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国际油价

国际油价或步入下行周期 化工行业板块分化明显

展望四季度,国际原油与化工行业的运行轨迹逐渐清晰。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获悉,受OPEC+(产油国联盟)持续增产、原油消费旺季结束等因素影响,四季度油价或维持震荡偏弱态势。

“当前化工行业周期性低谷特征明显,正处衰退的后期、将步入复苏的初期,预计四季度环比改善有限,但相较于去年同期略有提升,子行业分化或将进一步加剧。”申万宏源证券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宋涛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具体而言,农化氟化工和电子化学品等板块因政策支持和需求增长,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而钛白粉、维生素等板块则仍需面对产能饱和、需求端支撑不足的压力。

国际原油价格或进入震荡下行区间

今年前三季度,国际油价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行情。眼下,WTI原油期货价格已跌破每桶60美元的关口。截至当地时间10月17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57.54美元,较年初下滑21.32%;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61.29美元,较年初下滑19.28%。

当前,市场对国际油价普遍持看跌预期。美国能源信息署在8月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预测,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将在四季度跌至58美元/桶。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悲观预期主要源于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增产决策以及供需失衡现状。

东北证券先进材料及石化行业首席分析师杨占魁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供应过剩局面或持续,第四季度原油价格整体或维持震荡偏弱的走势。当前,OPEC+增产仍在持续,且巴西、圭亚那、挪威等增产动作进一步加剧原油过剩压力。而在需求端,原油消费旺季结束,引发市场对原油需求前景的担忧。

52HZ航运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钟健对上证报记者分析称,布伦特原油价格连续数月徘徊在每桶67美元附近,市场多空力量进入“蓄势待发”阶段。展望未来,短期内油价预计仍将在每桶65美元至67美元区间波动。

“预计今年四季度国际油价重回下行通道。”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经济师刘凯雷判断,第四季度,全球石油需求量环比回落50万桶/日,而供应量环比增加70万桶/日,产量大于需求量约280万桶/日,全球石油库存水平升至5年均值以上,对油价的压制作用显著增加。

农化、氟化工有望表现亮眼

“农化产业链将在四季度迎来高景气期,这一趋势将从12月持续至明年的上半年。”宋涛表示,农化产业链有望在四季度成为表现最为亮眼的板块,主要得益于冬储期需求端的拉动以及农药出口的有力支撑。

磷化工为农化制品中的核心品种。从今年4月开始,磷化工板块就开启了震荡走高的行情。4月9日至10月19日,磷化工板块涨幅达到56.62%,这一态势在四季度能否延续?

隆众资讯磷化工行业分析师李霞分析称,受资源集中度提升和新能源材料需求拉动,磷矿价格或继续居高运行。黄磷市场则明显分化:四季度初受制于现货库存高企和下游需求疲软,价格小幅下探。但随着11月进入枯水期,云南、四川等地电价上调,成本压力将促使小厂减产,供需格局有望在12月重新平衡,价格或迎来修复性反弹。

李霞告诉上证报记者,今年四季度,湿法净化磷酸受硫磺和磷矿成本支撑,价格或居高震荡;磷酸铁市场则将呈现“量增价稳”特征:邦普、云天化等新增产能陆续投产,而储能需求带动刚需采购,市场维持供需两旺;饲料级磷酸氢钙市场将呈现阶段性波动:受硫酸价格上涨及磷矿季节性休采影响,成本端推动价格短期上行。随着市场供需逐步消化,价格趋于平稳,整体维持紧平衡状态。

就另一需求支撑力度较强的品种——钾肥而言,隆众资讯钾肥行业分析师张杰对上证报记者分析称,在国内钾肥供应量整体增幅有限、下游装置开工降低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利好与利空交织。四季度国内钾肥市场价格是否会波动,仍需关注进口氯化钾的到货情况,以及冬储市场业内的积极性。

近日,多家氟化工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三季报预喜公告。记者了解到,氟化工在第四季度有望成为化工行业中的活跃板块。

“制冷剂价格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上涨,今年总体处于上升的状态。”某氟化工龙头上市企业的人士告诉记者,制冷剂价格上涨的底层逻辑是行业实行配额制管理,导致市场上的供给相对减少。但下游如新能源汽车,夏季高温带来的空调制冷剂需求,均在前三季度维持增长。供给收缩与需求增加构成了贯穿全年的主导逻辑,预计行业在四季度的表现将与三季度基本持平。

