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外汇市场

世界主要外汇市场

世界主要外汇市场

五、新加坡外汇市场

新加坡外汇市场是“亚洲美元”市场的交易中心,2007年跻身于全球外汇交易量的第五位。新加坡地处欧、亚、非三洲交通要道,时区优越,上午可与香港、东京、悉尼等亚洲市场进行交易,下午可与伦敦、苏黎世、法兰克福等欧洲市场进行交易,中午还可同中东的巴林市场进行交易,晚上则可同美国的纽约市场进行交易,一天24小时都可进行外汇买卖。新加坡外汇市场除了保持现代化的通信网络外,还直接同纽约的CHIPS系统和欧洲的SWIFT系统连接,货币结算十分方便。

新加坡外汇市场是一个无形市场,大部分交易由外汇经纪人办理,并通过他们把新加坡和世界各金融中心联系起来。新加坡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由经营外汇业务的本国银行、经批准可经营外汇业务的外国银行和外汇经纪商组成。其中,外资银行的资产、存放款业务和净收益都远远超过本国银行。

新加坡外汇市场的交易以美元兑新加坡元为主,约占交易总额的 85%左右,大部分交易都是即期交易,掉期交易及远期交易合计占交易总额的 1/3。

六、香港外汇市场

香港外汇市场在2007年的世界外汇交易排名中处于第六位,是亚洲第三大外汇交易中心。香港外汇市场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国际性外汇市场。自1973年香港取消外汇管制后,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外汇市场越来越活跃,香港外汇市场由此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外汇市场。

香港外汇市场是一个无形市场,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交易者通过各种现代化的通信设施和电脑网络进行外汇交易。香港地理位置和时区条件与新加坡相似,可以十分方便地与其他国际外汇市场进行交易。香港外汇市场的参加者主要是商业银行和财务公司。该市场的外汇经纪人有三类:一类是当地经纪人,其业务仅限于香港本地;另一类是国际经纪人,是70年代后将其业务扩展到香港的其他外汇市场的经纪人;再一类是香港本地成长起来的国际经纪人,即业务已扩展到其他外汇市场的香港经纪人。

香港外汇市场上的交易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港币和外币的兑换,其中以美元兑港元为主;另一类是美元兑换其他外币的交易。

英国的金融市场

英国金融市场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市场之一。英国金融市场主要集中在伦敦,伦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一、外汇市场

英国的外汇市场由即期、直接远期(outright forwards),以及外汇互换等传统外汇市场交易构成。

外汇市场主要是场外市场。传统上英国外汇市场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交易。近几年,电子交易技术发展很快,2007年4月,通过电子经纪及电子交易系统(electronic broking and electronic trading systems)进行的交易约占英国外汇市场交易量的30%1。由于还有一些交易是通过诸如Reuters Conversational Dealing之类的直接电子交易系统进行的,实际通过电子交易的占比可能更高。

在场外市场,没有中央清算所进行清算,因此存在着对手风险。2002年持续连接清算(Continuous Linked Settlement, CLS)的引入,通过采用同步交收(PvP)机制消除了外汇结算风险。

英国外汇市场的参与者有:商业银行、跨国公司、投资银行、证券交易所、共同基金、养老金、对冲基金、货币基金(currency funds)、货币市场基金、建筑协会、租赁公司、保险公司、企业的金融子公司,以及中央银行。另外还有公司和政府。

英国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发展很快,在全球外汇市场中的份额很高。2007年4月,英国外汇市场平均每天的交易量为13590亿美元。在全球各个外汇市场中,英国的交易量增长最快,占据最大外汇交易中心的地位。2007年英国占全球外汇市场份额为34.1%。英国外汇市场的大部分交易属跨境交易——占2007年4月份全部交易量的68%。

从工具来看,外汇互换增长最快。2007年4月,外汇互换每天的交易量为8990亿美元,是2004年4月份的两倍多。外汇互换占了2007年4月全部外汇交易量的66%。

在英国外汇市场上,非报告类客户交易量增加更快。非报告类客户(非金融客户和其他金融机构)2007年4月的交易量是三年前的三倍多,而同期报告类交易商之间的交易增加了21%。

美元是英国外汇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货币,2007年,单边美元计价(one side denominated in US dollar)的交易占所有的交易的89%;欧元占比42%,英镑占比22%。欧元/美元仍然是交易最多的货币对(currency pair),占所有外汇交易的33%。英镑/美元在总交易额中的份额占18%。

