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25年9月9日

供需失衡与地缘博弈下 国际石油市场延续震荡调整

编者按: 受欧佩克+持续增产、美国关税政策与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今年前8个月国际石油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国际油价大幅震荡。截至2025年9月3日,WTI原油价格为63.9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67.6美元/桶。预计今年9月及四季度,全球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仍将持续,且地缘政治冲突等问题前景不明,国际油价走势仍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中国石化报2025年09月05日讯

2025年1月~8月国际石油市场大幅震荡

从开收盘价格看,前8个月国际油价变化幅度较大。2025年1月2日,布伦特原油和WTI分别以74.93美元/桶、71.85美元/桶开盘,8月31日分别以67.44美元/桶和64.00美元/桶收盘。两种原油8月31日的收盘价与1月2日的开盘价相比,分别下跌了7.49美元/桶和7.85美元/桶。

从高低价差看,前8个月国际油价大幅震荡。1月15日,布伦特原油和WTI的收盘价是截至目前最高,分别为82.03美元/桶和80.04美元/桶;5月5日最低,两种原油的收盘价分别为60.23美元/桶和57.13美元/桶,与1月15日的最高价相比分别下跌了21.8美元/桶和22.91美元/桶,跌幅高达26.57%、28.62%。

从同期均价看,前8个月国际油价同比下了较大的台阶。前8个月,布伦特原油均价为70.20美元/桶,WTI均价为67.03美元/桶,与2024年同期的82.88美元/桶、78.44美元/桶相比,跌幅分别为15.29%和14.54%。

此外,前8个月,国际油价出现3个明显的波动阶段,分别为1月2日~4月2日、4月2日~6月19日、6月19日~8月底。

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主要因素

供过于求是2025年国际石油市场的主基调

自新冠疫情以来,供过于求一直是国际石油市场的总基调,今年也是如此。

从需求角度看,世界三大机构对于2025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预测均不断调低。在2024年12月的《石油市场报告》中,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25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增加110万桶/日。但在2025年7月的报告中,该机构却将需求增长下调到每日70万桶,调减了40万桶/日。在2024年12月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欧佩克预计,2025年世界石油消费每日增加140万桶。但在2025年7月的报告中,该组织将需求增长下调到每日130万桶,调减了10万桶/日。在2024年12月的《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计,2025年世界石油消费将增长130万桶/日。但在2025年7月的报告中,该机构将需求增长下调到每日80万桶,大幅调减了50万桶/日,是三大机构中调减幅度最大的。

从供给角度看,在2025年7月的《石油市场报告》中,国际能源署认为,2025年世界石油供应每日将增加210万桶,总量达到1.051亿桶/日。在2025年7月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欧佩克指出,在美国、巴西、加拿大等国家的带领下,2025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将每日增加80万桶。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2025年5月,美国原油产量达到新高峰,平均每日生产原油1348.8万桶,不仅超过4月的1346.4万桶,而且同比增长了2.2%。

欧佩克+增产持续施压国际石油市场

3月3日,在国际油价持续承压,市场预期欧佩克+可能继续维持减产政策的情况下,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国家却突然宣布,4月1日起每日增产13.8万桶,震惊了国际石油市场。4月3日,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国家再次宣布同等幅度的增产。

5月3日,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国家第三次宣布增产,6月1日起,每日增产41.1万桶,相当于3个月的产量增量,高于4月和5月的增产幅度。5月31日,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国家又宣布了同样幅度的增产。

7月5日,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国家宣布,8月起每日增产54.8万桶,与6月和7月相比,增产幅度又有所提升。

8月3日,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国家宣布,9月起每日增产54.7万桶。

在3月3日~8月3日的6次会议中,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国家的累计增产为219.3万桶/日。也就是说,9月起,上述8个欧佩克+国家2023年11月宣布的自愿减产220万桶的政策基本上被增产取代。

欧佩克+的持续增产给今年以来的国际油价带来了很大压力。3月3日~3月5日,国际油价大跌,其中布伦特原油价格合计下跌3.88美元/桶,跌幅为5.3%,并于3月5日跌破每桶70美元的大关,跌至2021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WTI价格合计下跌3.45美元/桶,跌幅为4.94%。