宋涛认为,氟化工受益于碳达峰、碳中和政策驱动,景气度长期向上。此外,电子化学品因下游半导体、光伏等领域的国产替代需求增长,业绩表现亮眼,景气度持续攀升。

钛白粉、维生素等品种仍面临挑战

当前,钛白粉行业处于供需失衡状态。多位企业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由于地产行业影响以及行业产能扩张较快,钛白粉价格已在低位维持较长时间,短期内难有明显复苏迹象。

一家钛白粉上市公司的高管向记者透露,目前全国钛白粉产能接近700万吨,行业正步入整合周期。针对四季度价格走势,其明确表示“虽仍会出现阶段性波动,但大概率不会低于当前低位水平”。

“谁能提前突破中高端,谁就能生存下去,行业洗牌不可避免。”他告诉记者,下游的建筑、涂料等对钛白粉有需求的行业都受到房地产影响,倒逼企业拓展适用于汽车、航空等领域的高端产能,缩减中低端产能的供给。

维生素行业同样面临供需失衡的局面,且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一家维生素领域头部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随着新厂家陆续投入生产,加之今年化工巨头巴斯夫重启生产,下游采购商普遍持观望态度。当前维生素价格仍处于低位,短期内难以看到明显的复苏迹象。

宋涛也分析称,当前维生素领域竞争激烈,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价格承压,缺乏明显的增长动力。

就其他化工品种,宋涛补充道,煤化工、炼化等传统化工板块因原油需求淡季及油价下跌影响,表现可能较弱;化纤类虽有价差修复,但需求端压力限制修复空间。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现货原油行情_化工行业周期性低谷分析_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化工行业周期性低谷分析_国际原油价格走势_现货原油行情

国际油价或步入下行周期 化工行业板块分化明显

展望四季度,国际原油与化工行业的运行轨迹逐渐清晰。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获悉,受OPEC+(产油国联盟)持续增产、原油消费旺季结束等因素影响,四季度油价或维持震荡偏弱态势。

“当前化工行业周期性低谷特征明显,正处衰退的后期、将步入复苏的初期,预计四季度环比改善有限,但相较于去年同期略有提升,子行业分化或将进一步加剧。”证券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宋涛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具体而言,农化、氟化工和电子化学品等板块因政策支持和需求增长,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而钛白粉、维生素等板块则仍需面对产能饱和、需求端支撑不足的压力。

国际原油价格或进入震荡下行区间

今年前三季度,国际油价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行情。眼下,价格已跌破每桶60美元的关口。截至当地时间10月17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57.54美元,较年初下滑21.32%;12月交货的伦敦价格收于每桶61.29美元,较年初下滑19.28%。

当前,市场对国际油价普遍持看跌预期。美国能源信息署在8月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预测,现货价格将在四季度跌至58美元/桶。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悲观预期主要源于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增产决策以及供需失衡现状。

先进材料及石化行业首席分析师杨占魁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供应过剩局面或持续,第四季度原油价格整体或维持震荡偏弱的走势。当前,OPEC+增产仍在持续,且巴西、圭亚那、挪威等增产动作进一步加剧原油过剩压力。而在需求端,原油消费旺季结束,引发市场对原油需求前景的担忧。

52HZ航运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钟健对上证报记者分析称,布伦特原油价格连续数月徘徊在每桶67美元附近,市场多空力量进入“蓄势待发”阶段。展望未来,短期内油价预计仍将在每桶65美元至67美元区间波动。

“预计今年四季度国际油价重回下行通道。”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经济师刘凯雷判断,第四季度,全球石油需求量环比回落50万桶/日,而供应量环比增加70万桶/日,产量大于需求量约280万桶/日,全球石油库存水平升至5年均值以上,对油价的压制作用显著增加。

农化、氟化工有望表现亮眼

“农化产业链将在四季度迎来高景气期,这一趋势将从12月持续至明年的上半年。”宋涛表示,农化产业链有望在四季度成为表现最为亮眼的板块,主要得益于冬储期需求端的拉动以及农药出口的有力支撑。

磷化工为农化制品中的核心品种。从今年4月开始,磷化工板块就开启了震荡走高的行情。4月9日至10月19日,磷化工板块涨幅达到56.62%,这一态势在四季度能否延续?

