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汇率风险管理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有关措施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全国性中资银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为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发展,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管理外汇风险,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金融机构应持续加强服务实体经济汇率风险管理的能力建设

(一)引导客户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支持企业管理好汇率风险,综合考虑产品类型、客户分类和套期保值需求特征,为客户办理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和套期保值需求相一致的外汇衍生品业务,降低生产经营不确定性。注意引导客户遵循“保值”而非“增值”为核心的汇率风险管理原则,聚焦主业、套保避险。

(二)坚持实需原则,按照“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和“尽职审查”原则灵活展业。在与客户达成合约前,根据客户拟叙做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的基础交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客户身份识别、客户适合度评估、交易背景调查、业务单据审核、客户声明或确认函等一种或多种方法确认所办业务是否符合实需原则。

(三)持续提升基层机构外汇衍生品服务能力。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加强面向企业的外汇政策传导,提供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套期保值服务,充分响应企业对基层外汇服务的需求。

二、丰富对客户外汇市场产品

(一)对客户外汇市场新增人民币对外汇普通美式期权、亚式期权及其组合产品。已具备对客户期权业务资格的金融机构,可自行开展上述新产品业务。

本通知所称普通美式期权,是指期权买方可以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任何一天或到期日前约定的时段行权的标准期权。亚式期权,是指期权结算价或行权价取决于有效期内某一段时间观察值的平均值,分为平均价格期权和平均执行价格期权。

(二)金融机构为客户办理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业务,可根据客户外汇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反向平仓、全额或差额结算等交易机制。用于确定结算金额使用的参考价应是境内真实、有效的市场汇率。

对于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项下的损益、期权费,境内客户应以人民币结算,境外客户可以选择人民币或外币结算,但不得将损益、期权费分别按本外币结算。

(三)金融机构基于实需原则为客户办理外币对衍生品业务,反向平仓、差额结算产生的损益,可为客户办理相应的结售汇。金融机构不得协助客户开展规避外汇管理规定的外币对衍生品业务。

(四)金融机构与客户开展近远端人民币金额相同、外币金额不同的人民币外汇掉期产生的外汇敞口,可以纳入结售汇综合头寸统一管理。

三、支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提升外汇市场服务水平

(一)银行间外汇市场新增人民币对外汇普通美式期权、亚式期权及其组合产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清算所)应做好技术支持和市场服务。

(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可根据市场需求扩大银行间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的币种覆盖范围,上海清算所可根据市场需求拓展人民币外汇中央对手清算业务的期限和币种覆盖范围。

(三)支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完善银企服务平台,实现企业电子化多银行询价、交易和全流程管理,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便利企业外汇交易和风险管理。

四、扩大合作办理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业务范围

具备资格银行可向合作银行提供相应产品资格的人民币对外汇合作衍生品业务服务,包括合作远期结售汇、合作外汇掉期、合作货币掉期。符合《银行合作办理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业务细则》(见附件)要求的合作银行可按规定开展合作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业务。

前款所称具备资格银行指具备相应衍生产品资格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包括尝试做市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合作银行指境内不具备经营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业务资格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

五、支持银行自身外汇风险管理

(一)银行资本金(营运资金)本外币转换,符合下列情形的,银行可自行审核并留存有关真实性资料后办理,但应提前20日书面告知所在地外汇局分局:

1.符合《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汇发〔2014〕53号)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要求,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政策性注资情形除外。

2.外资银行因法人化改制或发展人民币业务需要将外汇资本金结汇。

(二)银行因政策性注资背景产生的资本金(营运资金)本外币转换,仍按照《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汇发〔2014〕53号)办理。

(三)银行在境内办理以人民币计价的即期贵金属(包括但不限于黄金、白银、铂金)买卖业务,以及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从事的黄金和白银现货延期交收业务,在境外市场平盘贵金属交易敞口而形成的外汇敞口,可自行办理自身结售汇交易平盘。

