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改革开放

也谈偏门小众收藏——外汇兑换券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人民币从建国以来到现在,已经发行了共五个版别了,目前正在使用的是第五套人民币,但你知道吗?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由中国人民银行委托中国银行发行了一种叫外汇兑换券的金融票券,我想,外汇兑换券在非收藏人士和非金融领域人士都是鲜为人知的。

外汇兑换卷图片_改革开放初期特殊货币_外汇兑换券

在钱币收藏领域,外汇兑换券(以下简称 “外汇券”)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特殊货币,其历史意义与收藏价值在近年逐渐被市场挖掘。如同被历史尘埃覆盖的明珠,外汇兑换券作为一个小众收藏品类,也一直默默无闻,尽管相较于人民币、纪念币等主流藏品,外汇券的收藏群体仍属小众,长期隐匿于主流收藏视野之外。这张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特殊货币,不仅承载着中国经济转型的阵痛与突破,更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与稀缺性,成为小众收藏中的 “潜力股”。本文将从历史脉络、收藏价值、市场现状和未来展望四个维度,揭开这枚 “改革开放活化石” 的神秘面纱。

一、历史脉络:从“特权货币”到“绝版藏品”

首先,我们来谈谈外汇兑换券发行的历史背景,1980年4月1日,为应对改革开放初期外宾来华消费需求,国务院授权中国银行发行外汇券,作为替代外币在境内流通的凭证。其设计初衷是为外宾提供购买进口商品、入住涉外酒店的便利,同时防止外币非法流通。外汇券在 15 年流通期间(1980-1995年),累计发行 310亿元,实际流通约41亿元,为国家积累非贸易外汇、规范市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外汇券是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制度创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外汇券与人民币并行流通,形成 “货币双轨制”。其设计初衷是为外宾提供消费便利,同时防止外币非法流通。这种 “货币双轨制”下,外宾需将外币兑换为外汇券,在友谊商店、涉外酒店等特定场所使用,而普通民众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取。这种 “特权属性” 曾引发国内外争议,美国学者 Kenneth Starck 在《画龙点睛》中批评其 “助长了洋人的优越感”,但也正是这种争议,使其成为研究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心态的珍贵史料。外汇券的总发行量:约30亿元(按面值计算),分为1979年版(7 种面值)和1988年版(2种面值),共9个版别。其正面图案选取黄果树瀑布、桂林山水、长城等中国名胜,背面印有中英文使用说明,兼具艺术观赏性与文化传播功能。防伪技术上采用五星火炬水印、国徽固定水印、凹印接线技术等,其中10元以下券种使用满版水印,50元、100元券使用固定国徽水印,印刷工艺在当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让人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无论从设计风格、颜色搭配还是工艺水平,都堪称一件件艺术品,别看他是小众收藏品类,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收藏价值,一点都不输给人民币藏品。

1994年汇率并轨后,外汇券完成历史使命,于1995年1月1日停止流通。中国银行以 1:1.48 的比价回收销毁,导致民间存世量骤减。据统计,实际流通的41 亿元外汇券中,全品存世量不足1%。这种 “人为稀缺性”,为其未来的收藏价值埋下伏笔。目前,全品外汇券仅占发行量的不足1%,尤其是1979年版的50元、100元券,因发行量少、回收彻底,成为收藏界的 “稀缺品”。作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性货币,外汇券完整记录了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演变。例如,1988 年版 50 元券新增盲文标识,反映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1990 年版 100 元券采用新型防伪纤维,体现印刷技术进步。

外汇兑换卷图片_外汇兑换券_改革开放初期特殊货币

作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货币,外汇券承载了 1980-1995 年中国涉外经济政策的历史记忆。其双轨制流通模式(外宾专用)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结构特征,美国学者 Kenneth Starck 在《画龙点睛》中称其为 “观察中国开放进程的窗口”,成为研究中国金融改革的实证材料。

二、收藏价值:历史、艺术与稀缺性的三重叠加

外汇券是改革开放初期 “摸着石头过河” 的直接见证,其诞生与消亡折射出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阵痛与突破。例如,外汇券的 “特权属性” 曾引发国内外争议,美国学者 Kenneth Starck 在《画龙点睛》中批评其 “助长了洋人的优越感”,但这也成为研究改革开放社会心态的珍贵史料。

