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油价走势

API原油库存大降 原油市场再平衡之路开始加速

【精品能源内容,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供需平衡表分析_原油库存下降_原油api库存是什么意思

后市观点

昨日API数据公布,整体而言相对不错,原油库存和汽油库存大幅下滑,表明美国解除封锁之后人们的消费意愿有所回升,但精炼油的库存继续大幅增长,说明经济的恢复程度并不是很理想。不过原油库存的超预期下降还是给市场想象空间,虽然当周美国大幅减少进口量让数据有一定水分,但目前展望未来全球的需求缓慢的上行仍将是大势所趋,因此对于基本面而言,加速恢复的供需平衡表将有利于价格中长期的持续上行。

短期来看,昨日油价如我们预警般出现回调行情,但昨天的回调幅度比较的弱,市场的信心还是比较的足。尽管如此,回调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一味的强行上涨只会让多头弹药耗尽,反而不利于价格的持续上行。一天的回调时间不足以让超买的指标完全恢复,未来市场有两个选择可以继续积累上行的动力。

一个是快速的下跌回调,这种方式所用的时间比较短,但不利于多头氛围的形成,后期再积累起多头氛围拉涨需要多头花费更多的弹药;另一个是在比较窄的区间内震荡徘徊,以时间换空间,这种方式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好在是一旦价格发动,尚未入场的多头会更加积极踊跃的推升价格,多头推涨的阻力更小。从目前的市场来看,第二种可能性比较大,价格即便是回调,幅度也相对有限,布伦特最大回调空间可能在29-30美元附近,倘若市场再次给出30美元之下的区间,则是多头再次入场的良好点位,未来未必会有如此低的价格,因此具有多头配置的企业或个人可以耐心等待市场给出的入场信号。

每日动态

【1】WTI 主力原油期货收跌0.51美元,跌幅1.58%,报31.86美元/桶;布伦特主力原油期货收跌0.26美元,跌幅0.78%,报34.54美元/桶;INE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夜盘收跌1.43%,报268元/桶。

【2】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报7.1183元,较上一交易日纽约尾盘跌23点,盘中整体交投于7.1067-7.1278元区间。

近期要闻

【1】美原油减产速度可能超出市场预期;① 分析师预计,由于需求低,库存高和油价低,美国页岩油将在第二季度大幅减产,其中许多人预计减产幅度将超过EIA的估计;② EIA的最新周度数据估计,截至5月8日当周,石油产量为1160万桶/日。但该预估的调整幅度为近100万桶/日,为原油生产有史以来最负面的调整因素;③ 彭博石油策略师朱利安·李(Julian Lee)认为,这可能意味着EIA要么将截至5月8日当周的美国原油日产量高估了91.4万桶,要么低估了需求,或者介于两者之间。这表明截至5月8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不是1160万桶/日,而可能仅有1060万桶/日;④ 根据Rystad Energy上周的一份分析报告,美国6月原油日产量(包括液态原油)可能至少减少200万桶/日,其中以二叠纪为主的生产商可能减产42%;⑤ 这家能源研究公司表示:“实际减产可能更大,这不仅是因为停产造成的,而且还因为新油井和钻井量下降时,现有油井的自然减产。” ⑥ OPEC此前在月报中也表示:“根据不同的消息来源和公司公告,到目前为止,包括石油巨头在内的美国生产商迄今已在2020年第二季度将产量至少降低了150万桶/日,这可能是通过关闭高成本井,减少部分产量来实现的。”

【2】原油存储空间不足的局面逐步改善;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的每周数据显示,3月美国石油产量创历史新高,并在短短六周内减少了150万桶/天,至1160万桶/天。分析师预计,产量可能很快会再下降50万至100万桶;Again Capital合伙人John Kilduff表示,这只是美国产业的大规模反应,是一个显著的下降,很明显,美国现在是摇摆生产商;上周库欣的库存实际上下降了,这就是上个月推动负定价的整个机制,有桶可存,却没有地方放;俄克拉荷马州库欣是美国原油期货的存储中心,因此市场密切关注那里的存储水平,增长速度如此之快,到6月底就会达到峰值,但这一趋势似乎已经逆转

