透明且不缺流动性。”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在2023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发布会上如是说。

世界黄金协会今年6月发布的《2023年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继央行购金量创下历史纪录之后,各经济体央行继续对黄金持有积极态度——有24%的受访央行打算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黄金储备,有62%的受访央行表示黄金在总储备中的占比将在未来上升,而去年这一数字只有42%。

人民币汇率继续下跌空间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7月人民币汇率一扫二季度连跌的阴霾,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月内涨幅均超过1000个基点,且双双收复7.2关口。不过,进入8月之后,人民币汇率又出现了小幅贬值,目前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在7.2关口附近徘徊。

对于下半年的人民币汇率,市场整体仍然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日前发文表示,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中枢可能在7.1-7.2左右震荡。考虑到人民币汇率已经跌至95%分位区间左右,央行中间价已经多次释放干预信号,且政治局会议明确改善中国经济预期,因此汇率继续下跌的动能不强。当然,短期内海外不确定因素仍存、中国经济仍呈“弱复苏”格局,料人民币转入确定性升值通道仍然需要时间。因此,三季度人民币汇率中枢可能在7.1-7.2附近波动一段时间。

他还指出,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中枢可能偏向升值。今年四季度,料美国通胀-就业螺旋和联储加息高点将尘埃落定,外部流动性环境趋于好转。对国内而言,虽然下半年政策力度不会很强,但库存周期、收入积累等带动的自然复苏下,国内经济料相对稳定,出口探底后稳定,汇率趋于升值。

另外,市场对政策层面出手维稳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也在增强。7月14日,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对汇率做出回应,表示人民币汇率涨或者跌都偏不到哪里去,外汇市场预期稳定,既没有“大妈”也没有“大鳄”,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单边势,仍会保持双向波动、合理均衡。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时隔两年再度就汇率问题表态,汇率预期管理信号作用强烈。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称会密切关注跨境资金波动情况,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预期引导,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中央政治局会议时隔两年再度提及汇率,以及央行、外汇局近期针对人民币汇率的表态,均体现出有关部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的重视,人民币近期再现单边走弱行情的可能性较低。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往后看,尽管短期内美国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等问题或仍有扰动,人民币汇率或有所波动,但随着下半年关于宏观经济、资本市场以及汇率等方面的政策持续加码,市场对于国内经济预期料将企稳回升,中长期维度人民币汇率料将得到基本面的坚实支撑。

又增了!继去年买金9吨后,中国央行今年1月再次购入10吨黄金

2018年各国央行购金潮涌起,今年1月央行购金行动仍在延续,让黄金的投资前景充满想象空间。

据中国人民银行2月12日公布的官方储备资产表显示,2019年1月末,黄金储备变动为5994万盎司,较去年底5956万盎司黄金增持38万盎司。这是继去年12月央行增持32万盎司黄金至5956万盎司再次增持行动。央行从去年12月开始连续两个月增持黄金行动,为黄金市场带来不少想象空间,投资者是否也该跟着央行买点黄金?

VCG111189438369.jpg

央行连续2月增持黄金

刷新保持长达26个月的记录

去年12月末,中国人民银行黄金储备刷新了保持长达26个月的记录,增持黄金32万盎司,按照每盎司黄金28.3495克计算,约合黄金9.07吨,这是自2016年10月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以来,我国央行首次增加黄金资产储备。根据最新公布的1月官方储备资产表数据显示,我国黄金储备再次刷新至5994万盎司,比去年底增持38万盎司,约合黄金10.77吨。而这是央行继去年12月增持行动之后,连续第二个月增持黄金。

image.png

数据自中国人民银行,2019统计数据,官方资产储备

回顾过去几年中国黄金储备数据,中国黄金储备单月最大几笔增持分别出现在2009年4月和2015年6月,2009年4月,黄金增加1460万盎司至3389万盎司,2015年6月,增加1943万盎司至5332万盎司。而从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除了2016年5月空白之外,央行每月均增加黄金储备。不过从2016年10月黄金储备达到5924万盎司之后,中国人民银行未再增持黄金,这一纪录保持了26个月之久。

2018年全球央行买金创新高

达到196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央行的购金仅仅是2018年各国央行购金潮的一部分。

据世界黄金协会今年1月31日发布的《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央行的官方黄金储备新增651.5吨,比上一年增长74%,达到196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报告称,世界黄金总需求达到4345.1吨,比2017年增长4.0%,推动者这一增长的主要是各国央行购金潮,2018年各国央行共计购买了651.5吨黄金,是有记录以来年均总量第二高的年度总购买量。据各国央行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来大致统计,2018年豪购黄金的各国央行当中,俄罗斯央行买入达263.9 吨黄金,购买量再创新高排名第一,也成为全球第五个储备量超过2000 吨关口的国家,其次匈牙利、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和印度买金都超过30吨,此外澳大利亚、德国、蒙古、伊拉克等央行也在积极配置黄金。

对于各国央行涌现的“购金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央行继续买入黄金,使其外汇储备多元化,并对冲法币风险,尤其是由于新兴市场央行往往持有大量美国国债。2018年的央行黄金需求达到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因为有更多国家为了多元化和安全起见,在外汇储备中增持黄金。

各国央行步入“降息潮”

“宽松”渐近利好黄金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国国债等资产的安全性受经济不确定性政策影响,导致其具备卖出部分美国国债并买入黄金的动力。

