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25年9月11日

A股37家公司“破净” 23只股跌破去年股灾底

上周沪指最低探至2844点,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

37家公司“破净” 23只股跌破去年股灾底

上周沪指最低探至2844点,随后多空双方在2900点附近激烈博弈。周末国际油价报复性反弹带动欧美股市上扬,市场期盼本周A股亦能走出持续反弹。不过统计显示,从昭示底部较为有效的“破净”指标来看,目前A股跌破净资产个股为37只,离几次历史大底仍有不小差距。但分析人士称,随着市场来到去年“股灾底”,一批个股创出新低,亦有不少个股跌破大股东定增价,已具备中长期布局价值。

破净数量距历史大底仍有差距

上周一,沪指在一片悲观气氛中终于跌破去年股灾底2850点,随后在2900点区间上蹿下跳,“猴市”特征明显。

进入周末,国内消息面整体平淡,国际方面,市场预期日本和欧洲央行将进一步放松银根,国际油价22日延续强劲上涨。纽约WTI油价从20日的28.35美元直线上升至22日报收价32.19美元,两天累计强势上涨13.54%;北海布伦特油价连续两个交易日累计升幅15%。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强势反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周五上涨1.33%;标普500指数上涨2.03%;纳指数上涨2.66%。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2.19%;法国CAC40指数上涨3.1%;德国DAX指数上涨1.99%。

全球入市大有进入反弹节奏端倪,不少市场人士对本周A股走势抱有厚望。华西证券认为,随着全球股市反弹,A股春季前有望逐步转暖,投资者可逐步布局超跌股。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更表示:“在2850点这个地方出现了机会,上证50收益率是3.62%,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2.7%,这个地方出现了巨大的机会,也就是说在2850点这个地方我认为是有坚实的基础。”并认为“A股市场的第一大机会是银行,第二大机会是非银行金融、房地产、基建和消费”。

目前是否是历史大底?从历史上看,跌破净资产股票的数量以及破净幅度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指标,几次历史大底均伴随“破净潮”。2013年沪指探底1849点时,两市有160家公司“破净”;2008年见底1664点时,两市破净数量为168家;2005年998点时破净数量为177家。而本轮牛市起点时的2014年5-7月,破净公司数量也超过150家。历次破净潮,股价较每股净资产打五六折的白菜价股票均有数十只。

而截至上周五,羊城晚报记者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进行统计,两市2800多只个股中,跌破每股净资产个股仅有37只,破净幅度最大的鞍钢股份仅仅是“打六九折”。多数股票只是轻微破净,七成以上破净股折价幅度未超过10%。因此从这一角度看,目前说是历史大底或许有点言之过早。

可逐步布局先于大盘见底个股

中投证券市场人士指出,即便目前不是历史大底,但不少个股已经具备布局价值,此外,“个股底部也不见得与大盘底部同步,不少个股会先于大盘见底”。

目前来看,除上述跌破净资产个股之外,近两年两市定向增发市场如火如荼,市场持续走低之下不少个股股价已跌破大股东增发价。跌破增发价的定增股被认为是市场的一个价值洼地,不仅意味着中小投资者可以以低于大股东、机构投资者的价格买到更便宜的股票,而且不受定向增发锁定期限(多为12个月内,大股东认购部分为36个月)限制。

据证券时报统计,截至上周五,今年以来已实施完成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共619家,其中股价跌破定增发行价的有108家,占比约17.45%。这108家公司中,主板63家、中小板31家、创业板14家。其中折价幅度排名居前的分别是石化机械折价50.33%;富瑞特装折价50.00%;万顺股份折价49.00%。此外,国金证券、三爱富、恩华药业等较定增价也折价40%以上,平安银行、用友网络等折价在30%以上。

此外,截至1月22日,已有23只个股收盘创出去年6月中旬大盘见顶以来的新低,其中亚泰集团、久联发展等个股跌幅最大,跌幅分别高达66.96%、63.84%;复星医药、陕天然气等个股市盈率最低,分别为16.93倍、19.22倍;亚泰集团、陕天然气等个股市净率最低,分别为1.15倍、2.28倍。而如果与本轮牛市起点2000点(2014年7月21日)时的股价相比,有近百公司股价低于本轮牛市起点。五矿稀土、西部矿业、青岛啤酒等跌幅靠前。(吴海飞)

活力中国调研行 | 平均每秒交易超过1亿元 这里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大动脉”

