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exness

搞懂期权不难!利多星的全面科普指南

在金融市场的复杂体系中,期权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逐渐进入投资者的视野。它既蕴含着独特的投资机遇,也伴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今天,利多星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期权。

期权基本概念讲解_期权 straddle_期权类型区分详解

期权的基本概念

期权,是指一种合约,该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简单来说,它赋予了持有人一种权利,但并非义务。持有人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照特定价格,对标的资产 (如股票、指数、商品等) 进行买卖操作。期权交易中涉及几个关键要素:

标的资产:期权所对应的基础资产,比如股票期权对应的是某只具体的股票,商品期权对应的是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期权的价值。行权价格:也叫执行价格,是期权持有人在行使权利时,买卖标的资产的固定价格。例如,某股票期权的行权价为 50 元,若到期时股价高于 50 元,对于看涨期权持有人来说,行权就可能获利;若股价低于 50 元,对于看跌期权持有人可能更有利。到期日:期权合约规定的最后有效日期,超过这个日期,期权就失效了。比如,一份 3 个月到期的期权,3 个月后若不行权,期权将一文不值。权利金:期权买方为获得期权权利而支付给卖方的费用,这是期权的价格。无论期权到期时是否被行权,权利金都归卖方所有。

期权的类型

按行权方向分类

看涨期权(Call Option):赋予持有人按行权价买入标的资产的权利。当投资者预期标的资产价格将上涨时,可能会选择购买看涨期权。例如,投资者以每股 2 元的权利金购买了行权价为 50 元的某股票看涨期权。若到期时该股票价格涨到 60 元,投资者行权,以 50 元的价格买入股票,再以 60 元卖出,扣除权利金后,每股可获利 8 元(60 – 50 – 2)。看跌期权(Put Option):给予持有人按行权价卖出标的资产的权利。若投资者预计标的资产价格下跌,看跌期权可作为一种投资选择。如果到期时股票价格跌至 30 元,投资者行权,以 40 元的价格卖出股票,扣除权利金后,每股可获利 7 元(40 – 30 – 3)。

按行权时间分类

欧式期权:只有在到期日当天才能行权,持有人在到期日前不能行使期权权利。美式期权:在到期日及之前的任何交易日均可行权,相比欧式期权,美式期权赋予持有人更多的灵活性。

期权的特性

杠杆效应:期权具有杠杆特性,投资者只需支付相对较低的权利金,就能获得与标的资产价格波动相关的收益。这意味着潜在收益可能较高,但同时亏损也可能被放大,甚至超过初始投资本金。时效性:期权有固定的存续期,一旦到期,若未行权,期权将失效,价值归零。随着到期日的临近,期权的时间价值逐渐减少,价格可能受到较大影响。高风险性:由于受标的资产价格波动、市场波动率、时间价值等多种因素影响,期权价格波动往往较为剧烈,投资风险较高。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期权买方的最大损失为支付的权利金,但收益可能无限(看涨期权标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或看跌期权标的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时);期权卖方的最大收益为收取的权利金,但损失可能无限。

与股票相比:股票代表公司的所有权,投资者拥有股东权益,如参与公司决策、分红等;而期权是一种合约,持有人只有按约定买卖标的资产的权利,对发行人的内部管理和经营决策通常无参与权。股票交易一般是 T + 1 模式,当天买入次日才能卖出;期权多为 T + 0 交易,当天可多次买卖。

与期货相比:期货合约双方都负有履约义务,到期必须进行实物交割或现金结算;而期权买方支付权利金后拥有选择权,可选择行权或不行权,期权卖方则负有履约义务。期货价格波动对双方的风险和收益都是无限的,而期权买方风险有限、收益可能无限,期权卖方收益有限、风险可能无限。

期权的功能

风险管理(套期保值):对于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看跌期权来对冲股价下跌的风险。若股价真的下跌,看跌期权的收益可以弥补股票的损失;若股价上涨,只是损失期权的权利金。对于企业来说,也可以利用期权锁定原材料采购价格或产品销售价格,稳定生产经营成本和收益。投机获利:投资者可以根据对市场走势的判断,通过买卖期权来获取收益。预期标的资产价格上涨,买入看涨期权;预期下跌,买入看跌期权。组合策略构建:通过不同期权与标的资产的组合,可以构建出丰富多样的投资策略,适应不同的市场行情。例如,跨式策略(同时买入相同行权价、相同到期日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适用于预期市场将有大幅波动但不确定方向的情况;价差策略(如买入较低行权价的看涨期权,同时卖出较高行权价的看涨期权)可以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获取一定收益。