8月3日欧佩克+第六次宣布增产后,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与7月30日相比,8月8日的布伦特原油价格和WTI价格分别下跌6.65美元/桶和6.12美元/桶,跌幅分别为9.07%和8.74%。

美国关税政策成为扰动市场的关键因素

今年以来,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一直是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重要因素。

2月1日,特朗普签署关税令,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产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对加拿大的能源产品征收10%的关税,同日宣布对所有中国商品,在现有关税的基础上加征10%的从价税,2月4日生效。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4月5日生效;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对等关税”,4月9日生效。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除中国外的所有贸易伙伴暂停征收90天的对等关税。7月底和8月初,美国又陆续宣布对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关税政策。

不断加码的关税给世界经济发展蒙上阴影,给国际石油市场带来直接冲击。4月3日~16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跌至阶段性新低,并且反复涨跌震荡。4月3日,国际油价大跌,其中布伦特原油价格收于70.14美元/桶,比4月2日下跌4.81美元/桶,跌幅为6.42%;WTI价格收于66.95美元/桶,比4月2日下跌4.76美元/桶,跌幅为6.64%。

4月4日,布伦特原油价格收于65.58美元/桶,与4月3日相比,每桶下跌4.56美元/桶,跌幅为6.5%;WTI价格收于61.99美元/桶,与4月3日相比,每桶下跌4.96美元/桶,跌幅为7.41%。

4月7日,国际油价延续跌势,但跌幅收窄。4月8日,国际油价继续下跌。4月9日,国际油价由跌转涨,至4月16日涨跌互现。

在4月3日~16日的10个交易日内,4月8日的国际油价收盘为阶段性最低,与4月2日相比,布伦特原油价格每桶下跌12.13美元,跌幅为16.18%;WTI价格每桶下跌12.13美元,跌幅为16.91%。

持续动荡的中东局势对市场带来冲击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产量和出口量最集中的地区,其地缘政治事件曾引发多次石油和能源危机,其中最著名的是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1978年~1980年的伊朗动荡和两伊战争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波斯湾沿岸共有7个产油国,即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巴林和沙特,这7个国家的石油总产量约3000万桶/日,占世界石油产量的32%。

中东地区有两大著名海峡,分别是霍尔木兹海峡和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今年一季度,每日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运输量超过2000万桶,占全球海运石油交易总量的26.55%;每日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液化天然气(LNG)量为115亿立方英尺,占全球LNG贸易量的1/5。曼德海峡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和非洲大陆之间,连接红海和亚丁湾、印度洋,是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红海,通往印度洋和亚太地区的海上必经之路。2023年上半年,通过曼德海峡的石油运输总量约占全球海运石油贸易总量的12%,LNG运输量约占全球LNG贸易总量的8%。因此,霍尔木兹海峡和曼德海峡是世界公认的8大油气运输通道,其中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位居第一。

中东地区不同时期爆发的军事冲突也给国际石油市场带来严重冲击。以6月的以伊冲突为例,6月13日以色列突袭伊朗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 6月18日WTI价格收于75.14美元/桶,与6月10日相比,每桶上涨10.16美元,涨幅为15.63%;6月19日,布伦特原油价格收于78.85美元/桶,与6月10日相比每桶上涨11.98美元,涨幅为17.91%。不过,总体来看,以伊冲突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冲击甚微。冲突结束的6月24日与6月10日相比,国际油价基本重回常态,其中布伦特原油价格每桶仅上涨0.27美元,涨幅仅为0.4%;WTI价格不仅没有上涨,反而每桶下跌0.61美元,跌幅为0.93%。

机构看点

美国能源信息署:四季度油价将降至每桶58美元

欧佩克+成员国决定加快增产步伐后,原油库存将出现更显著的增长。全球原油库存增量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第一季度达到日均200万桶以上。预测今年四季度,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将降至每桶58美元,并在2026年3月和4月进一步跌至每桶49美元;202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将为51美元/桶。

高盛:2026年底油价或跌至每桶50美元左右

预计今年全球石油供应将出现日均80万桶的过剩,2026年可能扩大至140万桶。受此影响,预计今年四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为每桶64美元,2026年为每桶56美元,到2026年底,油价可能跌至50美元左右。但是,地缘政治冲突与闲置产能的加速恢复也可能导致油价上行,油价走势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摩根大通:今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每桶66美元