尽管英国外汇市场的集中度较高,但英国外汇市场仍然是一个竞争和开放的市场,美资金融机构占交易量约半数份额。2007年,外汇市场交易量最大的前十家机构所占份额为70%。英国外汇市场被美资机构所主导,占交易份额的48%。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

金融衍生品市场包括场内衍生品市场和场外(OTC)衍生品市场。

(一)英国场外衍生品市场

英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交易工具可分为:场外货币(OTC currency)和利率衍生品,前者由货币互换和货币期权构成,后者由利率远期协议(forward rate agreements, FRAs),利率互换和利率期权构成。

同为场外市场,英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方式、交易平台、清算方式、市场参与者等和外汇市场相似。

英国是全球最大的场外衍生品业务中心。2007年4月,场外货币和利率衍生品交易在英国平均每天的交易量达到10810亿美元。其中,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的交易量为9750亿美元/天;而场外货币衍生品市场交易量为1240亿元/天。英国占有了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42.5%的份额,是最大的场外衍生品业务中心。跨境交易占了英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约四分之三的份额。非报告类客户约占交易份额的一半。

利率互换和货币期权的交易有显著增加。按市场工具看,利率互换的交易量从2004年至2007年增长了137%,同期货币期权的交易量上升了66%。2007年4月,利率互换占场外衍生品交易的66%。

美元和欧元是衍生品市场最主要的货币,在OTC利率衍生品市场上货币的集中度比货币衍生品市场更高。美元是OTC货币衍生品市场交易最多的货币,占2007年交易额的75%;欧元是OTC利率衍生品市场上的主导货币,占2007年总交易量的51%。

英国场外衍生品市场集中度很高,美国机构在衍生品市场占主导份额。2007年4月,英国OTC衍生品市场的集中度高于外汇市场的集中度,衍生品交易量最大的前十个机构占了总交易量81%的份额,前20个机构占了总交易量的96%。美资机构在英国OTC衍生品市场上占居总交易量的一半多,英国机构占据的份额2007年为23%。

除场外货币和利率衍生品外,英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其他的交易工具还有信用衍生品(credit derivatives)和能源衍生品(energy derivatives)等。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ISDA)估计全球2006年年底的信用衍生品名义余额为340亿美元。英国银行家协会估计2006年末伦敦的市场份额约为40%。在能源衍生品市场上,据英国金融服务局(FSA)估计,在2007年7月前的十二个月中,英国电力(power)合约在伦敦的名义交易量为300亿英镑;同期天然气(gas)合约在伦敦的名义交易量为1340亿英镑。

(二)交易所衍生品市场

英国有五个衍生品交易所,即: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Liffe)、伦敦金属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 LME)、ICE期货欧洲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APX集团、EDX伦敦(EDX London)。它们分别在金融、金属、能源等领域执行衍生品交易职能。英国交易所衍生品市场以交易合约的名义价值计算的衍生品交易量2007年达到2288万亿美元,在过去的四年中每年增加四分之一。

1.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

Liffe为顾客提供短期利率、股票、指数、互换、政府债券、商品和货币等一系列衍生产品,所有这些产品可通过现代化的电子交易平台LIFFE CONNECT进行交易。

Liffe还通过Afirm、Bclear、Cscreen提供批发股票衍生品的OTC服务。这三个服务系统提供从交易前的价格发现、到交易后的处理、管理、和清算等直通式一体化处理服务(straight-through-processing, STP)。

Liffe2007年的成交量为9.49亿张合约。Liffe是欧元短期利率合约方面领先的交易所。按价值计,在最近几年,短期欧元利率合约占了交易所近几年年交易额的97%。

2.伦敦金属交易所

LME提供铝、铜、镍、锡、锌和铅期货和期权合约,加上两个区域性铝合金合约(regional aluminium alloy contracts)。2005年,交易所推出世界第一份塑料期货合约;2007年推出了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的区域性合约;另外,该交易所还提供LMEmimis,它是铜、铝和锌的小额合约(small-sized),以及一个指数合约(LMEX)。

LME2007年合约成交量增长了30%,达到9.49亿张。近几年,原生铝是交易最多的金属,其次是铜和锌。

3.ICE期货欧洲交易所

ICE期货欧洲交易所是全球能源市场领先的完全电子化的期货和期权交易。ICE提供一个交易平台,允许参与者交易多种能源期货产品,并进行风险管理服务。目前该交易所期货产品有以下几类:原生及精炼产品(Crude & Refined Product),煤、排放物(Emissions)、天然气及电力(Natural Gas & Power)。