在电视剧《繁花》中,汪小姐创立的明珠公司的第一个订单,在一夜之间由负转正,成为业界传奇。第一桶金背后的奥秘是什么?原来,自1994年元旦开始,中国实施了首次重大外汇体制改革,也称94汇改。

1994年1月1日,我国完成汇率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应运而生,入驻外滩15号的百年建筑。今天上午,“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感受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新动能。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始终是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委员、副总裁董忆伟介绍,在成立初期,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比较小,产品和服务也比较单一,服务对象仅限于国内银行。经过30多年的积淀与发展,如今的中国银行间市场在全球排名靠前,并朝着“全球人民币及相关资产交易主平台和定价中心”的目标奋进。

“我们的服务对象包括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0家机构,业务范围覆盖银行间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各种金融产品现货及衍生产品的发行、交易、交易后处理以及信息披露等各个方面,同时也是大家普遍关注的市场利率、汇率等基准指标的发布平台,还承担着支持和传导货币政策等方面的重要职责。”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已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市场存量债券约190万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占比88%。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立以来,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的年均增长率超过35%。2024年,银行间本外币市场成交规模达到2617万亿元,对应日均成交量10.5万亿元,平均每秒交易超过1亿元,在我国主要金融要素市场的占比在7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金融市场“大动脉”。

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了多项银行间市场的开放措施,并且通过持续优化市场微观机制,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多币种、多机制、一站式”的高效便捷投资渠道,用金融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银行间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目前,参与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境外法人机构超过1100家,境外投资者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约4万亿元,2024年现券交易量19.1万亿元。

“着力‘引进来’,我们为境外投资者提供结算代理、债券通‘北向通’和‘互换通’服务;发力‘走出去’,我们为境内投资者提供‘南向通’服务。交易时长延长为交易日7:00-次日3:00,支持全天20小时连续交易,覆盖亚洲、欧洲全部交易时段和北美大部分交易时段,为全球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提供更多便利。”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市场二部总经理卢向前介绍。

新民晚报记者了解到,债券通“北向通”于2017年上线,截至今年7月末已有834家境外机构通过“北向通”入市;债券通“南向通”于2021年上线以来,境内投资者范围扩大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非银机构。截至7月末,已有1171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持债余额3.93万亿元。

“上海在金融领域承担着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战略使命。建设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央地密切合作,尤其需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9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雪春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如是说。

上海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陶昌盛表示,当前,外资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在上海加快集聚。截至今年6月末,上海持牌金融机构1796家,其中外资机构556家,占比近三分之一。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深化。“沪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重要机制稳步推进。截至今年7月末,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和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分别吸引99家、66家国际资管机构参与。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政策协同联动,以更优质、更完善的金融服务稳外贸、稳外资,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金融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能,为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陶昌盛说。

一、中信银行外汇牌价

中信银行是中国大型商业银行之一,提供外汇兑换服务。下面是中信银行外汇兑换的详细介绍。

一、中信银行外汇牌价

中信银行提供的外汇品种包括主要的货币,如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新西兰元、瑞士法郎、新加坡元、港币等。中信银行的外汇牌价实时更新,通常每天有两次更新,分别是上午10:30和下午16:00。除此之外,如果外汇市场波动比较大,中信银行也会在非规定时间进行更新。

二、中信银行外汇兑换买入卖出和中间价的关系

中信银行的外汇牌价包括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三个价格。买入价是指中信银行购买外汇的价格,卖出价是指中信银行出售外汇的价格,而中间价是指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平均值。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的差距称为“点差”,点差的大小与市场供求关系和货币波动的情况有关。一般来说,点差越小,交易成本就越低,利润也就越高。

三、中信银行外汇兑换要求

中信银行外汇兑换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外汇交易申请书和外汇购汇证明等文件。外汇购汇证明是由中国外汇管理局发放的证明,用于证明购汇的资金来源和用途。不同的外汇购汇证明对应不同的兑换额度,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此外,中信银行还要求客户填写外汇兑换申请表,填写兑换金额和兑换的外汇种类等信息。

四、中信银行外汇兑换其他内容

中信银行提供多种外汇兑换方式,包括柜台兑换、电话预约兑换和网上银行兑换等。柜台兑换需要客户亲自前往银行柜台办理,而电话预约兑换和网上银行兑换则可以在家中或办公室进行,更加方便快捷。

中信银行在全国范围内设有众多网点,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重庆等大中城市,覆盖面广,方便客户进行外汇兑换。