摩根大通4月预测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66美元/桶,2026年为58美元/桶,目前仍维持这一预测不变。摩根大通全球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娜塔莎·卡内娃表示:“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政策重心从关税转向税收与放松监管将推动油价重回75美元,然而目前美国政府仍将压低油价作为管理通胀的首要任务,明确表示倾向于将原油价格压至50美元/桶或更低水平。除非WTI价格跌破50美元/桶导致页岩油产量下滑,否则美国政府不会出手稳定油价。”

瑞士银行:今年油价将跌至每桶60美元左右

今年夏季需求高峰期间,布伦特原油的市场供应较为紧张,因此短期内其价格或将维持在70美元/桶左右。但随着需求下降与供应增加,油价将持续下跌至60美元/桶左右,并在今年四季度稳定在这一区间。瑞士银行分析师乔瓦尼·斯塔诺沃表示:“南美洲原油供应还会进一步增加,因此全球石油供应将更加充足,从而推动油价下行。”(王钰杰 李 嵩)

【东吴七点半】市场高位震荡盘整 热点板块反复活跃

黄金板块大涨_两市指数震荡走强_军工板块龙头股票一览

图表:强弱度

两市回顾:周一主要指数震荡走强,上证综指上涨0.46%收报3875.53点,深证成指上涨1.05%收报12828.95点,创业板指上涨2.29%收报2956.37点。两市合计成交约2.75万亿元,交易量与上周五基本持平。临近重要时间点,资金暂未出现明显的方向选择。

两市分析:盘面上看板块个股涨多跌少,超3200家个股上行,涨停家数123家,市场人气和赚钱效应回归明显,由于本轮行情调整速度较快,时间节点又临近重要装备展示,市场资金态度整体比较积极,在短暂调整后活跃资金在各大热门板块中有序轮动。受到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加固,黄金板块大涨,同时受到流动性预期改善以及通胀预期的双重叠加,使得周期板块中的有色金属板块集体走强,板块个股迎来涨停潮。受到前期半导体板块龙头品种的急速上行,带动了市场资金向CPO(共封装光学),芯片的配置,周一盘面上看芯片半导体板块表现同样亮眼,但值得注意的是,周末头部企业公布制程方面暂未有明确突破,业绩方面也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投资者在参与时需甄选个股,不宜盲目追高。另一方面,由于前期涨幅较大累积了较多获利盘的军工板块分化明显,虽然受益于装备展示的预期,但部分品种的半年报披露后可能并不足以支撑过高的股价,投资者需注意相关风险。

后市展望:目前市场高位盘整,重要时间节点将至,场内资金的态度偏积极,热点板块反复活跃。操作上看投资者可选择中高仓位参与市场热点的博弈,并着重选择前期并未被市场热炒,且基本面方面有支撑的品种进行布局。

军工板块龙头股票一览_黄金板块大涨_两市指数震荡走强

东吴证券投资顾问  尹鸣

登记编号 S0600617080023

短兵相接

周一热点板块

有色金属板块(Comex黄金期货日内一度站上3550美元/盎司,另外沪银主力合约日内一度涨超4%,双双创历史新高)

周一短线交易热度:

黄金板块大涨_两市指数震荡走强_军工板块龙头股票一览

周一涨停个股共计123只,跌停个股7只。

孙玮

登记编号:S0600612080001

董秘互动

思泉新材(301489)

问:请问公司有提供小米汽车产品吗?谢谢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为小米汽车提供热管理产品,感谢关注!

国际油价持续承压,美油主力合约跌幅接近1%

近期,国际油价表现疲软,尤其是在9月4日,美油主力合约收盘下跌0.98%,报63.34美元/桶,而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则下跌1.11%,报66.85美元/桶。这一波油价的调整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业内人士对未来的油价走势充满了讨论。

国际油价为何承压回调?

