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25年10月27日

国信证券-金融工程日报:沪指缩量收涨,煤炭、培育钻石午后爆发-251020

市场表现:今日(20251020)大部分指数处于上涨状态,规模指数中中证2000指数表现较好,板块指数中创业板指表现较好,风格指数中沪深300成长指数表现较好。https://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通信、煤炭、电新、机械、石油石化行业表现较好,有色金属、农林牧渔、银行、食品饮料、钢铁行业表现较差。https://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培育钻石、超硬材料、光模块(CPO)、锂电电解液、广电系等概念表现较好,黄金精选、黄金珠宝、珠宝、铅锌矿、稀土等概念表现较差。

市场情绪:今日市场情绪较为高涨,收盘时有95只股票涨停,有6只股票跌停。昨日涨停股票今日高开高走,收盘收益为2.90%,昨日跌停股票今日收盘收益为-0.83%。今日封板率76%,较前日提升14%,连板率30%,较前日提升5%。

市场资金流向:截至20251017两融余额为24294亿元,其中融资余额24128亿元,融券余额166亿元。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重为2.6%,两融交易占市场成交额比重为10.2%。

折溢价:20251017当日ETF溢价较多的是科创信息技术ETF,ETF折价较多的是工程机械ETF。近半年以来大宗交易日均成交金额达到18亿元,20251017当日大宗交易成交金额为13亿元,近半年以来平均折价率6.13%,当日折价率为4.73%。近一年以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的年化贴水率中位数分别为0.05%、2.89%、10.33%、12.84%,当日上证5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为0.85%,处于近一年来41%分位点,当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为3.93%,处于近一年来37%分位点;当日中证5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为12.89%,处于近一年来35%分位点;当日中证10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为14.13%,处于近一年来40%分位点。

机构关注与龙虎榜:近一周内调研机构较多的股票是帝科股份、九洲药业、爱朋医疗、民士达、能辉科技、仕佳光子、航宇科技、雅葆轩等,帝科股份被108家机构调研。20251020披露龙虎榜数据中,机构专用席位净流入前十的股票是创新医疗、四方达、海通发展、博盈特焊、远大控股、海科新源、三联锻造、善水科技、飞沃科技、亿田智能等,机构专用席位净流出前十的股票是赤峰黄金、湖南白银、宝鼎科技、上实发展、萃华珠宝、蓝丰生化、万润科技、德力股份、长江能科、建发致新等。陆股通净流入前十的股票是赤峰黄金、郑州煤电、宝泰隆、大洋电机、平潭发展、海通发展、亿田智能、上实发展、万润科技、青山纸业、大名城、陕西黑猫、百川能源、宝鼎科技等,陆股通净流出前十的股票是白银有色、山东墨龙、西部黄金、湖南白银、经纬辉开等。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本报告基于历史客观数据统计,不构成投资建议。

汇率崩盘16.4,外储仅剩600亿美元!土耳其,国家崩盘

土耳其里拉兑美元的汇率,已经贬值到16.44,接下来6月份美联储加息后,土耳其里拉应该会崩盘至20这个位置。因为,土耳其的外储已经仅剩下600亿美元。这点钱,要想打汇率保卫战,岂不是痴人说梦?

土耳其外储跌破600亿美元_外汇储备大汇率_土耳其里拉汇率崩盘风险

土耳其里拉汇率崩盘风险_土耳其外储跌破600亿美元_外汇储备大汇率

这是土耳其的外储,5月20日所在的那周已降至600亿美元,更早一周是612亿美元,更早一周是660亿美元。最高的时候,4月份那周也才690亿美元。

下一次发布,土耳其的外储将跌破600亿美元大关,可能7月份的时候就会失守500亿美元大关。

土耳其里拉汇率崩盘风险_外汇储备大汇率_土耳其外储跌破600亿美元

土耳其的外债,2021年四季度末是4410亿美元。

现在,土耳其是600亿美元的外储,对应4410亿美元的外债。2022年1月3日时,1美元兑换13.1里拉。到了2022年6月1日是,1美元兑换16.4里拉。

里拉的崩盘,让土耳其的GDP的美元计价一泻千里。

土耳其外储跌破600亿美元_外汇储备大汇率_土耳其里拉汇率崩盘风险

土耳其的通胀,4月份已经高达69.97%。这个印钞机加班加点,纯属抢钱了。

土耳其这种国家,就是经常性崩盘的国家,因为印钞机失控而崩盘的国家。四千多亿美元外债,扣除外储是三千多亿美元的净外债,很显然不能靠土耳其家里的里拉印钞机还的。

土耳其外储跌破600亿美元_外汇储备大汇率_土耳其里拉汇率崩盘风险

这是世界银行的数据,土耳其的人均GDP,在2020年已经降至8536美元,而在2013年一度是1.26万美元。今年的话,土耳其的人均GDP应该已经跌破8000美元了。