ICE欧洲清算所(ICE Clear Europe)预计从2008年9月份起,接替LCH.Clearnet Ltd为所有的ICE期货欧洲交易所合约提供清算服务,为在ICE全球OTC市场上交易的所有已完成的(cleared)合约提供清算服务。

2007年ICE期货欧洲交易所的成交量增长了一倍以上,从2006年的1.03亿张增长到了1.385亿张合约。ICE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期货分别创下5970万张合约和5140万张合约的年度交易量纪录,分别超过以前年度纪录的35%和79%。另外,ICE柴油期货合约创下了每年2450万张合约的年度交易量纪录,超过了上年1830万张合约的交易量。

4.APX集团

2005年APX集团全部成交量达到了178万亿瓦特小时(terawatt hours)。2006年,84%的交易量集中在英国的煤气市场上。

5.EDX伦敦

目前该交易所提供150多种合约,包括标准化的和弹性(flexible)股指及单个股票期货和期权合约。EDX伦敦的交易在CLICK平台上进行,这是一个发达的自动化电子指令簿。交易使用市场领先的SECUR技术进行结算,目前通过LCH.Clearnet清算。

2007年,在该交易所交易的150种指数和单一股票产品(single stock products)共计4300万张合约,而2006年为2900万张合约。

三、股票市场

伦敦证券交易所提供四个证券市场,分别是:主板市场(Main Market)、另类投资市场(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 AIM)2、专业证券市场(Professional Securities Market)3、专业基金市场(Specialist Fund Market)4。

伦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证券范围很广,包括:英国及国际股票、债务、备兑权证(covered warrants)、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不动产投资信托(reits)、固定利息、差价合约(contracts for difference, CFDs),以及存单。

交易所电子交易服务(SETS)电子订单簿,交易包括FTSE100在内的200个左右流动性最强的英国证券,对于LSE交易活动的迅速增长最为重要;没有在SETS交易的FTSE250证券,以及一些爱尔兰及其他证券,在SETSmm上进行交易;所有LSE债券在SEAQ上进行交易。AIM证券使用了混合报价和订单市场(hybrid market of quotes and orders)。国际证券在国际订单薄及国际零售服务(the International Order Book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tail Service)上交易。2007年6月,交易所推出TradElect,这是一个新的交易系统,每天可进行超过60万笔交易,每笔交易可在6毫秒之内完成。

交易所2001年开始使用伦敦清算所(London Clear House)作为SETS的中央对手方(期间,伦敦清算所已经变成了LCH.Clearnet Group的一部分)。交易所计划为其成员公司提供两个中央对手的选择权,使它们可以在LCH.Clearnet和SIS x-clear之间进行选择。交易所将在2008年增加更多的中央对手。中央对手选择的引入,旨在通过中央对手之间的公开竞争,为成员提供更多的选择,以确保中央对手服务质量最高,价格最低。

伦敦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股票市值在2007年底达到19330亿英镑。在主板市场上上市的公司有1239家。有1694家公司(市值为980亿英镑)在另类投资市场上报价。2007年,在LSE上市的英国公司和外国公司交易总共达到77040亿英镑,比2006年上升了13%。

英国股票市场主要以大公司为主。在2006年年底,有138家公司的市值超过20亿英镑,占了总市值的五分之四强。五个最大的公司占了总市值约17%的份额。市值低于5000万英镑的最小的1450家公司仅占市值的2%。按市值计,英国上市公司(quoted companies)的大多数来自服务业(主要是银行和通讯),石油及天然气制造业。

伦敦股票市场在全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7年伦敦占全球外国股票(foreign equity)交易46%的份额,超过了同时期纽约44%的份额。有719家外国公司在伦敦的主板市场和AIM市场上市,比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的要多。2007年,伦敦是领先的IPOs地点,占有全球18%的份额。伦敦占全球股票市场市值(2007年底为61万亿美元)的6%,伦敦证交所2007年占全球交易额约10%的份额。

Virx-x成立于2001年,是以伦敦为基地的证券交易所,也是SWX 瑞士交易所的子公司。Virx-x于2008年1月1日改名为SWX欧洲(SWX Europe),仍受英国金融服务局监管。SWX欧洲交易瑞士蓝筹股、欧洲蓝筹股。2006年,约价值10亿欧元的股票在Virx-x上进行交易。