隆众资讯磷化工行业分析师李霞分析称,受资源集中度提升和新能源材料需求拉动,磷矿价格或继续居高运行。黄磷市场则明显分化:四季度初受制于现货库存高企和下游需求疲软,价格小幅下探。但随着11月进入枯水期,云南、四川等地电价上调,成本压力将促使小厂减产,供需格局有望在12月重新平衡,价格或迎来修复性反弹。

李霞告诉上证报记者,今年四季度,湿法净化磷酸受硫磺和磷矿成本支撑,价格或居高震荡;磷酸铁市场则将呈现“量增价稳”特征:邦普、云天化等新增产能陆续投产,而储能需求带动刚需采购,市场维持供需两旺;饲料级磷酸氢钙市场将呈现阶段性波动:受硫酸价格上涨及磷矿季节性休采影响,成本端推动价格短期上行。随着市场供需逐步消化,价格趋于平稳,整体维持紧平衡状态。

就另一需求支撑力度较强的品种——钾肥而言,隆众资讯钾肥行业分析师张杰对上证报记者分析称,在国内钾肥供应量整体增幅有限、下游装置开工降低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利好与利空交织。四季度国内钾肥市场价格是否会波动,仍需关注进口氯化钾的到货情况,以及冬储市场业内的积极性。

近日,多家氟化工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三季报预喜公告。记者了解到,氟化工在第四季度有望成为化工行业中的活跃板块。

“制冷剂价格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上涨,今年总体处于上升的状态。”某氟化工龙头上市企业的人士告诉记者,制冷剂价格上涨的底层逻辑是行业实行配额制管理,导致市场上的供给相对减少。但下游如新能源汽车,夏季高温带来的空调制冷剂需求,均在前三季度维持增长。供给收缩与需求增加构成了贯穿全年的主导逻辑,预计行业在四季度的表现将与三季度基本持平。

宋涛认为,氟化工受益于碳达峰、碳中和政策驱动,景气度长期向上。此外,电子化学品因下游半导体、光伏等领域的国产替代需求增长,业绩表现亮眼,景气度持续攀升。

钛白粉、维生素等品种仍面临挑战

当前,钛白粉行业处于供需失衡状态。多位企业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由于地产行业影响以及行业产能扩张较快,钛白粉价格已在低位维持较长时间,短期内难有明显复苏迹象。

一家钛白粉上市公司的高管向记者透露,目前全国钛白粉产能接近700万吨,行业正步入整合周期。针对四季度价格走势,其明确表示“虽仍会出现阶段性波动,但大概率不会低于当前低位水平”。

“谁能提前突破中高端,谁就能生存下去,行业洗牌不可避免。”他告诉记者,下游的建筑、涂料等对钛白粉有需求的行业都受到房地产影响,倒逼企业拓展适用于汽车、航空等领域的高端产能,缩减中低端产能的供给。

维生素行业同样面临供需失衡的局面,且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一家维生素领域头部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随着新厂家陆续投入生产,加之今年化工巨头巴斯夫重启生产,下游采购商普遍持观望态度。当前维生素价格仍处于低位,短期内难以看到明显的复苏迹象。

宋涛也分析称,当前维生素领域竞争激烈,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价格承压,缺乏明显的增长动力。

就其他化工品种,宋涛补充道,煤化工、炼化等传统化工板块因原油需求淡季及油价下跌影响,表现可能较弱;化纤类虽有价差修复,但需求端压力限制修复空间。

期货早报 | API原油库存意外增加约934万桶

隔夜外盘

美元指数26日上涨0.06%,在汇市尾市收于104.293。

WTI 5月原油期货收跌0.33美元,跌幅超过0.40%,报81.62美元/桶。布伦特5月原油期货收跌0.50美元,跌超0.57%,报86.25美元/桶。NYMEX 4月天然气期货收跌超2.47%,报1.575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COMEX 6月黄金期货收涨0.05%,报2199.20美元/盎司。 COMEX 5月白银期货收跌1.08%,报24.623美元/盎司。

纽约可可期货跌0.26%,报9624美元/吨,美股盘前一度涨至历史新高10080美元。

伦敦基本金属全线收跌,LME期铜跌0.11%报8863.5美元/吨,LME期锌跌2.22%报2440美元/吨,LME期镍跌1.66%报16655美元/吨,LME期铝跌1.12%报2300美元/吨,LME期锡跌0.29%报27500美元/吨,LME期铅跌0.91%报2016美元/吨。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全线收跌,大豆期货跌0.93%报1198美分/蒲式耳;玉米期货跌1.26%报432.25美分/蒲式耳,小麦期货跌2.16%报543美分/蒲式耳。