2023年,只要欧元多次加息引发欧债危机爆发,土耳其会持续爆发危机,这样可能就会在2023年土耳其的人均GDP跌破7000美元。这个时候,2025年的时候,越南的人均GDP肯定会超过土耳其。

外汇储备大汇率_土耳其外储跌破600亿美元_土耳其里拉汇率崩盘风险

越南盾兑美元的汇率,2012年的时候是1美元兑换2万越南盾,到了2022年6月是1美元兑换2.3万越南盾。而土耳其,2012年是1美元兑换1.78里拉。

土耳其被越南超过,这说明什么?这个说明,埃尔多安只会瞎搞,不懂经济只会印钞瞎搞,连越南的水平都不如。

这么多的净外债,一旦美元和欧元都加息到高位,土耳其只能国家破产了。

连续4个月增持,中国外汇储备缘何青睐黄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3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332亿美元,较1月末下降513亿美元,降幅为1.61%。

外汇局表示,2月受全球宏观经济数据、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认为,2月中国外汇储备环比回落,主要是受到两大因素影响,一是受美国强劲就业数据与通胀数据回落速度放缓令美联储或将超预期加息的影响,2月美元指数从102回升至104.4,带动非美货币汇率集体下跌,导致各国外汇储备里非美货币资产折算成美元后的金额明显减少,二是在美联储或将超预期加息的影响下,10年期美债收率在2月份从3.4%跳涨至4%左右(债券价格相应下跌),导致持有逾8000亿美元美债的中国外汇储备相应规模被动下降。

但记者多方了解到,去年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以来,美元指数出现多次大幅上涨行情,但中国外汇储备始终保持在3万亿美元上方,表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部门针对美元回升所带来的投资组合净值波动,早已做好风险对冲措施,确保外汇储备保持基本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里的黄金储备达到6592万盎司(约2050.34吨),较1月环比增加80万盎司(约24.88吨),这是中国外汇储备连续第四个月增持黄金。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相关部门连续四个月增持黄金储备,主要受到三大因素影响,一是鉴于未来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中国相关部门通过增持黄金,可以有效降低外汇储备规模的波动幅度,确保外汇储备金额继续平稳波动,二是国际形势变化令中国外汇储备加快资产多元化配置步伐,作为传统避险类资产与超主权资产,黄金可以带来更好的资产保护作用;三是随着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回升,相关部门也需增持黄金,令黄金占比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准。

记者发现,受2月COMEX黄金期货价格从1915美元/盎司回落至1833.7美元/盎司的影响,尽管2月中国黄金储备有所增加,但2月黄金储备估值较1月环比下跌约50亿美元,达到1202.83亿美元。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多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绝不是基于金价短期上涨获利,而是从更长远的视角配置黄金。具体而言,一是看中黄金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加大趋势下的避险功能,有助于降低外汇储备规模波动幅度,二是随着俄乌冲突持续令长期通胀压力有所增加,黄金也能起到较好的抗通胀与资产保值功能。

美元反弹与美债下跌的“共振效应”

上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直言,2月中国外汇储备环比回落,也在市场预料之中。

因为金融市场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只要当月美元指数明显回升,多数国家外汇储备规模都会因非美资产折算成美元后的金额减少,出现环比下降状况。

此外,美联储或将超预期加息令2月美国国债价格明显下跌,也拖累持有高额美债的多国外汇储备规模随之回调。

在他看来,中国相关部门持续减持美债,无形间有助于外汇储备规模的基本稳定。

此前美国财政部公布的跨境资本流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中国持有美债规模环比减少31亿美元,至8671亿美元。