四、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主体也是场外市场。债券在经纪人-经销商和大机构之间进行交易。也有少数债券(主要是公司债)在交易所进行交易。

CREST创办于1996年7月15日,2002年9月成为Euroclear银行的子公司。CREST负责英国政府和公司债的购买、出售、拆借和回购的结算。

英国证券市场包括以下几部分:

1.政府证券。政府通过发行英国政府债券筹集资金。截至2006年9月底,已发行英国政府债券余额总共约为4250亿英镑。2.其他英国固定利息证券。除了英国政府债券以外,有许多可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其他国内固定利息证券。包括固定利息可转换债券、优先股,以及其它由公司、地方政府和银行发行的债券。剩余的固定利息债券包括联邦政府公债(Commonwealth government stocks)以及一些优先和可转换股份。2006年年底,公司债余额总计达120亿英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债的余额总计达1920亿英镑。3.国际债券。2006年9月,以英国为基地的国际债券(international bonds of UK-based issuers)余额达12240亿英镑。伦敦是一个全球领先的国际债券交易中心。

2007年3月英国为基础的债券名义余额为17000亿英镑。政府债券市场交易活跃,2006年交易额总共达到34880亿英镑,比上年增长8%。

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其他证券2006年的交易额为410亿英镑,主要集中在优先股和可转换证券(convertables)。

五、金银市场

伦敦金银市场由伦敦金银市场协会主办(the London Bullion Market Association, LBMA)。这不是一家交易所,而是一家金银市场的代表性机构,该市场的成员包括银行、制造商、提炼者、运送商和经纪商。伦敦金银市场的成员之间,或与他们的顾客之间在主体对主体的基础上(principal-to-principal)进行交易是典型的做法。LBMA成员被分为做市商(包括所有的每日两次黄金议价(gold fix)的参与者)以及普通成员(ordinary members)。

金银交易大部分发生在场外市场。伦敦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场外交易中心,纽约和苏黎世居后。交易所交易近些年增长很快,但交易量主要发生在纽约的Comex和东京的Tocom交易所。

尽管金银的有形市场分布在全球,大多数场外批发交易是通过伦敦清算的。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黄金和白银2008年3月平均每天的清算量分别为2570万盎司(价值249亿美元)和15470万盎司(30.2亿美元)。LMBA每3.7天的黄金清算量相当于一年金矿的产量,每6.5天的白银清算量相当于一年白银的产量。

六、英国保险市场

(一)英国保险市场概况

1.保费收入。英国保险市场在世界范围内的净保费收入2006年为1939亿英镑5,比上年增长了16.2%,主要由于长期保费收入(long-term premium income)的增加所致。

2.海外保费收入。2006年,英国保险商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of British Insurers, ABI)的成员公司在全世界的长期保费收入是1526亿英镑,其中五分之一来自海外。世界范围内的普通保险收入为414亿英镑,其中四分之一来自海外。这意味着全部海外保费收入约为400亿英镑,大部分来自欧盟和美国。加上劳埃德和伦敦市场的保险公司,估计英国海外保费收入总数大约为550亿英镑。

3.保险公司数量和构成。由英国或其他欧洲经济区(European Economic Area, EEA)成员授权、在英国开展业务的保险公司总共达到671家(2007年3月)。有379个EEA公司的售后服务机构设在英国。尽管公司的大多数仍然由英国所有,但在过去十年里外资公司数量有所增加,占比从19%提高到21%。

(二)伦敦保险市场

1.伦敦保险市场。伦敦保险市场是世界领先的国际化的保险和再保险交易市场,是英国保险和再保险行业一个独特和单独的组成部分,位于伦敦金融城的中心。伦敦市场在全球保险业享有独特的地位,因为它为各地市场难以承担的风险提供了一个市场,包括可能包含复杂特征的保单。

2.伦敦市场参与者。伦敦市场的主要经营者是保险公司、劳埃德、保护及赔偿俱乐部(Protection & Indemnity (P&I) Clubs),以及经纪人。另外还有高度专业化的服务提供者,包括赔偿理算师(claims adjusters)、保险精算师、律师、会计师和咨询师等。

3.保费收入。伦敦市场全部保费收入2006年总共达到243亿英镑。2006年,劳埃德的收入占伦敦保险市场总保费收入的57%,公司市场占该总额的37%,P&I占了剩余的份额。在过去十年里,劳埃德占伦敦总市场业务份额增加得比公司市场更快。