外汇券的设计堪称 “移动的国家名片”。票面正面的“中国银行”四字由郭沫若题写,书法价值极高。,背面少数民族图案由中央美院团队创作。其纸张采用国产高级水印纸,1979 年版100元券的天安门水印清晰度堪称纸币印刷典范。其中1角券的黄果树瀑布、100元券的长城等图案,均出自顶尖设计师之手,雕刻细腻、色彩层次丰富,部分图案被第四套人民币沿用。票面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多色接线印刷技术,10元券背面的三色过渡印刷难度远超同期人民币,体现了中国印钞技术的突破。

外汇兑换券的发行量差异性较大,其中1979年版50元发行量仅为100万张,100元券为 200万张,而1988年版50元、100元发行量分别达1600万张和2000万张,导致前者价格是后者的3-5倍。因回收彻底,全品外汇券极为罕见。另外,存世量的极度稀缺进一步推高价值,例如,1979年版50元券现存世量不足5万张,评级高分币(如 PMG66分)成交价可达8000-1.2万元。目前市场流通量不足发行总量的5%,其中1979年版100元券存世量不足2000张,1角券“火炬水印”版别存世量仅为五星水印版的1/16,单张价格从2014年的10元涨至2025年的150元。

外汇券的发行与退市,与中国汇率改革、外汇管理体制转型等重大事件紧密相连。其面值设计(如 1988 年版新增 50 元、100 元大面额)反映了经济发展需求,而回收政策则成为研究金融改革的实证材料。正如钱币学家孙克勤老师所言:“外汇券是观察中国开放进程的微观样本。”

外汇兑换卷图片_改革开放初期特殊货币_外汇兑换券

三、市场现状:小众中的“价值洼地”

在收藏领域里,近年来,随着 “老精稀” 藏品回暖,外汇兑换券的收藏一直都是小众偏冷门的版块,知道的其存在的人也少之又少,就像精致纪念币一样,几乎被人民遗忘,目前全套外汇券价格仅为同级别人民币的1/5-1/3,2014-2025年期间年均涨幅达10%,高面值券种涨幅超过 150%。在货币超发周期中表现出稳定增值能力,口罩期间逆势上涨 20%,外汇券价格从 2014 年的全套约 4000 元涨至 2025 年的 6000-1.2 万元,年均涨幅约 10%。特殊版别(如火炬水印)、特殊号码(豹子号、顺子号)及整刀整捆未流通品溢价显著。

外汇券虽然是比较小众的收藏品类,但其收藏价值在于其不可复制的历史属性与艺术工艺,更在于其作为 “绝版票证” 的稀缺性。外汇券已退出流通且无再版可能,存量固定,市场风险可控,不像纪念币和金银币年年都发,他是与第一二三四套人民币一样,存在不可复制性,当主流收藏市场逐渐饱和,外汇券以 “低估值、高成长” 的特性,成为钱币收藏中的 “黄金赛道”。对于投资者而言,它是抗通胀的实物资产;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它是解码改革开放的文化密码。随着社会对改革开放历史研究的深入和收藏群体的扩大,这枚曾被边缘化的 “货币符号”,或将在未来书写新的价值传奇。由此可见,外汇兑换券就是一个被严重低估和忽视的,集艺术收藏、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于一体的小众精品版块,那么要入手外汇兑换券的收藏,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其版别和辨别真伪,通过水印特征(透光观察)、印刷工艺(凹版凹凸感)及权威评级(PMG、NGC 认证)规避赝品。从外汇券的尺寸大小、设计风格、油墨颜色等综合考量评判。外汇兑换券始发行于1980年4月1日,止于1994年1月1日,并于1995年1月1日起停止流通。面额分为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7个券别,全套总面额为316.6元。外汇券分1979年版和1988年版两种,其中1988年版只有 100元和50元两种面值。

外汇兑换卷图片_改革开放初期特殊货币_外汇兑换券

1988年版100元则在1979年版的基础上将色调做了调整,以浅绿色作主色调,其它未变。1988年版则以浅褐色作主色调,正面以桂林漓江春色作主题,反映了祖国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1979年版100元券以灰黑色作主色调,票面幅度为70×170毫米,正面以长城作主题,万里长城,延绵万里,景色壮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50元券以紫红色作主色调,票面幅度与五十元一致,正面以桂林象鼻子作主题;10元券,以蓝色作主色调,票面幅度为66×164毫米,正面以长江三峡作主题;5元券以褐色作主色调,票面幅度为62×158毫米,正面以黄山风光作主题;1元券以绿色、浅绿色作主色调,票面幅度为58×152毫米,正面以杭州西湖三潭印月作主题;5角以紫色、浅黄色作主色调,票面幅度为52×134毫米,正面以北京天坛作主题;1角以褐色、浅黄色作主色调,票面幅度为48×127毫米,正面以黄果树瀑布作主题。