也有分析指出,随着美联储释放暂停加息“鸽派”信号,加上各国央行步入“降息潮”,各国货币宽松渐近,利好黄金。

VCG111157595753.jpg

“央行增持黄金,更多是基于战略储备,不过从黄金走势看,前两年黄金大底已经形成,黄金是有投资机会的。”威尔鑫首席黄金分析师杨易君指出,今年1月美联储释放出超预期的鸽派言论,此外不少央行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期,印度央行更是意外降息,杨易君认为,这些消息相对利好,因为过去经济不及预期,不少新兴经济体需要结构性货币宽松,但美元又处于加息周期中,新兴经济体要考虑本币贬值风险,“一旦美元停止加息,各国货币可以相对宽松,从3到5年长期来看,黄金还有上涨空间,现在逢低买入是个机会。”

红星新闻记者  吕波 图据视觉中国

编辑 龚锐

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外汇储备资产两连增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80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662亿美元,升幅为2.1%。2023年全年,在美联储紧缩节奏放缓、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冲高回落、全球股市总体走强的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将持续稳定在3.1万亿美元以上,全年新增1103亿美元。

官方储备资产和外汇储备资产规模均增长4.4%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23年12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升。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向好,近两个月官方储备资产和外汇储备资产规模均增长4.4%”,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高级研究员何青告诉记者,结构方面,我国黄金储备总量连续14个月增加,黄金储备占官方储备资产的价值比重不断上升,抵御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能力和资产稳定性有所增强。

根据人民银行数据,我国官方储备资产规模由2023年10月的33050.7亿美元上升至12月的34496.9亿美元,两个月增长共计1446.2亿美元,增幅达到4.4%。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胡通告诉记者,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官方储备资产中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规模分别为32379.8亿美元和1482.3亿美元,分别占比93.9%和4.3%。官方储备资产中,外汇储备近两个月增加1367.6亿美元。我国黄金储备总量连续14个月增长,由2022年10月的6264万盎司上升至今年12月的7187万盎司,总量累计上升14.7%,对应的黄金储备总价值占官方储备资产比重由3.2%上升至4.3%。

“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人民银行持续加大黄金储备,有利于提升官方储备稳定性,增强外围风险抵御能力,增强金融体系发展韧性。”胡通说。

贸易顺差扩大,为增加外汇储备提供良好基础

“近期官方储备资产规模上升主要是受到贸易顺差扩大、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何青指出,首先,近期我国贸易顺差扩大,为增加外汇储备提供了良好基础。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的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在11月进一步扩大到316.2亿美元,环比增长21%,为增加外汇储备提供了良好条件。其次,12月美元指数延续11月贬值走势,带动人民币等非美货币走高,估值效益明显。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美元和人民币的即期加权平均汇率由10月份的7.31下降至7.14,下降幅度为2.3%。人民币汇率的回升,有利于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吸引外资流入带动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最后,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升,带动储备资产升值。根据CEIC数据库,近两个月美国和欧元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降0.78%和0.85%,美国1年期国债和欧元区2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降0.65%和0.71%,收益率的下降使得资产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改善了我国资产储备状况。

提升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提升经济恢复信心

2023年以来,全球央行“购金热”持续升温。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4年黄金展望报告》认为,2023年前三季度各国央行购金量同比增长14%,达到创纪录的800吨。展望2024年,世界黄金协会认为,部分地区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加剧以及多国央行加大黄金购买量,都会对未来国际金价走势形成支撑。

近日召开的2024年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部署了今年的六大重点工作,包括“完善中国特色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展望未来,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将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官方储备资产和外汇储备规模的上升,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形势,有利于提升经济恢复的信心。”何青告诉记者,未来随着我国出口结构的持续优化,贸易韧性的不断增强,以及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的中美利差收窄,人民币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将不断增强,我国的储备资产规模和结构也将进一步改善,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也将得到更好保障。

国家外汇局: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环比上涨2.1%

人民网北京1月7日电 (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80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662亿美元,升幅为2.1%。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23年12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升。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进一步分析,货币方面,当月美元汇率指数下跌2.1%至101.3,非美元货币计价资产折算成美元后总体升值。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3.2%;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4.4%。

展望未来,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将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随着我国经济稳固向好,外贸市场多元化发展,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对外贸易韧性不断增强,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也使中美利差趋于收窄,资本项下外资流入开始增多,这些都有利于国际收支状况总体稳定,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回升奠定坚实基础。”温彬说。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末,人民银行黄金储备为7187万盎司,环比上升29万盎司。这也是人民银行自2022年11月以来黄金储备连续第14个月增加。

专家表示,黄金具有避险、抗通胀、长期保值增值等属性,在国际储备组合配置中增加黄金储备,有利于动态平衡国际储备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有利于统筹与维护国际储备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

2023年以来,全球央行“购金热”持续升温。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4年黄金展望报告》认为,2023年前三季度各国央行购金量同比增长14%,达到创纪录的800吨。展望2024年,世界黄金协会认为,部分地区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加剧以及多国央行加大黄金购买量,都会对未来国际金价走势形成支撑。

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达33387亿美元

中新社北京10月7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元,较8月末上升165亿美元,升幅为0.5%,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按SDR(特别提款权)计,中国外汇储备为24352.47亿SDR。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9月份,受就业数据疲软影响,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全球资产价格整体上涨,美元则低位震荡。受资产价格变化与汇率波动综合影响,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环比上涨。

对于黄金储备,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指出,从短期来看,9月份金价累计涨幅超10%,最新数据则显示,中国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但9月份增持的规模略低于此前数月的水平,显示出央行继续在优化储备结构、扩大黄金储备规模和控制增持成本等目标间取得动态平衡,以更好地进行投资组合流动性管理,规避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对冲其他类别金融资产波动性。

温彬认为,中美贸易谈判稳步推进,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有所收敛,叠加中国贸易伙伴多元化、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出口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中国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人民币多元化资产配置功能凸显,境内证券市场对外资吸引力有望继续增强。中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完)

外汇储备资金_中国外汇储备规模_黄金储备增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