【3】价徘徊于两个月高位,受助于减产迹象及需求上升;①油价周二徘徊在近两个月高位附近,有迹象显示产油国正遵守承诺减产,因更多国家放松抗疫限制措施,需求正在上升,这些都给油价提供支撑,美油主力合约目前报32.17美元/桶,布油现报35.20美元/桶;②6月美国原油期货合约周二到期,但有迹象显示原油和成品油需求自低点反弹,上月油价跌至每桶负40美元历史低点的一幕很难重演。③跟踪石油出口情况的公司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5月上半月大幅削减了石油出口,这表明该组织在遵守新的减产协议方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④Nissan Securities研究总经理Hiroyuki Kikukawa表示,投资人信心有所改善,因OPEC+一如承诺本月明显减产,6月料有更多的志愿性减产,与此同时,外界益发看好全球解封将协助提振经济活动和燃料需求,”他表示。其预测美国原油可能升至每桶35美元。⑤美国产量下滑,进一步支撑油价。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美国七大页岩盆地的页岩油产量6月料降至782.2万桶/日,为2018年8月以来最低,降幅为创纪录的19.7万桶/日

【4】随着OPEC及其合作伙伴迅速而大胆地减产,能源市场供给料逐步收紧,亚洲现货原油价格正在走强;自OPEC+本月开始减产以来,俄罗斯ESPO,阿布扎比Upper Zakum和卡塔尔Al-Shaheen等不同品级油种在亚洲市场上的溢价已显著增加;在汽、柴油消费反弹的带动下,主要亚洲买家需求正在回升。尽管如此,由于沙特、科威特和阿联酋等国将在6月加大力度减产,买家可能不得不争夺货源;牛津能源研究所的Michal Meidan说:“鉴于将会有额外的减产,炼厂现在可能会感到恐慌,尤其是在价格可能开始上涨的情况下。采购似乎将将走在需求恢复之前。” 但市场观察者仍然对前景持谨慎态度,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出现二次高峰,并且随着油价上涨,供应商也会陆续重启生产。Meidan说,如果炼油厂过快地提高开工率,燃料库存可能会膨胀;瑞银集团大宗商品分析师Giovanni Staunovo表示:“关于石油需求最终将恢复到何种程度,仍有几个未知数。尽管人们重新上班后汽油需求将上升,但消费模式可能会与疫情爆发之前的情景有所不同,因为至少在疫苗投入应用之前,一定程度出行限制将维持常态。”(来源:新浪财经)

供需失衡与地缘博弈下 国际石油市场延续震荡调整

编者按: 受欧佩克+持续增产、美国关税政策与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今年前8个月国际石油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国际油价大幅震荡。截至2025年9月3日,WTI原油价格为63.9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67.6美元/桶。预计今年9月及四季度,全球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仍将持续,且地缘政治冲突等问题前景不明,国际油价走势仍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中国石化报2025年09月05日讯

2025年1月~8月国际石油市场大幅震荡

从开收盘价格看,前8个月国际油价变化幅度较大。2025年1月2日,布伦特原油和WTI分别以74.93美元/桶、71.85美元/桶开盘,8月31日分别以67.44美元/桶和64.00美元/桶收盘。两种原油8月31日的收盘价与1月2日的开盘价相比,分别下跌了7.49美元/桶和7.85美元/桶。

从高低价差看,前8个月国际油价大幅震荡。1月15日,布伦特原油和WTI的收盘价是截至目前最高,分别为82.03美元/桶和80.04美元/桶;5月5日最低,两种原油的收盘价分别为60.23美元/桶和57.13美元/桶,与1月15日的最高价相比分别下跌了21.8美元/桶和22.91美元/桶,跌幅高达26.57%、28.62%。

从同期均价看,前8个月国际油价同比下了较大的台阶。前8个月,布伦特原油均价为70.20美元/桶,WTI均价为67.03美元/桶,与2024年同期的82.88美元/桶、78.44美元/桶相比,跌幅分别为15.29%和14.54%。