国内期货市场

3月27日,上期所基本金属期货夜盘收盘涨跌不一,沪锡涨0.13%,沪铜涨0.1%,不锈钢涨0.07%,沪铅跌0.28%,沪铝跌0.43%,沪锌跌1.37%,沪镍跌1.38%。原油合约收跌0.6%报631.8元/桶。沪金收涨0.05%报514.74元/克,沪银收跌0.49%报6341元/千克。

3月26日,国内商品期货大面积收跌,欧线集运跌超6%,焦炭跌近4%,铁矿石、焦煤跌超3%,螺纹钢、碳酸锂、烧碱、热卷、沪锡、沪镍跌超2%,红枣涨超2%,尿素、燃料油涨超1%。

隔夜外盘美元指数WTI原油期货布伦特原油期货COMEX黄金期货COMEX白银期货纽约可可期货伦敦基本金属CBOT农产品期货上期所基本金属期货碳酸锂价格美国API原油库存冠通期货_原油api库存是什么意思

隔夜外盘美元指数WTI原油期货布伦特原油期货COMEX黄金期货COMEX白银期货纽约可可期货伦敦基本金属CBOT农产品期货上期所基本金属期货碳酸锂价格美国API原油库存冠通期货_原油api库存是什么意思

要闻速递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报告,预计2024年亚洲经济增速达4.5%。

工业和信息化部:1-2月我国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工业生产加快增长,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较上年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

商务部:为维护中方新能源汽车企业利益和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平竞争环境,3月26日,中国就美国《通胀削减法》有关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26日发文称,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高度景气,对电池的需求急速增长,新能源车用电池的装车占比下降。由于镍、钴的价格偏高,形成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的差异化增长。随着长续航产品增长,三元电池回暖,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总量从67%降到61%。随着政策推动,增程式和插混持续走强,纯电动走势疲软,预计电动车的电池装车需求增长持续慢于整车总量增长。

上海有色网最新报价显示,3月26日,碳酸锂(99.5% 电池级/国产)跌1900.0元报11.04万元/吨,连跌2日,近5日累计跌2250.0元,近30日累计涨13310.0元;氢氧化锂(56.5% 电池级粗颗粒/国产)跌320.0元报9.9万元/吨,近5日累计涨180.0元,近30日累计涨14080.0元。

美国截至3月22日当周API原油库存增加933.7万桶,预期-100万桶,前值-151.9万桶。

机构观点

能源化工

冠通期货26日研报称,沥青下游开工率继续回升,较往年同期仍然偏低,道路沥青开工恢复至12月底水平。沥青库存存货比春节期间回升幅度较大,目前连续两周下降,处于低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基建投资仍处于高位,关注后续沥青基建能否得以拉动。目前沥青需求回升,供需均边际走强下,原油强势上涨后沥青盘面亏损较大。

新湖期货26日研报称,供应端PTA自身以及原料PX检修都有阶段性的供应收缩,当前的库存压力有望缓解,PTA下方支撑强、长期跟随成本上涨为主。短纤方面,短纤供需有一定压力,不过利润低,估值有支撑,绝对价格跟随成本。乙二醇方面,预期来看,国内煤企有春检,叠加需求恢复至高位,乙二醇4-5月去库。目前部分企业检修计划有推迟,加上下游补库不积极,乙二醇显性库存去化不明显。当前逐步临近5月交割,多头信心不足,近月有所承压供应端,沥青开工率环比回升4.0个百分点至32.7%,处于历年同期低位。

恒力期货26日研报称,碳酸锂行情发生大幅下挫的根本逻辑在于本轮碳酸锂价格的上涨从始至终并未动摇下游厂商对于碳酸锂供给明显过剩的观点。即春节之后,即使伴随碳酸锂期现价格快速上涨,下游生产企业依然仅维持刚需采购,对于高位价格始终不愿接受,更未有生产企业囤货的情况。相比较而言,贸易商和期限商较为活跃。市面碳酸锂流通本质上较为宽松,且贸易商隐形库存或远高于市场的普遍预期。故碳酸锂价格从高位回落,更多反映的是在前期对需求旺季的预期情绪高企之后发生的供需平衡的回归。