但记者多方了解到,美国财政部所公布的中国持有美债数据,不仅仅包括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机构,也可能包括某些民间投资机构或其他投资机构。但这无形间表明面对美联储或将持续鹰派加息导致美债价格趋降,中国资本的减持做法有助于保障自身财富安全。

一位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向记者表示,尽管中国外汇储备起起伏伏,但只要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万亿美元上方,海外投机资本沽空人民币就会“投鼠忌器”。

他向记者直言,在外汇局公布2月外汇储备数据后,境内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相对平稳,未见海外投机资本借外汇储备环比回落而沽空人民币套利。这背后,是他们也知道中国相关部门不但拥有充足外汇储备,还有其他监管措施遏制汇率投机沽空潮起,令投机资本借外汇储备回落而沽空人民币套利的算盘彻底落空。

连续4个月增持黄金

值得注意的是,2月中国外汇储备里的黄金储备达到6592万盎司,实现连续四个月增持黄金,且2月增持黄金的规模达到80万盎司,高于1月的48万盎司。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不排除中国相关部门还会继续增持黄金储备,究其原因,一是黄金能起到较好的投资避险与财富保值作用,二是中国外汇储备里的黄金储备占比依然偏低。

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中国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重仅有3.83%,低于众多新兴市场国家与西方国家。一直以来,西方国家的黄金在外汇储备的比重始终超过50%,不少新兴市场国家的黄金占比也达到约8%-10%。

“事实上,欧美国家外汇储备里的黄金储备占比较高,对欧美货币汇率稳定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一位贵金属经纪商向记者解释说。尤其在全球金融市场遭遇黑天鹅事件与系统性风险时,全球资本之所以优先考虑涌入欧美国债避险,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方国家拥有较高的黄金储备,能给自身货币汇率平稳起到较好的安全垫效应。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此前表示,黄金兼具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属性,有助于调节和优化国际储备组合的整体风险收益特性,增持黄金充分体现央行从市场化角度优化储备资产结构的配置思路。且当前黄金具有较高配置价值,一是未来全球央行转向宽松驱动实际利率回落,将对黄金价格形成提振,二是利率长期下行与美元长期趋弱走势也将利好金价。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指出,中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主要目的是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促进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增强外汇储备资产抵御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的能力和资产稳定性。就全球环境而言,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美元前景偏弱,全球政经局势不确定仍高,一定程度提升黄金储备的吸引力。

外汇储备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人民币汇率短期内有升值预期

时代财经APP记者 魏子皓

2018年12月外汇储备数据_外汇储备大汇率_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分析

2019年1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8年12末的外汇储备数据。整体来看,数据虽然较去年末有所减少,但这已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在全球经济增长分化、金融市场波动性明显加大背景下,2018年外汇储备规模出现小幅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

专家认为,12末的外汇储备数据或显示央行基本没有通过外汇储备干预人民币汇率,人民币的贬值压力有所减轻。

数据显示,中国12月外汇储备为30727.12亿美元,相比2017年末减少672.37亿美元,高于此前市场的预期值30700亿美元,且较11月的前值30617亿美元环比增加110亿美元。

外管局解释称,12月外储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年末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汇率小幅上升,主要国家债券价格有所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小幅回升。

数据还显示,中国12月末黄金储备5956万盎司,较11月末的5924万盎司增加32万盎司,为2016年10月以来的首次上升。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解读称,2018年全年来看,外汇储备规模出现小幅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在全球经济增长分化、金融市场波动性明显加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币汇率及市场预期总体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和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王春英表示,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不确定性有所上升,但中国经济发展拥有足够韧性和巨大潜力,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有条件抵御外部冲击和市场波动,保持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平稳和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人民币汇率短期内有升值预期,预计外汇储备水平将继续保持稳定,”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时代财经表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外汇储备大汇率_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分析_2018年12月外汇储备数据

外汇局:扩大科创类企业跨境融资便利,便利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一揽子便利化政策。