(四)银行自身项下的黄金进口、利润、资本金(营运资金,不含政策性注资)、直接投资等形成的外汇敞口,可按照实需原则办理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业务进行套期保值,并应自行留存有关真实性或支持性材料。银行自身项下衍生品交易视同对客衍生品交易纳入银行结售汇统计。

六、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合作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0〕62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银行贵金属业务汇率敞口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2〕8号)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远期结售汇业务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汇发〔2018〕3号)同时废止。此前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外汇管理部接到本通知后,应立即转发辖内中心支局、支局以及辖内有关金融机构。

特此通知。

附件:银行合作办理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业务细则

国家外汇管理局

2022年5月12日

聚焦中国经济半年报:中国外汇市场韧性增强

银行结售汇顺差852亿美元、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834亿美元、企业利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规模同比增长29%……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22日公布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上半年,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外部冲击和挑战,我国外汇市场韧性增强,人民币汇率表现相对稳健,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展望下半年,中国外汇市场有望延续平稳运行态势。

跨境收支总体延续顺差格局

谈及上半年中国外汇收支情况,王春英在7月2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到5个特点:

银行结售汇和跨境收支总体延续顺差格局。上半年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呈现800多亿美元顺差,主要是货物贸易、直接投资等顺差规模较高。

售汇率小幅上升,企业跨境融资保持平稳。上半年,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即客户从银行买汇和客户涉外外汇支出比例是66%,比去年同期上升2个百分点。融资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企业等市场主体境内外汇贷款余额3510亿美元,与2021年末基本持平。

结汇率稳中有升,企业外汇存款余额基本稳定。上半年,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即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和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是67%,较2021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截至今年6月末,企业等市场主体境内外汇存款余额是6951亿美元,和2021年末基本持平。

外汇衍生品交易规模保持增长,市场主体汇率风险管理意识稳步增强。上半年,企业利用远期和期权等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规模同比增长29%,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同期结售汇增速,推动企业套保比例提升到26%,比去年全年水平提高了4.1个百分点,显示出市场主体汇率避险意识增强,适应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能力提高。

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0713亿美元。今年以来,美元指数显著上涨,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减少,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共同作用,导致外汇储备账面价值变化。

外资仍会稳步增持人民币债券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元汇率、利率较快上升,出现国际资本从新兴经济体流出态势。在此背景下,外资持有中国债券形势怎么看?

王春英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债券投资出现波动是正常现象,即便是全球最大的美国国债市场,也经常出现被减持的情况。“国际比较看,中国波动情况远低于相当多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从境外投资者的构成和持有的债券规模看,央行类机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始终占一半以上,其余还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追踪国际指数的配置性资金,稳定性比较高。”王春英说。

王春英介绍,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稳步开放,跨境交易更加便利,我国债券先后被纳入三大国际主流指数,国内债券市场影响力和吸引力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2021年末中国吸收跨境债券投资规模近8200亿美元,占新兴经济体吸收外部债券投资比例大概1/3。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跨境债券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这个格局没有因为最近的短期市场波动而改变。

“总的来看,中国债券既有分散化投资价值,也有实际资金配置需求,更有基本面支撑。”王春英说,当前,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中占比3%左右,还有提升空间。长期来看,外资仍会稳步增持人民币债券。

继续支持企业管理汇率风险

今年以来,汇率风险管理成为不少企业关注的重点。王春英表示,外汇局积极支持企业管理汇率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以中小微企业为重点,我们在降低汇率避险成本、提升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具体来看,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局联合发文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强化政府、银行和企业间合作,探索完善汇率避险成本分摊机制。5月,外汇局发布通知,推出两类期权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更好为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服务。7月,外汇局发布《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指引》,为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根据外汇局数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年上半年企业利用远期和期权等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规模达到7558亿美元。新增汇率避险“首办户”企业近1.7万家,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

王春英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释放汇率风险管理政策红利,打通政策落地存在的堵点,督促金融机构提升服务企业汇率避险的主动性和专业化水平。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复制推广中小微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成功实践,用好相关专项资金,把减费让利落到实处。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为企业建立行之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提供帮助。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