期权作为一种复杂但功能强大的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投资者在参与期权交易前,务必充分了解其原理、特点和风险,谨慎投资。

比索还是美元?浅析阿根廷的货币选择|国际

作为拉美地区的重要经济体,阿根廷为何要彻底抛弃其主权货币比索而全面拥抱美元?阿根廷全面美元化的举动又会产生哪些后果?本文尝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探究阿根廷提出货币美元化的动机和潜在影响,以期丰富新形势下国际社会对美元化问题的学术讨论。

哈维尔·米莱(Javier Milei)于2023年12月10日正式就职阿根廷新一任总统。经济学家出身的米莱在竞选期间提出了激进的“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例如削减公共支出、关闭阿根廷中央银行(Banco Central de la República de Argentina,BCRA)、用美元取代阿根廷比索等。

货币美元化的理论分析

货币美元化的概念界定

阿根廷前总统卡洛斯·索尔·梅内姆(Carlos Saul Menem)曾在1999年提出过美元化的构想,计划放弃当时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采取让美元彻底取代阿根廷比索的政策主张。自那时以来,美元化在文献中也有诸多探讨。美元化(dollarization)被区分为法律上的美元化和事实上的美元化,前者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生活中, 外币被赋予法定货币地位,其完全或部分取代本国货币合法地履行计价单位、支付手段和价值储存等主要货币职能。

法律上的美元化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本币退出流通,以美元作为唯一法定货币,二是本币与美元均作为法定货币同时流通;事实上的美元化则是指美元虽不具备法定地位,但与本币同在本国司法管辖区内使用,其中较低层次的美元化即一国在经济生活中广泛使用美元,较高层次的美元化即本币与美元采用固定比价,例如货币局(currency board)制度。根据米莱总统的构想,阿根廷将彻底放弃本国货币比索,以美元作为唯一的法定货币,这是最高层次的彻底美元化。

此外,美元化还可以分为货币替代或资产替代。货币替代(Currency Substitution)是指使用外币作为支付手段,通常发生在高通胀或恶性通胀的情况下,使用本国货币进行交易的高昂成本促使一国寻找替代货币。资产替代(Asset Substitution)即金融美元化,指国内金融中介使用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作为价值储存手段,可以采取外国借款(国内银行或企业直接从国外借款)和存款美元化(国内资产持有人在当地以外币进行存款)两种形式。资产替代往往是一国居民针对境内外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特点进行优化配置的结果。

美元化的相关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渊源。一般而言,主权国家都会选择自主发行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信用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其中的两个重要考量是铸币税收益和货币政策独立性问题。根据三元悖论理论,一国在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大政策目标中至少舍弃一个,以期换取另外两大目标的实现。由于“原罪”(Origin Sin)等金融脆弱性问题,发展中国家频繁爆发金融危机。

一方面,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学界普遍认为,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盯住汇率制在资本大幅流动的条件下也是不可行的。另一方面,大多数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发展薄弱,在资本自由流动时,资本大幅流入会造成汇率急剧上升,严重冲击本国经济和金融稳定。由此提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均不可行,建议发展中国家应放弃本国货币,实行完全美元化政策,即以牺牲货币政策独立性为代价来换取币值的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

近几年的新文献不再局限于国家层面法定货币的选择,而是更多讨论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微观主体自发的美元化选择。首先,中央银行货币选择的美元化倾向在文献中已受到广泛关注。美元是全球主要的锚定货币。各国央行还持有大量的美元储备,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58.36%。部分文献还关注非金融企业层面的货币选择。文献发现,全球贸易存在使用单一主导货币(美元)进行计价的现象,即主导货币定价范式(DCP)。

尽管美国往往不是贸易参与国,各国对外贸易仍大多以美元计价和结算。除贸易计价外,企业还通过发行美元债务进行融资,即贸易计价和贸易融资双重美元化。此外,就银行层面的货币选择而言,非美国银行筹集了大量美元存款。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本地银行业统计(LBS),银行的外币负债中约60%是以美元计价的。