本次油价下调的原因主要与全球需求疲软及供应链的复杂性有关。近期,OPEC+组织在生产政策上的态度并未改变,尽管市场预期可能会有减产措施,但实际行动仍显迟缓。此外,美国的原油库存数据持续上升,反映出市场供给充足,进而对油价形成了压力。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夏季出行高峰的结束,油品需求也将逐步减弱,这可能进一步加剧油价的波动。

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影响分析

根据中国的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每当国际油价变化达到一定幅度时,国内油价便会进行相应调整。当前,国际油价的回调或将影响国内92号汽油的价格,进而影响到民众的出行成本和物流费用。值得注意的是,油价的波动也直接影响燃油附加费的计算,航空公司和物流企业可能会面临成本压力,进而影响到最终消费者的支出。

全球原油市场格局与前景

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化。随着美国原油产量的持续增加,布伦特原油与美原油的价差可能会加大,反映出市场对不同油种的需求差异。此外,美元汇率的波动也对油价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元走强通常会导致以美元计价的油价下行。虽然当前的市场环境并不乐观,但一些专家认为,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复苏将推动油价回升。

你感受到加油站价格变化了吗?随着油价的波动,未来的出行成本是否会受到影响,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股指期权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docx

股指期权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股权股权是一种新兴和复杂的金融反应。其在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基础上产生,股指期权的购买者可通过付给期权的出售方一笔期权费以取得在未来某个时间或者时间段,以某种价格水平买进或卖出某种股票指数合约的选择权,是一种以一篮子股票组成的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期权交易。自1983年,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推出全球第一只股指期权产品——SP100指数期权后,股指期权市场发展十分迅速,2002年其交易量就已超过了个股期权、股指期货、个股期货等其他股票衍生产品,2011年,全球股指期权交易量高达57.11亿手,占据了全球衍生品市场的22.65%。国内学者针对股指期权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开展股指期权的可行性分析(李刚、刘伟,2007)与韩国股指期权市场发展的经验总结(崔晓健、邢精平,2008),这些研究从不同层面揭示了股指期权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尤其是股指期货市场的补充与促进作用,论述了股指期权在中国发展的必要性与开展股指期权交易相关的对策建议(周勇、李砚秋,2006),为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做了有益的积淀。然而,概观所有文献,与实践中的迫切需求不相匹配的是,股指期权中关键的合约设计及合约设计的合理性等问题还尚未引起学界足够关注,需要进一步的理论论证和案例研究,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以韩国等成熟市场的股指期权合约为案例着眼点,试图回答沪深300股指期权交易合约是否符合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状况这一关键性问题,以期对沪深300股指期权交易合约进行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与量化研究相比,案例研究来源于实践,没有经过理论的抽象与精简,是对客观事务全面而真实的反应,有助于梳理在实践过程中涌现且被传统的统计方法所忽略的新现象。作为探索建议型研究,本文将在第三部分运用对同一类型的案例进行深度分析与对比继而提炼经验的多案例研究方法,该方法不依赖原有的文献或经验证据,十分适合本文所涉及的股指期权合约设计这类已有研究覆盖较少,与现实条件联系紧密的情况。具体到研究过程中,本文将在这一部分对成熟市场的股指期权合约进行具体条款分析并总结成功经验。在第四部分,本文将运用拆分对比的方法将中国沪深300股指期权交易合约与第三部分总结的合约范式进行对比,进而讨论中国合约的合理性与不足。

(二)韩国刑罚针对中国的实施—案例选择

针对所研究内容,本文选择案例标准如下:(1)该股指期权合约必须属于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机构与法律法规齐备;(2)该国股指期权市场发展良好,成长速度及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3)该股指期权合约发行已有一段时间,能够取得全面与长期资料,使分析能够顺利进行;(4)该国与中国投资文化经济发展具有可比与相似性,唯有如此才能对中国股指期权合约的设计有着借鉴作用。

基于上述标准,在单一案例分析中,本文选择了韩国Kospi200股指期权合约作为典型合约案例。在全球市场中,韩国的股指期权市场发展最为迅猛,其推出时间虽不是最早的(在此之前美欧市场已有标普500指数期权、DAX30指数期权等产品,而亚洲市场也已有日经225指数期权、恒生指数期权等产品),但自1997年7月推出后,交易规模便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增速远超过了同类产品,步入21世纪以来,韩国股指期权的成交量更是稳居世界榜首,是全球交投最活跃的股指期权产品。2011年韩国Kospi200股指期权交易量达36.72亿手,占全球股指期权交易量的64.3%。发行后韩国Kospi200股指期权各年交易量(如图1所示)。

