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十个工作日

国内油价是怎么调的?一文带你看懂调价机制

国内油价的调整标准其实并不复杂,但很多人一听到“调价机制”就觉得头大,感觉是一堆数字和公式在打架。今天咱们用大白话把这事儿讲明白,让你下次看到油价调整新闻时心里有底。

国内油价不是随便调的,它跟着国际油价走。咱们国家有个“十个工作日一调整”的规则,也就是说,每隔十个工作日,发改委就会根据这段时间国际油价的变动情况,决定国内油价是涨是跌还是不动。这里的关键词是“十个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不算,所以有时候你觉得好久没调价了,其实是因为碰上了长假。

那国际油价怎么影响国内油价呢?主要是看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这三种国际原油价格的平均变化率。如果这十个工作日内,它们的平均价格涨跌幅度超过50元/吨,国内油价就跟着调整。如果变化幅度不到50元,这轮就不调了,把涨跌幅度攒到下次一起算。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国际油价明明涨了,国内却没动静,可能是因为没达到调价门槛。

还有个细节是“天花板价”和“地板价”。当国际油价涨得太高,超过每桶130美元时,国内油价就很少跟涨了,这叫“天花板价”,主要是为了不让老百姓加不起油。反过来,如果国际油价跌到每桶40美元以下,国内油价也不再跟着降,这叫“地板价”,这是为了保障国内石油行业的稳定。不过这两种情况都比较少见,大多数时候油价还是在中间区间波动。

油价调整不是即时反应,而是滞后体现。比如国际油价这周暴跌,但国内可能下周甚至下下周才会调价,因为要等满十个工作日。所以别看到新闻说国际油价大跌就急着去加油,先查查调价窗口是哪天。说白了,国内油价的调整就是看国际油价的“脸色”,加上一些缓冲规则,既不让涨得太狠,也不让跌得太疯。普通人只要记住“十个工作日一调”“涨跌幅度超50元才动”这两点,就能大概摸清规律了。

十个工作日一调整_国内油价调整机制_国际原油市场定价机制

图源头条素材库,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