不同主体在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上述美元化选择高度相关并互相强化。一国贸易企业计价与结算的美元化选择,会提高该国金融中介资产负债的美元化程度,继而又形成该国央行持有美元储备的重要动机。在全球避险情绪下,安全资产需求也是各国央行、金融机构等投资主体进行美元化选择的一大决定因素。

货币美元化的利弊分析

时至今日,学界关于美元化的利弊权衡仍未达成共识。

一方面,美元化确实能够为一国经济带来一定益处。第一,对于高度依赖外部经济的小国(或地区),美元化有助于缓解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避免汇率频繁、大幅波动的不利影响,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可信度和有效性。第二,对于经常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国家,国内经济主体对本国货币丧失信心,美元化可以起到稳定币值和修复信心的作用。

在主权信用货币体系下,货币当局往往过度发行法定货币以赚取铸币税收益,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其实质是货币内在价值即实际购买力降低,这又将损害主权货币信用,导致通胀货币在外汇市场被大量抛售,继而使得该国面临持续的货币贬值和资本外逃。美元化可以使一国国内通胀水平与美国通胀水平趋同,能够有效降低通胀和通胀预期,有利于经济恢复,并扭转资本外逃。第三,对于与美国经济贸易联系紧密的国家,美元化可以节约大量的货币兑换成本并降低外汇交易风险,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并吸引外国投资。第四,美元化能促进一国经济实体深度融入国际市场并参与自由竞争,有助于提高国内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美元化也有很高的代价和成本。针对已实施美元化国家的经验研究表明,与非美元化国家相比,美元化国家的增长率偏低但波动性偏高,其投资和增长受外部冲击的影响更明显。尽管美元化能在短期内帮助一国解决高通货膨胀问题,但它并不能保证该国在长期能够有效解决更深层次的结构和制度性问题。不仅如此,美元化意味着中央银行自动放弃其货币发行者地位,中央银行制度将彻底瓦解,货币主权丧失,铸币税收益萎缩,货币政策失去效力。对新兴经济体来说,中央银行很难仅仅通过发行公共债券等方式来履行其最终贷款人职能。此外,美元化经济体缺少管理汇率和利率水平的政策空间,其金融脆弱性和宏观经济波动性在面临外部冲击时显著上升。

月底行情依旧很大—-12月29日股指期货预测与对策

IF1501合约今天果然挟变相降准之威再次大涨,终盘收于3483,实际上涨102点。我们判断正确,(详见昨天的博客变相降准助推股指震荡上行—-12月26日股指期货预测与对策),做多收益尚可。盘中两次被打掉止损,后奋力追回多单,账户收益超3.5%

(D表示进场做多,K表示进场做空,S表示止损)

本周三阴二阳,全周比上周收盘下跌20点,对于持仓的人来说等于坐了趟过山车,多头略略下挫20点,空头也没占什么大的便宜。我们滚动操作,收益远超持仓不动。这也显示市场在3400点区域陷入了震荡。

那么下个周一会怎样走?

昨天我就是预期市场震荡在3200到3500之间变相降准助推股指震荡上行—-12月26日股指期货预测与对策。今天稍稍超出3500点后回落,显示3500区域压力是存在的。

这是5分钟K线图,横线与斜线均昨天所画。既然判定市场近期陷入震荡,那么5个区域中的最上面的一个区域做多需谨慎。从消息面来看又是稍利于多头的,所以逢低做多是下周的首要选择。

欢迎大家加QQ进讨论组体验我们的实时做单。

联系方式:qq52626794 陈老师 15800523829 02150152098

地址:上海浦东张杨路1518号208室

请点击链接看前文:

变相降准助推股指震荡上行—-12月26日股指期货预测与对策

12月23日股指期货预测与对策

短线高手的天堂—-12月11日股指期货预测与对策

交割日波动比较大—-11月21日股指期货预测与对策。

8月1日股指期货操作再迎开门红? 景川投资

这波上涨到头了吗?11月7日股指操作策略

再次冲击3400—-12月17日股指期货预测与对策

32国4.5万亿,人民币互换增加9国,汇率重回6时代?美财长急求通话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深度解读_国际黄金价格走势分析_外币图片及各国名称

当美国最新的通胀数据和非农数据公布之后,国际黄金价格的上涨是一浪高过一浪,尽管美国的金融大佬们以前对投资黄金嗤之以鼻,认为他是一个不会下蛋,毫无价值的消费品,但是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黄金和美元脱钩以来,黄金只会背叛美元,从来不会辜负他的信徒。

2025年特朗普上任之后,美联储以各种理由拒绝降息,在全球流动性并不充裕的情况之下黄金为什么能够创出新高?在黄金上涨的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在大步迈进,人民币汇率是否会在短期之内重返6时代?