主要价格规律是,大面值的价格高于小面值,1979版的大面值大于1988版的,因此笔者建议新手可从低面值券入手,逐步升级至高面值,后续再搞小全套的收藏(不含价格最贵的1979版50和100元),同时关注 1979 年版 50 元、100 元券及火炬水印版别,最后是配套收藏大全套或主题系列。由于外汇券的版别和辨别真伪不是本文的主题,因此笔者会在后续单独谋篇来介绍相关内容。

以下是笔者建议的收藏顺序,仅供参考:

入门级:1979 年版 1 角(五星水印)价格约 10-20 元,适合新手试水。

进阶级:1979 年版 10 元券(长江三峡)价格约 300-500 元,1988 年版 100 元券约 500-800 元。

收藏级:1979 年版 50 元(桂林山水)、100 元(长城)价格分别达 3000-5000 元、5000-8000 元,全套(9 张)价格突破万元。

外汇兑换券_外汇兑换卷图片_改革开放初期特殊货币

四、未来展望:小众市场的爆发潜力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外汇券作为中国外汇制度改革的实物见证,其历史价值将进一步凸显。钱币收藏群体中,外汇券专题收藏者年增长率达 18%,年轻藏家占比从 2018 年的 9% 升至 2024 年的 27%。中央财经大学已将外汇券纳入《中国金融史》教学案例,推动其从单纯藏品向文化研究载体转型。当我们手持这张印制精美的兑换券,触摸的不仅是特殊年代的印刷工艺,更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历史脉络。在收藏市场 “求新求异” 的今天,外汇券凭借其不可复制的历史属性和日益增长的文化认同,正在成为继邮票、纪念币后的又一收藏热点。正如钱币学家马德和所言:“外汇券是打开中国改革开放金融史的钥匙,每一张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这种历史、艺术、稀缺性的三重叠加,使外汇券成为钱币收藏领域兼具文化价值与投资回报的 “潜力股”。其特殊的历史定位与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未来随着改革开放历史研究的深入和收藏群体扩大,仍有较大的价值提升空间。

潘功胜:中国外汇市场韧性不断增强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刘开雄、赵旭)“与前两次美元升值时期相比,2021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指数波动的敏感性降低。”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21日表示,中国外汇市场展现新特征,韧性不断增强。

潘功胜是在21日举行的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潘功胜说,今年以来,受“高通胀”和“紧货币”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经历剧烈震荡,但中国外汇市场展现了较强韧性。“从全球范围看,与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货币相比,人民币贬值幅度处于平均水平。跨境资金流动虽有波动,但总体平稳有序。”

在潘功胜看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基础性国际收支顺差发挥主导作用,外债结构总体优化,人民币在企业跨境使用中的占比持续提高,汇率避险工具推广普及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外汇市场韧性增强。

“今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债券普遍收益率上升、价格下跌,人民币债券成为少数价格稳定的金融资产。”潘功胜说,人民币债券避险属性日益凸显,而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以我为主”,利率和汇率走势相对独立,令人民币债券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呈现较好分散化效果。

潘功胜表示,十年来,外汇领域的改革开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逐步完善,资本项目开放稳步推进,开放多元、功能健全、竞争有序的外汇市场基本形成,国际收支稳定性和韧性进一步增强,建立起“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外汇市场管理框架,外汇储备资产实现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潘功胜认为,向前看,中国外汇市场将保持稳健运行。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不会改变。未来内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将有助于维护中国外汇市场稳健运行。

“我们将继续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全力构建适应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外汇管理体制,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潘功胜说。

每秒超1亿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金融动脉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展历程_中国外汇市场改革_人民币汇率并轨历史意义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展历程_中国外汇市场改革_人民币汇率并轨历史意义

三十年前,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决策,统一的外汇市场成为改革关键一环,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1994年4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外滩15号正式成立,肩负起金融体制改革的重任。电视剧《繁花》中抓住汇率并轨机遇,并凭借对市场变革的敏锐把握赚得第一桶金的汪小姐,正是中国金融市场萌芽时期万千创业者的缩影,这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是一个国家金融体制深刻变革的历史序幕。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展历程_中国外汇市场改革_人民币汇率并轨历史意义