4.伦敦市场保费收入的地区分布。2006年,美国是最重要的业务来源地,占保费收入的39%;英国产生了24%保费收入;其次是欧洲,占15%;剩余的业务来自于新兴市场。

5.伦敦是国际保险和再保险最重要的中心,尤其是海事和航空保险业务。伦敦市场占全球非寿险保费收入3%的份额,但其在产业保险(industrial insurance)业务中所占的份额较高,在10%到15%之间。

七、银行业市场

英国是主要的投资银行和私人银行国际中心,它的商业银行部门规模很大。英国银行业存款在欧洲居于首位,在世界居第二位;英国是最大的跨境银行业中心,占2007年9月跨境贷款的21%;英国也是最大的跨境借款中心;伦敦的外资银行数量最多,居于纽约、巴黎和法兰克福的前面;2006/07英国银行的资本收益率(20%)高于许多发达经济体。

英国的银行数量。2007年3月底,英国授权开展业务的银行数量总数达331家。其中包括位于英国的252家外资银行。

英国银行部门的资产和负债。2007年底,英国银行部门的资产和负债总共达到69640亿英镑,比2006年增长了11%,是十年前的三倍。外资银行大多数来自欧洲,占有英国银行业部门资产的一半多。

英国银行的贷款和存款。2007年底,贷款达到创纪录的41270亿英镑,是十年前的两倍多。其中的一半多贷向国内客户,大部分是抵押贷款。2007年,尽管全球信贷市场动荡,抵押贷款仍接近创纪录的水平。英国居民的存款余额在2007年底达到了63640亿英镑,比上年增长了12%。其中的大约42%由国内银行持有,其中大多数是个人储蓄。

英国的投资银行。欧洲投资银行佣金的大约四分之一来自英国,欧洲投资银行约有一半活动是通过伦敦进行的。大多数投资银行将总部,或将主要办公室设在伦敦。

什么是外汇期货交易?

什么是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按规定在合同约定的到期日内按约定的汇率进行交割的外汇交割方式,买卖双方在期货交易所以公开喊价方式成交后,承诺在交来某一特定日期,以当前所约定的价格交付某种特定标准数量的外币,即买卖双方以约定的数量、价格和交割日签订的一种合约。

外汇期货交易是在期货交易所内,交易双方通过公开竞价达成在将来规定的日期、地点、价格,买进或卖出规定数量外汇的合约交易。

外汇市场的交易有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权交易和外汇期货交易。

即期外汇交易指买卖双方在成交易后,在第二个工作日交割的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又称为期汇交易,它是通过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办理的买卖双方预约购买和出售外汇的业务。与即期外汇交易相比,远期外汇交易兼有保值、避免汇率风险、资金计划和周转灵活等优点。

外汇期权交易也是一种远期的外汇交易,其于一般的远期外汇交易不同之处,主要是外汇交易中包括期权的买卖。

外汇期货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都是载明在将来某一特定日期,以事先约定的价格付款和交割某种特定标准数量外币的交易。但外汇期货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不同。

外汇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市场分部,推出了七种外汇期货合约,从而揭开了期权市场创新发展的序幕。从1976年以来,外汇期货市场迅速发展,交易量激增了数十倍。1978年纽约商品交易所也增加了外汇期货业务,197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亦宣布,设立一个新的交易所来专门从事外币和金融期货。1981年2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首次开设了欧洲美元期货交易。随后,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也开设了外汇期货交易市场,从此,外汇期货市场便蓬勃发展起来。

目前,外汇期货交易的主要品种有:美元、英镑、德国马克、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法国法郎、荷兰盾等。从世界范围看,外汇期货的主要市场在美国,其中又基本上集中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国际货币市场(IMM)、中美洲商品交易所(MCE)和费城期货交易所(PBOT)。

国际货币市场主要进行澳大利亚元、英镑、加拿大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的期货合约交易;

中美洲商品交易所进行英镑、加拿大元、德国马克、日元和瑞士法郎的期货交易;

费城期货交易所主要交易法国法郎、英镑、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日元、瑞士法郎、德国马克和欧洲货币单位。

此外,外汇期货的主要交易所还有: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LIFFE)、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SIMEX)、东京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TIFFE)、法国国际期货交易所(MATIF)等,每个交易所基本都有本国货币与其他主要货币交易的期货合约。

