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央行购金

又增了!继去年买金9吨后,中国央行今年1月再次购入10吨黄金

2018年各国央行购金潮涌起,今年1月央行购金行动仍在延续,让黄金的投资前景充满想象空间。

据中国人民银行2月12日公布的官方储备资产表显示,2019年1月末,黄金储备变动为5994万盎司,较去年底5956万盎司黄金增持38万盎司。这是继去年12月央行增持32万盎司黄金至5956万盎司再次增持行动。央行从去年12月开始连续两个月增持黄金行动,为黄金市场带来不少想象空间,投资者是否也该跟着央行买点黄金?

VCG111189438369.jpg

央行连续2月增持黄金

刷新保持长达26个月的记录

去年12月末,中国人民银行黄金储备刷新了保持长达26个月的记录,增持黄金32万盎司,按照每盎司黄金28.3495克计算,约合黄金9.07吨,这是自2016年10月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以来,我国央行首次增加黄金资产储备。根据最新公布的1月官方储备资产表数据显示,我国黄金储备再次刷新至5994万盎司,比去年底增持38万盎司,约合黄金10.77吨。而这是央行继去年12月增持行动之后,连续第二个月增持黄金。

image.png

数据自中国人民银行,2019统计数据,官方资产储备

回顾过去几年中国黄金储备数据,中国黄金储备单月最大几笔增持分别出现在2009年4月和2015年6月,2009年4月,黄金增加1460万盎司至3389万盎司,2015年6月,增加1943万盎司至5332万盎司。而从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除了2016年5月空白之外,央行每月均增加黄金储备。不过从2016年10月黄金储备达到5924万盎司之后,中国人民银行未再增持黄金,这一纪录保持了26个月之久。

2018年全球央行买金创新高

达到196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央行的购金仅仅是2018年各国央行购金潮的一部分。

据世界黄金协会今年1月31日发布的《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央行的官方黄金储备新增651.5吨,比上一年增长74%,达到196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报告称,世界黄金总需求达到4345.1吨,比2017年增长4.0%,推动者这一增长的主要是各国央行购金潮,2018年各国央行共计购买了651.5吨黄金,是有记录以来年均总量第二高的年度总购买量。据各国央行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来大致统计,2018年豪购黄金的各国央行当中,俄罗斯央行买入达263.9 吨黄金,购买量再创新高排名第一,也成为全球第五个储备量超过2000 吨关口的国家,其次匈牙利、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和印度买金都超过30吨,此外澳大利亚、德国、蒙古、伊拉克等央行也在积极配置黄金。

对于各国央行涌现的“购金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央行继续买入黄金,使其外汇储备多元化,并对冲法币风险,尤其是由于新兴市场央行往往持有大量美国国债。2018年的央行黄金需求达到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因为有更多国家为了多元化和安全起见,在外汇储备中增持黄金。

各国央行步入“降息潮”

“宽松”渐近利好黄金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国国债等资产的安全性受经济不确定性政策影响,导致其具备卖出部分美国国债并买入黄金的动力。

也有分析指出,随着美联储释放暂停加息“鸽派”信号,加上各国央行步入“降息潮”,各国货币宽松渐近,利好黄金。

VCG111157595753.jpg

“央行增持黄金,更多是基于战略储备,不过从黄金走势看,前两年黄金大底已经形成,黄金是有投资机会的。”威尔鑫首席黄金分析师杨易君指出,今年1月美联储释放出超预期的鸽派言论,此外不少央行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期,印度央行更是意外降息,杨易君认为,这些消息相对利好,因为过去经济不及预期,不少新兴经济体需要结构性货币宽松,但美元又处于加息周期中,新兴经济体要考虑本币贬值风险,“一旦美元停止加息,各国货币可以相对宽松,从3到5年长期来看,黄金还有上涨空间,现在逢低买入是个机会。”

红星新闻记者  吕波 图据视觉中国

编辑 龚锐

国家外汇局: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环比上涨2.1%

人民网北京1月7日电 (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80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662亿美元,升幅为2.1%。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23年12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升。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进一步分析,货币方面,当月美元汇率指数下跌2.1%至101.3,非美元货币计价资产折算成美元后总体升值。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3.2%;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4.4%。