此外,前8个月,国际油价出现3个明显的波动阶段,分别为1月2日~4月2日、4月2日~6月19日、6月19日~8月底。

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主要因素

供过于求是2025年国际石油市场的主基调

自新冠疫情以来,供过于求一直是国际石油市场的总基调,今年也是如此。

从需求角度看,世界三大机构对于2025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预测均不断调低。在2024年12月的《石油市场报告》中,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25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增加110万桶/日。但在2025年7月的报告中,该机构却将需求增长下调到每日70万桶,调减了40万桶/日。在2024年12月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欧佩克预计,2025年世界石油消费每日增加140万桶。但在2025年7月的报告中,该组织将需求增长下调到每日130万桶,调减了10万桶/日。在2024年12月的《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计,2025年世界石油消费将增长130万桶/日。但在2025年7月的报告中,该机构将需求增长下调到每日80万桶,大幅调减了50万桶/日,是三大机构中调减幅度最大的。

从供给角度看,在2025年7月的《石油市场报告》中,国际能源署认为,2025年世界石油供应每日将增加210万桶,总量达到1.051亿桶/日。在2025年7月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欧佩克指出,在美国、巴西、加拿大等国家的带领下,2025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将每日增加80万桶。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2025年5月,美国原油产量达到新高峰,平均每日生产原油1348.8万桶,不仅超过4月的1346.4万桶,而且同比增长了2.2%。

欧佩克+增产持续施压国际石油市场

3月3日,在国际油价持续承压,市场预期欧佩克+可能继续维持减产政策的情况下,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国家却突然宣布,4月1日起每日增产13.8万桶,震惊了国际石油市场。4月3日,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国家再次宣布同等幅度的增产。

5月3日,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国家第三次宣布增产,6月1日起,每日增产41.1万桶,相当于3个月的产量增量,高于4月和5月的增产幅度。5月31日,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国家又宣布了同样幅度的增产。

7月5日,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国家宣布,8月起每日增产54.8万桶,与6月和7月相比,增产幅度又有所提升。

8月3日,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国家宣布,9月起每日增产54.7万桶。

在3月3日~8月3日的6次会议中,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国家的累计增产为219.3万桶/日。也就是说,9月起,上述8个欧佩克+国家2023年11月宣布的自愿减产220万桶的政策基本上被增产取代。

欧佩克+的持续增产给今年以来的国际油价带来了很大压力。3月3日~3月5日,国际油价大跌,其中布伦特原油价格合计下跌3.88美元/桶,跌幅为5.3%,并于3月5日跌破每桶70美元的大关,跌至2021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WTI价格合计下跌3.45美元/桶,跌幅为4.94%。

8月3日欧佩克+第六次宣布增产后,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与7月30日相比,8月8日的布伦特原油价格和WTI价格分别下跌6.65美元/桶和6.12美元/桶,跌幅分别为9.07%和8.74%。

美国关税政策成为扰动市场的关键因素

今年以来,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一直是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重要因素。

2月1日,特朗普签署关税令,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产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对加拿大的能源产品征收10%的关税,同日宣布对所有中国商品,在现有关税的基础上加征10%的从价税,2月4日生效。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4月5日生效;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对等关税”,4月9日生效。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除中国外的所有贸易伙伴暂停征收90天的对等关税。7月底和8月初,美国又陆续宣布对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关税政策。

不断加码的关税给世界经济发展蒙上阴影,给国际石油市场带来直接冲击。4月3日~16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跌至阶段性新低,并且反复涨跌震荡。4月3日,国际油价大跌,其中布伦特原油价格收于70.14美元/桶,比4月2日下跌4.81美元/桶,跌幅为6.42%;WTI价格收于66.95美元/桶,比4月2日下跌4.76美元/桶,跌幅为6.64%。

4月4日,布伦特原油价格收于65.58美元/桶,与4月3日相比,每桶下跌4.56美元/桶,跌幅为6.5%;WTI价格收于61.99美元/桶,与4月3日相比,每桶下跌4.96美元/桶,跌幅为7.41%。