9月15日,国家外汇局发布消息称,按照系统集成、稳妥有序的思路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充分调研了解银行、企业、个人有关外商直接投资(FDI)、跨境融资、资本项目收入支付等外汇业务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汇发〔2025〕43号,以下简称《通知》),不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助力吸引和利用外资,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中,在资本项目收入支付方面,《通知》缩减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及其结汇所得人民币在境内支付使用的负面清单,取消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住宅性质房产的限制;同时,便利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将在粤港澳大湾区试点实施的港澳居民购房结汇支付便利推广至全国。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在答记者问中指出,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便利仅是在银行办理资金结汇支付时的审核程序优化,并未改变现行境外个人境内购房政策。享受政策便利的前提是境外个人符合房地产主管部门和各地购房资格条件。

4方面深化外商直接投资(FDI)外汇管理改革

《通知》在深化外商直接投资(FDI)外汇管理方面,主要包含四方面举措。

一是取消外商直接投资(FDI)前期费用基本信息登记。

境外投资者在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前需要汇入前期费用的,可以直接在银行开立前期费用账户并汇入前期费用资金,无需在开户前办理前期费用基本信息登记。

二是取消FDI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

在不违反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且境内所投项目真实、合规前提下,外商投资企业以外汇资本金及其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开展境内再投资,被投资企业或股权出让方无需办理接收境内再投资基本信息登记及变更登记,境内再投资资金可以直接划至相关账户。

此项政策前期已在部分省市试点,运行良好,现推广至全国实施。

三是允许FDI项下外汇利润境内再投资。明确FDI企业境内合法产生的外汇形式利润、境外投资者合法取得的外汇利润,可以在境内进行再投资。

四是便利非企业科研机构吸引利用外资。

具体来说,境内非企业科研机构接收境外资金的,参照外商直接投资办理外汇登记及账户开立、资金汇兑等手续,这一政策为前期在部分省市实施的“科汇通”试点,现推广至全国;非企业科研机构使用境外汇入外汇资金及其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进行境内再投资的,参照外商直接投资境内再投资办理;非企业科研机构符合条件可参与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

扩大科创类企业跨境融资便利

在深化跨境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方面,《通知》一方面扩大了科创类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将全国范围内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统一提高至等值1000万美元,将部分依托“创新积分制”遴选的符合条件的企业的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提高至等值2000万美元。

另一方面,《通知》简化了参与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的企业签约登记管理要求,不再要求相关企业在签约登记环节提供上一年度或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便利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

在资本项目收入支付方面,《通知》共出台三项措施。

一是缩减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及其结汇所得人民币在境内支付使用的负面清单,取消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住宅性质房产的限制。

李斌表示,现行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及其结汇所得人民币在境内支付使用的负面清单中,包括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的住宅性质房产。该项政策是在房地产市场过热背景下,各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针对房地产企业和行业的调控政策。国家外汇管理局从防范“热钱”投机炒作角度,配合出台了“非房地产企业的资本金、外债等资金不得用于建设、购买非自用房地产”的措施,为房地产市场阶段性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形势已发生变化,房地产行业相关宏观调控措施已优化调整。基于此,相关外汇管理措施有必要加以优化调整,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助力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李斌表示。

二是优化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银行在统筹便利化服务和风险防范前提下,可以依据客户合规经营情况和风险等级等自行决定便利化业务事后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率。

三是便利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境外个人在满足房地产主管部门及各地购房资格条件下,可以在取得房地产主管部门的购房备案证明文件之前,凭购房合同或协议先行在银行办理购房所涉外汇资金结汇支付,后续再向银行补交购房备案证明文件。境内购房结汇支付便利不改变境外个人境内购房政策。

《通知》出台前,境外个人境内购房办理资金结汇支付,需提供房地产主管部门出具的购房备案证明文件,而房地产企业或二手房出让方通常要求先收到首付款才办理网签。

李斌表示,为解决业务实际办理中的困难问题,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国家外汇管理局针对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试点实施“先结后补”便利措施,即购房者在取得房地产主管部门的购房备案证明文件之前,可先凭购房合同或协议先行办理结汇支付,后续再补交备案证明文件。相关试点取得积极反响和效果。为满足更多境外个人在境内工作、生活等合理购房需求,推动区域融合和人才流动,国家外汇管理局此次将粤港澳大湾区试点实施的结汇支付便利化政策推广至全国。

“需要强调的是,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便利仅是在银行办理资金结汇支付时的审核程序优化,并未改变现行境外个人境内购房政策。享受政策便利的前提是境外个人符合房地产主管部门和各地购房资格条件。”李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