金属期货

冠通期货26日研报称,今日(3月26日)黑色系大幅下挫,原料端跌幅相对较大,铁矿主力低开后增仓下行,领跌黑色系。我们认为铁矿石供应资源充足,铁水产量虽止跌但绝对水平仍偏低,叠加港口高库存压力,基本面难言乐观,边际上铁水回升斜率决定反弹力度,而钢厂复产仍需锚定成材需求持续性;而根据钢联最新调研,乐观情况下预计4月日均铁水产量226.4万吨/天,与市场近期预计的钢厂加大复产力度形成预期差,这或许也是今日盘面上原料端大幅下挫的一个主要原因。短期看,供需格局偏宽松,但近期港口成交表现尚可,关注钢厂补库持续性,弱势运行思路对待,下方关注前低附近支撑。

中辉期货26日研报称,焦炭第六轮提降落地后,现货成交低迷,焦企生产积极性下降,钢厂铁水日耗偏低,成材需求低迷,保持刚需采购且谨慎观望。焦化企业库存累库,钢厂库存处安全偏高水平;港口略有累库,同比去年略低。近期宏观处于空窗期,短期内黑色弱行态势难以改善,震荡下行通道未有改变。当前 05 合约市场情绪受移仓换月与多空平仓而见有震荡上调,但受限于基本面弱势运行的整体,焦炭的上行空间不足,中长期仍在整体下沉趋势中,关注宏观利好、矿端产出和焦钢利润博弈。

农产品

中辉期货26日研报称,棉花供给端持续宽裕,国产棉现货交投集中于大型棉企。需求端,纯棉纱市场气氛较淡,棉纱价格偏弱运行;2024 年 1-2 月我国全面坯布进口量增长。整体来看,国内市场下游需求较弱,订单量仍旧不理想,伴随产成品库存逐步累积,预计后市进入淡季后棉价重心还会进一步下移,短期延续弱势震荡格局。

瑞达期货26日研报称,红枣近期销区市场供应相对充足,下游客商拿货按需,实际消费情况一般。当前当值传统淡季,且距离端午时间尚早,预计后市红枣价格仍有松动可能。据Mysteel农产品调研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3月21日红枣本周36家样本点物理库存在7488吨,较上周减少302吨,环比减少3.88%,同比减少49.65%。本周样本点库存继续下降。由于市场到货与客商自有货价差明显,自有货多维持渠道客户,多数客商自市场拿货随采随销。考虑到需求淡季,且供应充足,预计枣价短期反弹有限。

国内油价是怎么调的?一文带你看懂调价机制

国内油价的调整标准其实并不复杂,但很多人一听到“调价机制”就觉得头大,感觉是一堆数字和公式在打架。今天咱们用大白话把这事儿讲明白,让你下次看到油价调整新闻时心里有底。

国内油价不是随便调的,它跟着国际油价走。咱们国家有个“十个工作日一调整”的规则,也就是说,每隔十个工作日,发改委就会根据这段时间国际油价的变动情况,决定国内油价是涨是跌还是不动。这里的关键词是“十个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不算,所以有时候你觉得好久没调价了,其实是因为碰上了长假。

那国际油价怎么影响国内油价呢?主要是看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这三种国际原油价格的平均变化率。如果这十个工作日内,它们的平均价格涨跌幅度超过50元/吨,国内油价就跟着调整。如果变化幅度不到50元,这轮就不调了,把涨跌幅度攒到下次一起算。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国际油价明明涨了,国内却没动静,可能是因为没达到调价门槛。

还有个细节是“天花板价”和“地板价”。当国际油价涨得太高,超过每桶130美元时,国内油价就很少跟涨了,这叫“天花板价”,主要是为了不让老百姓加不起油。反过来,如果国际油价跌到每桶40美元以下,国内油价也不再跟着降,这叫“地板价”,这是为了保障国内石油行业的稳定。不过这两种情况都比较少见,大多数时候油价还是在中间区间波动。

油价调整不是即时反应,而是滞后体现。比如国际油价这周暴跌,但国内可能下周甚至下下周才会调价,因为要等满十个工作日。所以别看到新闻说国际油价大跌就急着去加油,先查查调价窗口是哪天。说白了,国内油价的调整就是看国际油价的“脸色”,加上一些缓冲规则,既不让涨得太狠,也不让跌得太疯。普通人只要记住“十个工作日一调”“涨跌幅度超50元才动”这两点,就能大概摸清规律了。

十个工作日一调整_国内油价调整机制_国际原油市场定价机制

图源头条素材库,侵删

期货周报|国际油价连续两周反弹,豆油、豆粕大涨,碳酸锂期货期权即将上市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翁榕涛 实习生 曾日丽 广州报道