在外汇市场上,存在着一种传统的远期外汇交易方式,它与外汇期货交易在许多方面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常常被误认为是期货交易。在此,有必要对它们作出简单的区分。所谓远期外汇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成交时约定于未来某日期按成交时确定的汇率交收一定数量某种外汇的交易方式。远期外汇交易一般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互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达成,交易数量、期限、价格自由商定,比外汇期货更加灵活。在套期保值时,远期交易的针对性更强,往往可以使风险全部对冲。但是,远期交易的价格不具备期货价格那样的公开性、公平性与公正性。远期交易没有交易所、清算所为中介,流动性远低于期货交易,而且面临着对手的违约风险。

世界主要外汇市场概况

外汇市场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世界模拟外汇国际金融中心。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0多个国际外汇市场,其中最重要的有伦敦、纽约、欧洲大陆外汇交易市场、新加坡、香港等,它们各具特色,并分别位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下面分别模拟外汇介绍。

(一)伦敦外汇市场

伦敦外汇市场是无形外汇市场,完全通过电话电报或网络完成模拟外汇,有250多家外汇指定银行(包括英国的商人银行,清算银行和外国银行设在伦敦的分行),90多家外汇经纪商,其中有些经纪人还在香港和新加坡设有分支机构。

19世纪以来,由于伦敦在国际金融和贸易方而所处的中心地位,英镑作为国际结算中的主要支付货币和伦敦票据兑换业务的发展,促成了伦敦外汇市场的形成,并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外汇市场。两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日渐衰落,英镑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地位逐渐下降和外汇管制的加强,使伦敦外汇市场的作用受到影响。1951年12月11日,英国政府重新开放外汇市场,英格兰银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规定,将英镑对某些外汇基础知识外币的汇价订出最高最低价,这些外汇指定模拟外汇可随市场供求情况在这一幅度内自由定价成交,并依照外汇管制条例外汇k线图经典图解,进行远期外汇买卖。英国政府于1979年10月全部取消外汇管制,这对伦敦金融市场也产生了重大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

伦敦外汇市场的外汇交易为即期交易和远期交易,对每笔交易金额,并无具体规定和中国银行即期汇率,什么影响汇率外汇市场上外币套汇业务十分活跃,自从欧洲货币市场发展以来,伦敦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买卖与“欧洲货币”的存放有着密切联系。欧洲投资银行曾积极地在伦敦市场发行大量欧洲德国马克债券,使伦敦外汇市场的模拟外汇更加突出。

尽管英镑作为国际贸易支付手段和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已被美元模拟外汇,但由于伦敦外汇市场交易类型齐全,交易结构完备,设有十分现代化的电讯网络设备,加上伦敦横跨中国银行即期汇率美洲三个时区,得天独厚,使伦敦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长期以来居世界各大外汇市场之首。2001年4月国际清算银行外汇业务范围的调查报告显示,伦敦仍是中国外汇交易 论坛外汇交易量最大的金融中心,日平均交易量5040亿外汇期权模拟,占全球日平均交易量的1/3。

(二)纽约外汇市场

第二次世界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后,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对外贸易、资本输出的迅速发展,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关键货币,加之美国实行的外汇开放政策,纽约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不断提高,交易量占国际外汇交易量的18%,仅次于伦敦,是世界最重要的外汇市场之一。

纽约外汇市场是最复杂的,同时也是最具特色的外汇市场,具体表现为:

1.由于美国对经营外汇业务不加限制,政府不专门指定外汇专业银行,因此,几乎所有的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都可以经营外汇业务,如商业银行、储蓄银行、投资银行、人寿保险公司和外汇经纪人等等,其中又以商业银行为主。目前,纽约外汇市场主要包括180多家美国商业银行,200多家外国银行在纽约的分支机构、代理行以及代表处。

2.纽约外汇市场交易活跃,但和进出口贸易相关的外汇交易量较小,因为在美国的进出口中大多数以美元计价结算,当美国从国外进口商品、劳务时,支付的是美元,美元和外币的兑换发生在出口国;当美国出口商品和劳务时,收的是美元,美元和外币的兑换由进口商进行,发生在进口国。在纽约外汇市场上,外汇交易的相当部分和金融期货市场密切相关,美国的企业除了因进行金融期货交易而同外汇市场发生关系外,其它外汇业务较少。