此外,韩国与中国同属东亚新兴金融市场,投资者行为与心理同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在经济体制演化与金融市场发展方面也有着相似之处。在多案例分析中,本文将选择位列2011年全球股指期权成交最活跃的品种二至四位的SPCNXNifty股指期权、EuroStoxx50股指期权、SP500股指期权、Taiex股指期权作为案例。

(三)国第三,美国数据开发委员会wfe

为确保本文结论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本文所选资料都取自于各国交易所官方网站及WFE(WorldFederationofExchange)。当公开资料中的一些数据信息相互矛盾无法统一时,以各国交易所公布的官方数据为准。

二、案例选择与分析起点

正如上文所述,本文将采取案例分析中的多案例分析方法,并进行案例之间的比较研究,以期得到成功的指数期权合约设计的成功范式。而多案例分析方法的第一步通常是选择一个最为典型的案例进行单案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分析重点,据此对后续案例进行有重点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最终实现理论的充实性(Yin,2007)。因此,第一个案例的选择对于整个研究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了韩国Kospi200股指期权合约作为分析起点,通过合约概况了解合约所需具备的条款项目,总结其设计中的成功经验;其后的多案例分析将在前文的基础上继续对同样发展势头良好的SPCNXNifty股指期权、EuroStoxx50股指期权、SP500股指期权、Taiex股指期权合约进行关键条款比较以期得到合约条款的一个基本范式。

(一)韩国koppi200指数授权协议的分析

1.所保交易合同具备

从下页表2中可以看出,一份成功完备的股指期权合约须具备标的指数、履约方式、合约乘数、交易时间、到期月份、权利金最小报价单位、最后交易日、结算方式、执行价格间距与合约序列、涨跌停板制度等十大条款。

2.投资门槛设置

(1)标的指数波动率大。设计股指期权合约的第一步便是选择标的指数,而选择一个好的标的指数是股指期权合约是否成功的首要前提,因为标的指数的优劣以及交易者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到未来股指期权的交易量,Kospi200是韩国成分股票价格指数,由韩国证券交易所主要的200家上市公司市值加权计算而得,约占整个市场总值的85%。Kospi200指数相对其他产品,价格波动率较大,在过去一年全球市场中,Kospi200指数的波动率仅低于发生债务危机的欧洲市场指数,而高于美国、印度、台湾、日本和香港市场主要指数,其中较大的波动率可以增加套期保值投资者和投机交易者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市场活跃程度。(2)交易费用与投资门槛较低。KRX对Kospi200指数期权的投资者设定了较低的投资门槛,1997年股指期权刚推出之时,韩国证券交易所设计了1000万韩币的投资门槛,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蔓延,投资门槛曾短暂地提高到了3000万韩币,限制中小投资者进行交易,经过三年市场培育后,韩国投资者已渐渐熟悉股指期权交易,至2000年1月,KRX将交易门槛降至1000万,韩币进一步推动了Kospi200股指期权的发展。具体到Kospi200股指期权的交易门槛,按期权权利金0.01点,乘数为50万韩元,那么期权价格则为5000韩元,仅相当于28.25元人民币。

Kospi200股指期权的交易费用也较低廉,与大多数国家衍生品市场中期权按合约交易量收取固定费用不同,韩国交易所与证券公司按期权权利金比率收取交易佣金,权利金越小,收费就越低。而经纪人之间为争夺新客户展开激烈竞争,使得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在低水平。这也使得价格低廉的深度价外期权具有了很大的投机色彩,一旦小概率或黑天鹅事件发生导致深度价外期权变为价内期权,投资者便可以很小的投入换取巨额收益,因此深度价外期权的交易在韩国相当活跃。这种较低的投资门槛和交易费用与热衷于投机的东亚文化十分契合,能够吸引大量的个人投资者进入这一市场,并成为市场的主要参与力量之一。因此,Kospi200指数期权的净买方一般为追求指数方向性的收益、投机收益或是资产保值的个人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而净卖出量巨大,能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流动性的信托公司、证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则构成了期权净卖方的主体,分工明确。