本周(7月3日-7月7日),国内大宗商品震荡分化,原油价格上涨,黑色系前期强势有所退潮,呈小幅震荡收低,有色金属、农产品板块涨跌分化。

上周,美国6月非农就业数据增幅不及预期,但美联储会议纪要暗示将继续加息。沙特重申维稳市场及美国原油库存下滑提振市场,国际油价连续第二周反弹。美国农业部报告意外下调美豆种植面积导致美豆大幅反弹,国内豆油、豆粕受美盘影响,出现大幅上涨。

就国内期货市场具体来看,能源化工板块,原油周上涨3.40%、燃油上涨2.90%;黑色系板块,铁矿石周下跌0.98%,焦煤下跌0.19%;有色金属板块,沪镍周上涨2.37%、沪锡上涨4.43%、沪铜下跌0.47%、沪锌下跌0.52%;农产品板块,棕榈油周下跌3.37%、鸡蛋上涨3.03%、豆粕上涨6.04%、豆油上涨3.62%。

交易行情热点

热点一:沙特及俄罗斯再减产利好 原油价格获提振上涨

在维也纳举行的欧佩克+研讨会上,沙特和俄罗斯宣布8月份将延长并深化减产。对此,沙特能源大臣表示,俄罗斯自愿削减石油出口,而不是被强制削减;沙特自愿削减石油产量是出于欧佩克+达成的共识和协议,欧佩克+协议实现市场稳定。

在本周沙特阿拉伯及俄罗斯宣布额外减产措施后,油价获得提振并触及6周新高,同时美国原油库存连续第三周下降。8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9%,收报73.86美元/桶,本周累计涨4.6%,为连续第二周收涨。VanEck油服ETF上涨6.83%。

Spartan Capital分析师Peter Cardillo表示,本轮上涨是技术性的,空头回补是主要原因。

消息面上也有利空传出,摩根士丹利周三下调了油价预测,将今年第三季度布油价格预期从77.5美元/桶下调至75美元/桶,将第四季度预期从75美元/桶下调至70美元/桶。该行预计,2024年上半年市场将出现供应过剩,且明年非欧佩克国家的供应增长速度将快于需求增速。该行表示,他们仍在模拟第三季度的库存量,但预计油价疲软将继续,因为市场的焦点转移到明年上半年。不过,由欧佩克减产导致的第三季度库存下降,或会支撑布油维持在70美元/桶附近的水平。

国投安信期货分析师李云旭认为,原油三季度供应减量及需求旺季下去库预期仍在延续,但近期基本面缺乏边际变量,预期层面的海外弱需求与现实层面的沙特主动减供应的博弈仍在持续,振荡格局难改,后期可能的驱动集中在沙特额外减产延长、美联储加息及海外衰退节奏预期的演化、以及伊朗或俄罗斯相关地缘因素扰动。

中信建投期货能化首席分析师董丹丹则表示,“沙特与俄罗斯减产的利好在盘面有所发酵,沙特减产,亚洲的主要买家纷纷转向其他市场抢购原油,中国、印度和印尼开始购买安哥拉和尼日利亚的原油,从欧洲北海到亚洲的套利交易也重新开始。当前原油月差和成品油裂解价差的走势与原油绝对值走势一致,一旦宏观端没有太大的利空数据,中美经济不会出现大幅衰退,那么原油价格就可能在供给端的支撑下振荡上扬。”

热点二:国际糖价显著下跌 预计后市震荡回落

近期,全球食糖供应紧张形势出现缓解苗头。从盘面上看,6月下旬原糖价格显著下跌。

据了解,今年二季度前期,巴西虽然有新糖供应,但出口和贸易节奏并不流畅,国际糖价一度刷新前高,期间对厄尔尼诺天气现象的炒作也推升了糖价。不过,进入5月份之后,市场预期中的恶劣天气并未出现,而印度等地食糖年产量预期出现上调,糖价转而回落。

一德期货分析师李晓威表示:“目前,巴西的甘蔗产量、食糖产量和出口都存在大幅增加可能,中长期看,随着巴西丰产继续,全球糖短缺危机将得到实质性缓解。”

今年上半年,国内外糖价联动性明显,5月份之前以上涨走势为主,6月下旬之后都在回落。

对于国内外糖价联动加强的原因,李晓威认为,随着我国产需缺口的放大,近年来进口刚需缺口逐渐升至500-600万吨左右,占据国内年度消费的三分之一左右,进口糖价格占据的权重也逐渐上升至三成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本轮糖价联动走势中,内外糖价在上涨过程中联动更强,而在下跌过程中内盘较外盘更为抗跌。