4月7日,国际油价延续跌势,但跌幅收窄。4月8日,国际油价继续下跌。4月9日,国际油价由跌转涨,至4月16日涨跌互现。

在4月3日~16日的10个交易日内,4月8日的国际油价收盘为阶段性最低,与4月2日相比,布伦特原油价格每桶下跌12.13美元,跌幅为16.18%;WTI价格每桶下跌12.13美元,跌幅为16.91%。

持续动荡的中东局势对市场带来冲击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产量和出口量最集中的地区,其地缘政治事件曾引发多次石油和能源危机,其中最著名的是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1978年~1980年的伊朗动荡和两伊战争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波斯湾沿岸共有7个产油国,即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巴林和沙特,这7个国家的石油总产量约3000万桶/日,占世界石油产量的32%。

中东地区有两大著名海峡,分别是霍尔木兹海峡和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今年一季度,每日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运输量超过2000万桶,占全球海运石油交易总量的26.55%;每日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液化天然气(LNG)量为115亿立方英尺,占全球LNG贸易量的1/5。曼德海峡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和非洲大陆之间,连接红海和亚丁湾、印度洋,是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红海,通往印度洋和亚太地区的海上必经之路。2023年上半年,通过曼德海峡的石油运输总量约占全球海运石油贸易总量的12%,LNG运输量约占全球LNG贸易总量的8%。因此,霍尔木兹海峡和曼德海峡是世界公认的8大油气运输通道,其中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位居第一。

中东地区不同时期爆发的军事冲突也给国际石油市场带来严重冲击。以6月的以伊冲突为例,6月13日以色列突袭伊朗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 6月18日WTI价格收于75.14美元/桶,与6月10日相比,每桶上涨10.16美元,涨幅为15.63%;6月19日,布伦特原油价格收于78.85美元/桶,与6月10日相比每桶上涨11.98美元,涨幅为17.91%。不过,总体来看,以伊冲突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冲击甚微。冲突结束的6月24日与6月10日相比,国际油价基本重回常态,其中布伦特原油价格每桶仅上涨0.27美元,涨幅仅为0.4%;WTI价格不仅没有上涨,反而每桶下跌0.61美元,跌幅为0.93%。

机构看点

美国能源信息署:四季度油价将降至每桶58美元

欧佩克+成员国决定加快增产步伐后,原油库存将出现更显著的增长。全球原油库存增量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第一季度达到日均200万桶以上。预测今年四季度,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将降至每桶58美元,并在2026年3月和4月进一步跌至每桶49美元;202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将为51美元/桶。

高盛:2026年底油价或跌至每桶50美元左右

预计今年全球石油供应将出现日均80万桶的过剩,2026年可能扩大至140万桶。受此影响,预计今年四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为每桶64美元,2026年为每桶56美元,到2026年底,油价可能跌至50美元左右。但是,地缘政治冲突与闲置产能的加速恢复也可能导致油价上行,油价走势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摩根大通:今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每桶66美元

摩根大通4月预测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66美元/桶,2026年为58美元/桶,目前仍维持这一预测不变。摩根大通全球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娜塔莎·卡内娃表示:“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政策重心从关税转向税收与放松监管将推动油价重回75美元,然而目前美国政府仍将压低油价作为管理通胀的首要任务,明确表示倾向于将原油价格压至50美元/桶或更低水平。除非WTI价格跌破50美元/桶导致页岩油产量下滑,否则美国政府不会出手稳定油价。”

瑞士银行:今年油价将跌至每桶60美元左右

今年夏季需求高峰期间,布伦特原油的市场供应较为紧张,因此短期内其价格或将维持在70美元/桶左右。但随着需求下降与供应增加,油价将持续下跌至60美元/桶左右,并在今年四季度稳定在这一区间。瑞士银行分析师乔瓦尼·斯塔诺沃表示:“南美洲原油供应还会进一步增加,因此全球石油供应将更加充足,从而推动油价下行。”(王钰杰 李 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