本币互换:不只是“备用金”

根据中国央行的最新的公告显示,9月初,中国央行与欧洲央行、瑞士央行、匈牙利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今年已与9家外国央行签署或续签此类协议。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深度解读_国际黄金价格走势分析_外币图片及各国名称

中欧互换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中瑞为1500亿元人民币/170亿瑞士法郎,中匈为400亿元人民币/1.9万亿匈牙利福林。

这已是今年以来中国央行与第9家外国央行达成的货币互换合作,人民币的“朋友圈”正在悄然扩圈。

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听起来高大上,说白了就是两国央行约定“互相开个账户”,需要时可按约定汇率交换等值货币。

其实从货币互换的特性上就能看出端倪,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国家央行愿意和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本质上就是想将自己的货币和人民币进行锚定。

而以前,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是将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再将自己货币锚定美元。

但是现在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地位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轰然倒塌,在美元变成废纸之前,各个国家的央行也必须要有行动,建立必要的防火墙。

这些防火墙,包括且不限于扩大货币储备币种的范围,增加黄金储备,并且一定要把黄金运回到本国国内。

在全球众多货币之中,人民币的优势十分的明显。作为全球制造业出口大国,中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农产品或者矿产。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深度解读_外币图片及各国名称_国际黄金价格走势分析

经过加工之后,每年都要出口大量的轻工业产品,所以储备人民币就等同于储备了中国的制造业产品。

截至2025年5月末,中国央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约4.5万亿元人民币。

今年除了与欧央行等续签,还与新西兰、印尼、巴西、土耳其等国续签了协议。

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已经引发了美国方面的不满,所以,在关税谈判之中,美国财政部长总想将金融列入谈判的议题,并且多次希望中国在这方面做出让步。

人民币国际化:低调但迅猛的增长

人民币国际化这些年步伐稳健。几年前可能还没多少人想到,人民币会如此迅速地成为国际支付中的重要货币。

外币图片及各国名称_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深度解读_国际黄金价格走势分析

目前已有80多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人民币储备规模占比为2.45%,较2016年人民币刚加入SDR时提升1.38个百分。

2022年5月,IMF将人民币在SDR中的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排名第三。

近年来,随着美国频繁将美元武器化,许多国家开始反思对美元体系的过度依赖。

95%的央行预计未来一年的全球黄金储备将会增加,有创纪录的43%的央行计划增持黄金,73%的人预计未来5年美元储备将下降。

外币图片及各国名称_国际黄金价格走势分析_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深度解读

自2022年俄罗斯的储备资产被美欧没收之后,全球的黄金储备增长了近90%。

黄金已超过欧元成为世界第二大储备资产。

中国也在调整其外汇储备结构。自2016年以来,在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中,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份额已下降了大约15个百分点,约22%,接近至少15年来的最低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持有的黄金份额却在上升,该趋势在2022年开始加速,此后黄金在中国储备中的份额翻了一番。

中国央行加大黄金储备自然有对风险的考量,一方面这些年以来中美关系越来越不稳定,另外一方面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过程之中,需要有贵金属作为锚,让全球其他央行使用人民币时放心。

人民币汇率将重返6时代

自从美联储加息以来,中美之间的利率差扩大,很多中国制造企业将利率留存在美国本土吃利息,在美国金融系统之内空转,或者是投资美股或者是投资美债,享受高额的利润。

外币图片及各国名称_国际黄金价格走势分析_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深度解读

但是现如今特朗普政府为了推动美元降息,对美联储是步步紧逼,中美的利差不断的缩小,这就会引发,前些年寄存在海外一些流动性资金回流中国。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美元指数自年初高点跌约10%,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则普遍反弹、走强。

央行政策有效引导也是人民币升值的稳定基石。4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持续升值,中国人民银行释放出稳定汇率的信号。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仿佛一场马拉松,现在正进入加速阶段。不只是央行间的协议签署,更是市场选择的自然结果。

香港金管局最近透露,全球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规模已超过1.5万亿元,其中香港占了一半以上。人民币正悄悄融入全球金融血脉,改变着国际货币格局。

美元主导地位不会一夜消失,但变革的种子已经播下。未来十年,我们可能见证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就像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一样,多极化的时代正在到来。

中俄贸易结算与离岸账户代付:老司机都爱看的实用指南

就算你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外贸老司机,相信听到“离岸账户”“跨境支付系统”这些词也一定会头疼,今天我们不讲复杂的宏观政策,只聚焦实际问题——中俄贸易如何安全、高效地完成结算?离岸账户代付到底有什么用?