李晓威表示,6月初开始,巴西食糖生产提速,各项危机因素并未兑现,高糖价反而引发需求不及预期和产量逐渐攀升的结果,国际糖价应声快速下跌。虽然国际市场共振影响较大,但是由于国内进口减少,对国内供应的影响较为有限,因此同期国内郑糖期价跌幅有限。

对于未来两者的联动性,方正中期期货白糖研究员张向军认为:“未来原糖价格可能呈现震荡回落。整体来看,短缺预期对国内糖价仍存支持,三季度国内糖价表现可能强于国际糖价。”

展望后市糖价,张向军认为,巴西主产区的生产及出口进度、印度和泰国甘蔗生长状况以及国内的政策调控将是下半年糖市的主要影响因素。

“今年国内糖料种植面积较上年略减,但如果产区天气状况正常,预计糖料作物单产将明显高于去年。受食糖减产及外糖进口下降的影响,预计本年度将出现百万吨左右的供应缺口。”张向军表示,在中秋、国庆备货旺季来临之前,政策调控对于糖价表现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果不出现意外情况,2023年下半年国内外糖价可能会以震荡回落走势为主。

行业政策要闻

要闻一:中物联发布6月中国大宗商品指数,终端需求有所恢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下称中物联)7月5日在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2.8%,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本月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

商品供应继续增加。6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两连升至107.0%,显示随着国内经济温和复苏,加之需求恢复以及生产利润有所修复,生产企业对后市预期良好,生产热情高涨,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供应压力不断加大。

终端需求有所恢复。6月份大宗商品销售指数止跌反弹,当月较上月回升3.8个百分点,至103.7%,显示下游行业复苏迹象明显,市场订货积极性高涨,企业订单组织顺畅。本月国内大宗市场需求呈现恢复性释放状态。

商品库存再度下降。6月份大宗商品库存指数为99.0%,指数在上月回升后再度下跌,且跌至2021年6月份以来的最低,显示由于近期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供需两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商品库存持续减少,市场库存压力继续缓解。

中物联称,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销售指数止跌反弹,库存指数有所回落。

从指数变化情况来看,本月指数继续上升,且供需双侧联动上扬,特别是需求端回升力度强于供应端,令市场库存压力有所缓解,显示随着国内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发展态势,以及稳增长政策预期的增强,大宗商品市场需求恢复,市场人气有所积聚,采购、生产等经营活动积极,6月份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呈现“供需双旺、稳中向好”的特征。

对于后市,中物联指出,进入7月份,随着高温和多雨天气的来临,区域需求将进入传统淡季,市场格局或由“供需双旺”逐步向“供强需弱”转化,加之美联储继续加息的概率较大,美元指数也将继续居于高位运行,中长线来看仍将利好美元,利空大宗商品市场。不过,当前国内经济复苏较为温和,预计后期政策仍有加码空间,将对市场信心带来提振。

要闻二:碳酸锂期货期权即将上市 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板块将初步形成

7月7日,证监会官网显示,近日,证监会同意广期所碳酸锂期货及期权注册。广期所表示,下一步,广期所将按中国证监会要求,稳步推进碳酸锂期货及期权各项上市准备工作,确保碳酸锂期货及期权平稳上市和稳健运行。

这是广期所旗下第二个上市品种,此前,工业硅期货及期权于去年12月上市。广期所介绍,自工业硅期货及期权上市以来,市场运行平稳;碳酸锂期货及期权上市后,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板块将初步形成。广期所认为,随着碳酸锂期货及期权的上市,广期所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及储能领域的发展贡献期货力量。

自去年以来,碳酸锂价格一度经历较大幅波动。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30万元/吨至31.5万元/吨的区间。而此前该品种价格在去年11月一度涨至60万元的高位,随后年内出现快速回落,一度跌破18万元的价位,进入5月以来碳酸锂价又再次快速反弹,直至近期围绕30万元的水平震荡。

在此背景下,各参与方风险管理的需求迫切,期货等工具则有助产业链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碳酸锂的期货也将发挥价格发现的功能,有助形成碳酸锂期现货价格机制,提升现货价格透明度。

从碳酸锂的基本面来看,宏源期货的半年报观点指出,从碳酸锂市场需求端来看,动力电池端的需求在回暖,下半年新能源汽车消费仍可观,但增速不会像之前那么高,储能电池下半年将保持较高增速,消费电子出货量难以提振。