展望未来,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将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随着我国经济稳固向好,外贸市场多元化发展,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对外贸易韧性不断增强,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也使中美利差趋于收窄,资本项下外资流入开始增多,这些都有利于国际收支状况总体稳定,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回升奠定坚实基础。”温彬说。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末,人民银行黄金储备为7187万盎司,环比上升29万盎司。这也是人民银行自2022年11月以来黄金储备连续第14个月增加。

专家表示,黄金具有避险、抗通胀、长期保值增值等属性,在国际储备组合配置中增加黄金储备,有利于动态平衡国际储备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有利于统筹与维护国际储备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

2023年以来,全球央行“购金热”持续升温。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4年黄金展望报告》认为,2023年前三季度各国央行购金量同比增长14%,达到创纪录的800吨。展望2024年,世界黄金协会认为,部分地区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加剧以及多国央行加大黄金购买量,都会对未来国际金价走势形成支撑。

正估值效应推动6月我国外储规模上升 黄金储备实现“八连增”

“正估值”效应推动下,6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环比显著上升。

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7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930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165亿美元,升幅为0.52%。

回顾近半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大,但我国外储规模稳中有升,年初迄今上升653亿美元,升幅为2.09%。与此同时,我国央行连续第八个月增加黄金储备。截至6月末,央行黄金储备报6795万盎司,环比上升68万盎司,月度增幅创近四个月新高。

估值效应推升6月外储规模

推升6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的主要因素是估值效应。

“6月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上升,主要反映了汇率和资产价格重估的估值效应。”中银证券(601696)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对记者表示,当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全球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

货币方面,美元汇率指数6月下跌1.4%至102.9,非美元货币则总体升值。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当月微跌0.1%,但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6.5%。

“6月外汇储备增幅达逾160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对记者表示,从汇率折算因素来看,由于英镑、欧元等非美货币升值,折算成美元后,形成账面增值;从资产价格来看,主要债券价格略有下跌,造成外储账面小幅“缩水”。此外,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形成一定投资收益,增厚当月外储规模。

多重因素将助力人民币汇率和外储规模持稳

回看6月,人民币汇率震荡走低,引发关注,但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基本平衡。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我国6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同时呈现小幅顺差,均明显高于5月份水平,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顺差格局;6月外资净买入境内债券也延续前几个月的较高规模,显示出在国际金融市场延续波动走势的背景下,人民币债券愈发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市场主体对于汇率波动的认知与预期更为成熟。管涛表示,人民币汇率自5月中旬再度破7以来,6月份延续调整行情。当月,境内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银行间市场即期询价交易日均成交452亿美元,环比仅增长了0.9%。“特别是6月底人民币跌破7.20之后,外汇成交不升反降,显示市场主体面对汇市震荡行情更趋理性和冷静。”

前瞻来看,多方面因素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稳定。管涛表示,近日,央行再次多次向市场喊话,将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我国经济潜力大、政策空间足,有条件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进而促进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

温彬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但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明显,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国际收支总体平衡,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预计,今年1月至7月,我国贸易顺差或创历年同期新高,这将对7月外汇储备形成较强支撑。

我国央行黄金储备实现“八连增”

今年以来,全球央行在黄金市场空前活跃,我国央行黄金储备也已实现“八连增”。

“继全球央行购金量创下历史纪录之后,各国央行继续将黄金视为重要的储备资产。”世界黄金协会日前发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71%的受访央行认为,全球央行的黄金持有量将在未来12个月增加,去年这一比例为61%。

自去年11月中国央行开启本轮黄金增购行为以来,中国央行黄金储备由6264万盎司增至今年6月末的6795万盎司,累计增持规模达531万盎司。

郑后成认为,着眼中期视角,美元指数大概率下行,而国际金价大概率上行,两相对比,黄金的保值增值属性强于美元,国际金价走势在中长期或呈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特征的观点。短期内,我国央行有概率继续增持黄金储备。

世界黄金协会表示,地缘政治问题悬而未决,加之其对通胀、利率和市场前景的影响,这些因素成为多家央行关心的焦点。面对这些趋势和不断变化的投资环境,央行购金需求可能会继续保持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