中俄贸易结算_离岸账户代付_规避外汇管制

一、中俄贸易结算的“痛点”是什么?

中俄两国贸易往来频繁,但结算却面临不少实际问题:

1. 汇率波动风险:卢布和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较大,直接影响利润。

2. 银行限制多:部分俄罗斯银行受国际制裁,美元结算受阻;中国企业的外汇收付也有额度限制。

3. 流程复杂:跨境交易涉及两国银行系统对接,时间成本和手续费较高。

举个例子:一家中国公司向俄罗斯出口电子产品,如果直接用卢布结算,人民币兑换卢布时可能因汇率波动损失5%的利润;如果走传统美元结算,又可能因银行限制导致款项延迟到账。这时候,就需要更灵活的结算方式。

二、中俄贸易结算的3种“接地气”方式

1. 本币结算:直接用人民币或卢布

– 人民币结算:俄罗斯企业直接支付人民币给中国供应商。优势是规避汇率风险,尤其是人民币国际化后,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企业接受这种方式。

– 卢布结算:中国企业在国内银行将收到的卢布兑换成人民币,或用于进口俄罗斯商品(比如石油、木材)。

适合谁:双方信任度高、交易金额稳定的企业。

2. 跨境支付系统:CIPS和SPFS

– 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相当于人民币的国际快递,专为中国企业设计,支持实时清算。部分俄罗斯银行已接入CIPS,汇款速度更快。

– SPFS(俄罗斯版SWIFT):俄罗斯为应对制裁自建的支付系统,适合需要绕过美元结算的场景。

适合谁:希望绕过美元、直接使用本币结算的企业。

3. 中间银行“搭桥”

例如,通过俄罗斯外贸银行(VTB)的上海分行,将卢布或人民币转入中国境内银行。这种方式相当于“多转一道手”,但能解决部分银行直接合作难的问题。

适合谁:传统银行渠道受阻时的备用方案。

三、离岸账户代付:外贸人的“秘密武器”

什么是离岸账户?

简单来说,离岸账户就是开在香港、新加坡等地的银行账户,不受中国大陆外汇管制,资金进出更自由。

举个例子:就像你在海外有一个“小金库”,可以随时存取,不受国内5万美元年换汇额度的限制。

离岸账户代付如何操作?

假设一家中国公司向俄罗斯采购石油,但俄方要求用美元支付:

1. 中国公司通过香港的离岸账户,委托第三方机构(如贸易公司)代付美元给俄罗斯供应商。

2. 俄罗斯供应商发货后,中国公司再向第三方支付人民币或卢布结算。

优势:

– 规避外汇管制:资金通过离岸账户流转,不占用国内换汇额度。

– 降低风险:第三方代付相当于“中间担保”,避免钱货两空。

– 加快到账速度:离岸账户汇款通常1-2天到账,比传统跨境汇款更快。

四、为什么外贸人偏爱离岸账户代付?

1. 资金自由度更高

国内企业每年外汇额度有限,而离岸账户可以自由收付美元、欧元等货币,适合频繁的跨境交易。

2. 税务优化

通过离岸账户代付,企业可以合理规划利润留存(如将部分利润留在税率较低的地区),降低综合税负。

3. 应对突发风险

若中俄某一方的银行系统临时受限(如制裁或系统升级),离岸账户可作为备用通道,保障交易正常进行。

五、中小企业的实用建议

1. 优先尝试本币结算:尤其是人民币结算,既能省去汇率损失,又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2. 离岸账户作为“备胎”:在传统渠道受阻时,它能帮你快速解决问题。

3. 合规第一:所有操作需符合两国法律,避免触碰灰色地带。

中俄贸易的结算问题看似复杂,但只要掌握核心工具(如离岸账户代付)和基本逻辑,老司机也能轻松上手。记住,灵活性和合规性才是外贸长期生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