从供给端来看,下半年海外锂矿供应增加节奏偏慢。“由于当前碳酸锂供需陷入僵持阶段,根据当前的供需格局与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下半年需求相较于供应更具有不确定性,影响碳酸锂价格变动的主线应该在需求端。”

该机构认为,下半年碳酸锂价格可能会有两种情景。一是促消费政策与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对需求拉动明显,则需求对当前价格形成支撑,锂价继续区间震荡运行;二是短期供需博弈继续僵持,随着需求未兑现,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锂价在下半年呈现先区间震荡后震荡下行的走势。

展望后市表现

能源化工板块

原油:过去一周,内外盘油价持续走强,且外盘两油月差走强的同时实现了日线60日均线的向上突破,内盘SC继续强于外盘。虽然美国ADP就业报告显示6月调整后的新增就业人数大幅好于预期,市场对美联储年内加息预期再次明确,美债利率一度大幅走强下大类资产迎来普跌,但此后市场风险偏好的反转以及美元的大幅下跌让油价再次回到上行通道。展望2023年下半年,基于宏观面的下行压力,中长期看油价重心下移是大概率事件,分歧在于油价是否可能在中期大跌前仍有可能会出下年内的最后一次上涨。在OPEC+多轮大幅减产后,三季度出现原油供应阶段性缺口的概率仍然较大。叠加油品裂解价差在核心通胀影响下长期处于高位,以及内需下半年潜在复苏空间,油价在7-8月区间内仍有可能出现一次上行行情。(国泰君安期货)

黑色系板块

铁矿石:本周矿价总体震荡偏弱运行。从本周市场运行的主导逻辑来看,在宏观面,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显示未来的货币政策将低速收紧,6月全球制造业下行态势加剧,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然强政策预期或将面临证伪。在产业面,本周铁矿供需双强,高铁水叠加低库存,终端需求不振,关注中期强弱切换机会。从政策方面来看,唐山地区钢厂因环境问题限产,川内钢企陆续压减能耗,坊间再传粗钢压减消息。展望后市,钢厂受利润驱动生产意愿较强,铁水表现较强,钢厂库存处于低位,然而宏观强预期面临证伪风险,市场情绪有所回落,短期矿价或将震荡运行。(中信建投期货)

有色金属板块

沪镍:本周镍价震荡反弹,沪镍主力合约价格最高触及167080元/吨,本周初随着贸易商报价换至沪镍2308合约,现货升水全面上调,而后因市场成交冷清升水持续回落,现货市场交投不佳。据SMM数据显示,本周金川镍升水上涨至11400元/吨,俄镍升水上涨至2350元/吨,镍豆升水上涨至2300元/吨。镍处于低库存、高利润、弱预期的格局之中。镍中线供需看空,当前价格下镍产能处于高利润状态,刺激供应快速增长,后期纯镍、镍铁和镍中间品供应皆存在较大增量,原生镍正在由结构性过剩转为全面过剩,镍中线套保维持逢高抛空思路。不过因全球精炼镍显性库存依然处于历史低位,沪镍仓单处于极低水平,低库存低仓单状态下镍价上涨弹性较大,上半年镍价持续下挫后,其高估值问题暂得缓解,加之短期外围情绪偏强,镍继续下行的主动性不足。(华泰期货)

农产品板块

生猪:本周生猪现货价格有所回升,盘面走势仍相对偏弱。本周一国家发改委信息显示截止6月28日,猪粮比价为4.91,进入过度下跌一季预警区间,将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符合市场此前预期,但本周该项收储公告尚未发布,仅发布冻肉轮换储备公告,市场对此反应有限,盘面周一上涨后仍回归跌势。近期因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生猪亏损加剧,配合政策提振及月初集团厂出栏减少,养殖端有一定挺价情绪下游消费淡季,气温偏高白条走货仍无亮点,屠宰端亏损亦有增加。近期国内高校陆续放假,集中消费下降预期,需求端恢复动力有限。此外本周冻品库存继续增加.后期仍存出货压力,亦压制价格上行预期。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5月份能繁存栏4258万头,环比下降0.6%,为正常保有量的103.9%,产能去化仍较慢,近期仔猪价格仍呈跌势,猪企经历长时间亏损,资金紧绷处境下,亦有望加速产能去化,但按照官方能繁数据推算,今年11月份前,生猪理论供应量仍是增加状态,仍不利于周期转市。(新湖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