(二)对其他成熟市场的社区下股权临床业务指导的展望

单单完成对韩国Kospi200指数期权合约这一单一案例的概览和成功经验总结对于中国沪深300股指期权合约设计的指导而言过于局限,存在普适性不足的问题,并不能达到案例分析应有的理论饱和度,因此需要继续对其他成熟市场的股指期权合约进行对比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一份成功完整的股指期权合约大致须具备十项条款,其中:

1.市场代表性、行业代表性和市场流动性指数

此选择多因各国股票市场而异,一般会选择在各国具有相当知名度和市场认同度同时还具有充分的市场代表性、行业代表性和市场流动性的指数。该指数的成份股须权重适中、数量适中,行业分布广、透明度高降低指数被操纵的可能性,避免不当牟利现象的发生。

2.在美国行使大学生社区互动交流指数控制权

在目前世界上比较活跃的股指期权中,只有SP100指数期权和FTSE100指数期权为美式期权,这种期权合约交割过程较为复杂,同时也限制了期权卖方的操作,使其承担较多无法预期的风险,因此大多数股指期权合约选择只能在到期日行使权力的欧式期权。

3.社区中小投资者的社区设定

合约价值等于合约乘数与标的物指数的乘积,合约乘数越大,合约价值越大,交易成本也越高,这就抬高了投资门槛,限制了一些中小投资者参与程度,不利于投资者利用股指期权合约进行套利或套期保值。因此股指期权合约成交量与合约价值大致上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合约价值越小,市场越活跃,特别在新兴市场尤为明显。典型的如韩国Kospi200指数期权、台湾加权指数期权、印度SPCNXNifty指数期权均属于小面值合约,而SP500股指期权则属于大面值合约。

4.交易时间

一般股指期权的交易时间基本与标的指数交易时间相同,个别股指期权会在标的指数的开盘前后延长交易时间。

5.月、月、月、月、月、12月循环的多个月

期权合约中的到期月一般分为自交易当月起的连续几个近月,或随后的3月、6月、9月、12月循环的几个季月,或随后的6月、12月循环的几个半年月和随后的几个以12月循环的年月四种。一般情况下成熟的股指期权到期月设定较多,而新兴市场的股指期权一般只设定近月和季月两种。

6.第二,大量采用单位过大的方法来解释ss不断优化其标的指数的供需关系

最小报价单位过小一方面会使买卖价差变小,另一方面企业会减少内部报价的深度;最小报价单位过大则可能无法完全反映股指期权和标的指数间的供需关系。从海外市场来看全球多数股指期权的报价单位的设计从0.05~10点不等,既有固定最小报价单位,也有根据权利金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最小报价单位。发达国家最小报价单位折合成期权价格后较新兴国家价格更高。

7.用较为活跃的调整的股权结构确定的日期

鉴于股票市场经常存在月末效应,月末波动会比较大,交易较为活跃的几种股指期权合约中除了印度的SPCNXNifty股指期权将到期日放在月末外,其他齐全均将到期日放在到期月的月中旬即第二或第三周左右。

8.刑罚执行和社区运营中的股价指数难以实现

各国股指期权皆采用现金结算的方式。现金结算是股指期权区别于其他商品期货的根本特征,与股指期货不同,股指期权市场中的股价指数很难以标准实物的形式进行交割,只能采用基于最后结算价格的现金差额的方式来进行最后的结算。

9.季月合约的执行价格间距

执行价格间距是指不同执行价格合约之间的差距。间距越小则同时挂牌交易的期权合约序列就会越多,交易量越分散。反之则序列数量越少,可供投资者选择的执行价格就越少。一般来说,首先近月与季月合约的执行价格间距有所不同。通常季月合约相对近月合约的流动性要更弱一些,波动性更大。因此季月合约的执行价格间距相对近月合约要更大,从各个市场的情况来看,季月合约的执行价格间距通常是近月合约的两倍;其次,执行价格间距的跟当前的股票指数价格有关系:一般股票指数的点位数较高,其执行价格间距也会相对较大,较多的股指期权设置执行价格间距,都会根据不同的指数点位,划分不同的档位来确定;最后,为了避免在波动率较大的市场中因股指的波动,而频繁地挂出新合约,使挂牌的合约序列增多,导致成交量的分散的现象出现,在波动率较高的市场,其执行价格间距也会设置相对大一点。近月合约执行价格间距与指数点位的比值设置通常在1%~2%左右。