9月9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来到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记者了解到初创时期,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有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服务对象仅以国内银行为主。如今的中国银行间市场在全球排名靠前,并朝着“全球人民币及相关资产交易主平台和定价中心”的目标不断奋进,外汇交易中心也已发展为服务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6000家机构的金融基础设施枢纽。从汇率并轨起步,到债券通、互换通等创新业务相继推出,自成立以来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的年均增长率超过35%。2024年,银行间本外币市场成交规模达到2617万亿元,对应日均成交量10.5万亿元,平均每秒交易超过1亿元,是名副其实的金融市场“大动脉”,这条攀升曲线背后,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结构和发展模式。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外汇交易中心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推出了多项银行间市场的开放措施,并且通过持续优化市场微观机制,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多币种、多机制、一站式”的高效便捷投资渠道,用金融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银行间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债券通”北向通、南向通相继开通,“互换通”、离岸回购等创新业务陆续推出,交易时长和服务范围不断拓展。这些举措既对接国际规则,尊重投资者习惯,又坚持风险可控,实现了“一点接入、无缝对接”的便利化安排。目前,参与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境外法人机构超过1100家,截至2025年7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93万亿元。

记者了解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进一步畅通全球资本与人民币资产的对接通道,为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注入新动能。

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介绍

文档介绍:豆丁论坛汇,出金入金迅速,信誉商交易,赠金高达2000美元,官方注册地址 -/_4s7Z0LTD52PFWTQbSAo2c2Nd7ZgqdRLk/1/ 《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介绍外汇兑换券,简称外汇券。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中国银行发行的一种替代外币在中国境内流通与人民币等值的人民币凭证。从1980年4月到1995年1月,经过十五年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流通领域。近年来,由于外汇券所反映的历史内涵和美观雅致的图案设计等等,渐渐受到一些收藏迷的喜爱。 80年代始,中国银行先后发行了1979年和1988年版的两种外汇券,共印制了七种面额,九个版别,外汇券正面图景均取材于我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背面则印有英文“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和中英文字“本券的元与人民币等值。本券只限在中国境内指定范围使用,不得挂失”的字样及金额。从1979年至1995年间,中国银行分别发行了壹角至壹百元面额不等的外汇券共计九枚, 其中1979年的外汇券有七枚,它们分别是壹角的图案为贵州黄果树瀑布,票面颜色为棕色, 票面幅度为48×127毫米;五角的图案为北京天坛公园,票面颜色为蓝色,票面幅度为52×134 毫米;壹元的图案为杭州西湖,票面前面颜色为深绿色,背面为绿色,票面幅度为58×152 毫米;五元的图案为黄山风景,票面前面颜色为红棕色,背面为棕色,票面幅度为62×158 毫米;拾元的图案为长江三峡,颜色均为蓝色,票面幅度为66×164毫米;五十元图案为桂林象鼻子,颜色为紫红色,票面幅度为70×170毫米;壹百元图案为长城,颜色为灰黑色, 票面幅度与五十元一致。1988年,中国银行在原有的外汇券基础上,又增发了一套88版外汇券,共两枚,分别为五十元和壹百元,图案均为万里长城,颜色分别为灰黑色、蓝灰色及绿黑色和灰绿色,票面幅度均为70×170毫米。 1995年1月1日起,外汇券从市面上停止流通,中国银行大量回收。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壹角券名称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壹角券正面图案瀑布、面值;红棕色面值 、面值;棕色年号 1979年规格 128*48(毫米) 发行日期 豆丁论坛汇,出金入金迅速,信誉商交易,赠金高达2000美元,官方注册地址 -/_4s7Z0LTD52PFWTQbSAo2c2Nd7ZgqdRLk/1/ 发行量停用日期 制作单位制作工艺备注:钞纸有国旗五角星水印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伍角券名称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伍角券正面图案北京天坛、面值;蓝紫色面值 、面值;蓝黑色年号 1979年规格 134*52(毫米) 发行日期 发行量停用日期 制作单位制作工艺备注:钞纸有星和火炬水印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壹圆券豆丁论坛汇,出金入金迅速,信誉商交易,赠金高达2000美元,官方注册地址 -/_4s7Z0LTD52PFWTQbSAo2c2Nd7ZgqdRLk/1/ 名称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壹圆券正面图案西湖三潭印月、面值;墨绿色面值 1元背面图案文字、面值;蓝绿色年号 1979年规格 152*58(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