3.纽约是世界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世界各地的美元买卖,包括欧洲货币市场和亚洲美元市场的交易,最终都必须在美国,特别是纽约商业银行的账户上收付、划拨和结算,2003年占全球90%以上的美元交易最后都通过纽约的银行间清算系统进行结算。纽约外汇市场的大商业银行,通过在海外分支机构及其广泛的国际联系,承担着国际结算和资本流动的主要结算任务。

(三)东京外汇市场

历史上,日本曾是实行外汇严格管制的国家,外汇交易受到多方限制,外汇市场的产生和发展都较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缓慢。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逐渐放松了外汇管制,1964年日本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成为其“第八条会员国”(article ⅷmember),日元成为可兑换货币,东京外汇市场原则上不再实行外汇管制,外汇交易也逐步实行自由化,推动东京外汇市场业务量的迅速增长。但是,由于历史延续的原因和日本一向以实行保护贸易政策著称,对于外贸一直采取一些限制性条款,使得东京外汇市场与其它国际金融中心的外汇市场相比,交易限制还是比较严格的。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措施,如1980年修改了战后初期制定的《外贸和外汇管理方法》,修改后的新外汇管理法放宽了银行外汇业务的限制,使所有银行都可以在国内经营一般外汇业务。1985年东京外汇市场更是迎来了交易货币、交易种类多样化的质的飞跃,从此东京外汇市场达到了与纽约外汇市场并列的自由程度,成为国际性的外汇交易市场。

东京外汇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主要国际外汇市场,具有一些有别于其它国际外汇市场的特点:

1.交易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东京外汇市场平均每天交易额为1487亿美元,仅次于伦敦、纽约,居当年世界第三位。不过其规模扩大速度在1992后已大为减缓,2001年法兰克福外汇交易量超过东京成为世界第三大外汇交易中心。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日本国内投资环境恶化,投资者投资时趋于谨慎化,这样就使外汇购买和套期保值的外汇买卖日趋萎缩,导致外汇市场对顾客包括企业法人、进出口商社、人寿财产保险公司、投资信托公司、信托银行等的交易比例下降,由80年代末期的占30%,降至目前的20%左右。

2.货币选择权交易大幅度增加。东京外汇市场吸取了有关货币选择权交易的诀窍,致力培养人才,其结果使银行间的交易增加。另外,外汇市场的外汇风险套期交易手段从远期预约逐步过渡到选择权上,这样使顾客的交易量增加。

3.货币选择权市场的特色:①东京外汇交易量的变化。1984年东京市场引进货币选择权交易,特别是1987年左右,介绍了利用货币选择权的复合商品,外汇交易量按最新统计表明:货币选择权交易占通过东京外汇市场经纪人中介交易的10%左右;②交易货币的币种主要是美元和日元,美元和日元的交易接近70%,如果论美元和日元的交易量,东京外汇市场足以凌驾于伦敦、纽约之上;③市场汇率差价交易尤为活跃。银行问的交易一部分主要是市场参加者通过直接交易及经纪人提出货币选择权的价格,以获取货币选择权,所以汇率本身的差价交易就显得极为活跃。

大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外汇市场的影响

大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外汇市场的影响

今年 7 月 21 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

率制度。今天,我想着重谈谈此次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对大陆外汇市

场的影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情况;二是配

合汇率机制改革推出的促进外汇市场发展的主要措施;三是关于进一

步发展外汇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设想。

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情况

7 月 21 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格即日调

整为 元人民币/美元,小幅升值2%,同时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

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盯住美元,而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

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这是自1994 年以来,人民币汇

率制度的一次重大发展。汇率改革主要考虑中国贸易和经济发展状

况,也考虑了企业的承受和适应能力,同时还考虑了对周边国家、地

区乃至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

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实现小幅双向波动,外汇市场运

行平稳,有关各方对汇率改革的反映较为正面,改革基本达到了预期

目标。

一是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加,实现小幅双向浮动。从7 月 22

日到 9 月 30 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为,

最低为 ,最高为 ,最大波幅为257 个点(参见图-1),

—1—

而去年全年的最大波幅仅为十几个点。

图-1:汇改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

1 8 4 1 8 5 1 8 5 2 9 6 3 0

2 2 8- 1 1 2 9- 9- 1 2 2 – 1 2

7- 7- – 8- 8- 8- – – 9- 9- 9- 10 – –

– — – — – – – 10 10

005005 005- –

005 005 2 005 005 005 2 2 005 005 005 005

2 22 2 22 2 2 2 005 005

2 2

二是企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