10.涨历史了

设置涨跌停板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市场的过度波动和定价偏差从而促进市场的稳定,恰当的涨跌停板能够抑制市场异常波动,增加流动性。欧美成熟市场基本没有涨跌停制度,只有一些新兴市场股指期权交易设置了涨跌停板,其中Kpspi200指数期权采用的是断路器制度,TAIEX采用涨跌停板制度,Nikkei225指数期权同时采用了断路器和涨跌停板制度。

基于对国际市场中5份成功的股指期权合约条款的对比分析后,我们可以对一份完整成功的之期权合约条款范式进行大致的描

石化周报:市场担忧OPEC+继续增产 油价收跌

市场担忧OPEC+继续增产,油价收跌。9 月1 日,也门胡塞武装称向红海北部一艘与以色列相关的油轮发射了一枚弹道导弹,地缘影响下,油价小幅反弹;然而,9 月3 日,金十报道,OPEC+将在周日的会议上考虑进一步提高石油产量,以寻求重新获得市场份额,这意味着,OPEC+的第二层减产165 万桶/日可能逐步恢复,这导致石油市场供应过剩担忧加剧。宏观方面,8 月非农新增就业仅增长2.2 万人、低于预期,同时6 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由+1.4 万人修正为-1.3万人、7 月由+7.3 万人修正为+7.9 万人,尽管美国就业数据强化了市场的加息预期,但依然无法抵消OPEC+可能增产带来的影响,从而油价本周收跌。

美元指数下降;布油价格下跌;东北亚LNG 到岸价格上涨。截至9 月5 日,美元指数收于97.73,周环比-0.12 个百分点。1)原油:截至9 月5 日,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为65.50 美元/桶,周环比-3.85%;WTI 期货结算价为61.87 美元/桶,周环比-3.34%。2)天然气:截至9 月5 日,NYMEX 天然气期货收盘价为3.03 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周环比+0.33%;截至9 月4 日,东北亚LNG 到岸价格为11.46 美元/百万英热,周环比+4.16%。

美国原油产量下降,炼油厂日加工量下降。截至8 月29 日,美国原油产量1342 万桶/日,周环比-2 万桶/日;炼油厂日加工量1687 万桶/日,周环比-1 万桶/日;炼厂开工率94.3%,周环比-0.3pct;汽油/航空煤油/馏分燃料油产量分别为987/184/525 万桶/日,周环比-11/+4/+4 万桶/日。

美国原油库存上升,汽油库存下降。截至8 月29 日,美国战略原油储备40471 万桶,周环比+51 万桶;商业原油库存42071 万桶,周环比+242 万桶。

车用汽油/航空煤油/馏分燃料油库存分别为21854/4279/11592 万桶,周环比-380/-80/+168 万桶。

汽油价差收窄,涤纶长丝价差扩大。截至9 月5 日,1)炼油:NYMEX 汽油、取暖油期货结算价和WTI 期货结算价差分别为20.63/34.18 美元/桶,周环比变化+10.40%/+9.14%。2)化工:乙烯/丙烯/甲苯和石脑油价差分别为248/198/73 美元/吨,较上周变化-0.25%/+0.70%/-16.30%;FDY/POY/DTY价差为1677/1427/2577 元/吨,较上周变化+10.09%/+12.07%/+6.34%。

投资建议:我们推荐以下三条主线:1)石化行业“反内卷”政策风起,建议关注行业龙头且业绩稳定性强、持续高分红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2)油价有底,石油企业业绩确定性高,叠加高分红特点,估值有望提升,建议关注产量持续增长且桶油成本低的中国海油;3)国内鼓励油气增储上产,建议关注产量处于成长期的新天然气、中曼石油。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伊核协议达成可能引发的供需失衡风险;全球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