中信银行官方网站为www.ecitic.com,客服热线为95558。

以下是中信银行全国各省市主要分行的地址和联系电话,仅供参考:

北京分行: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号,电话:010-66288888上海分行: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世纪大道8号,电话:021-58776666广州分行: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369号,电话:020-38888888深圳分行:深圳市福田区福中路2020号,电话:0755-88308888杭州分行:杭州市拱墅区莫干山路68号,电话:0571-88098888成都分行:成都市锦江区东大街59号,电话:028-86688888武汉分行:武汉市江汉区解放大道688号,电话:027-68886688南京分行:南京市玄武区中山北路128号,电话:025-84778888西安分行: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88号,电话:029-86668888天津分行: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69号,电话:022-58288888长沙分行: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一号,电话:0731-82368888郑州分行:郑州市金水区经三路68号,电话:0371-60988888重庆分行: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1号,电话:023-67888888南昌分行: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北大道699号,电话:0791-82088888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doc.doc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三十年的历程,改革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又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总结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三十年来所走过的路程和取得的成果,分析外汇管理体制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对进一步推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资本账户可兑换的长远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外汇资源短缺,经济发展水平低,同时,为适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和进口替代性贸易战略,我国对外汇实行了高度集中的分配管理体制,集中所有有限的外汇资源,实行统一管理,采用指令性行政分配方式投入到经济建设最需要的地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原有 的外汇管理体制势在必行。概括起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结束了由国家垄断的外汇管理体制,实行了以外汇上缴和外汇留成制度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第二阶段进行了进一步的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消了外汇上缴和外汇留成制度,实行了银行结售汇制度;第三阶段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改进并取消了强制结汇制度,开始实行意愿结售汇制度。

(一)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初级阶段(1978—1993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配合整体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外贸体制改革中的下放外贸经营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营方式,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以“减少行政干预,增加市场调节”为主线的改革。改革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一是不断放松直至取消经常项目的汇兑限制;二是逐步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三是逐步使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四是不断完善和开放资 本项目的外汇管理。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

1·实行外汇留成制度

出口企业将出口外汇收入卖给国家后,国家按规定比例给出口企业和地方外汇留成额度。用汇时,企业用人民币配以额度,按国家公布的外汇牌价购买现汇,对外进行支付。值得注意的是,外汇留成制度只适用于中资企业,主要是配合对中资企业贸易及非贸易外汇收入的强制结汇制度。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意愿结汇制度。

2·建立和发展外汇调剂市场外汇留成制度的实施,调动了企业和地方进出口贸易的积极性,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外汇额度与实体需求相分离。为了满足企业相互之间外汇余缺调剂的客观需要, 1980年我国政府推出外汇调剂业务。

3·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1979年8月我国国务院开始改革汇率制度,除继续保留公布牌价外,另外制定内部结算汇率。1981年正式实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 1美元兑2·8元人民币,适用于进出口贸易外汇的结算。从1981—1984年,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没有变动。同时继续公布牌价, 1美元兑1·5元人民币,主要适用于非贸易外汇的兑换和结算。1985年1月1日取消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进出口贸易外汇按官方汇率1美元兑2·8元人民币结算。1985—1990年,我国多次大幅调整汇率,实行人民币逐渐贬值政策,由1985年1月1日的1美元兑2·8元人

第1页

“打假”非法期货!警惕境外交易噱头,中期协教你四招识破

又一年3.15,期货市场也“打假”。

近年来,随着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投资者对国际期货品种关注度增加,不少非法国际期货交易平台就开始“玩花招”。“假平台”、“假代理”、“假大师”等层出不穷。

国内一些非法机构在推广“外盘期货”代理业务,宣称自己可以代理做外盘期货,原油、黄金、恒指、外汇,等境外期货品种。噱头为“大师带路”,专业配资,杠杆巨大,回报惊人。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证监会目前尚未向任何机构颁发境外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并且尚未出台境内单位或个人从事境外期货的办法。且境内投资者通过非法平台网站参与境外证券市场交易,切身权益将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跨境诈骗重灾区

从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披露的案例信息来看,近期非法期货案件中跨境诈骗是重灾区。

例如2020年12月10日,上海警方破获一例非法期货案件,涉案金额700亿元。具体为吴某团伙所利用非法期货交易软件,为跨境期货交易搭建了一条非法通道,使得投资人得以在境内开立境外期货交易账户进行投资交易。

经查,吴某在网上发现本市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门研发了一款具备境外期货交易、分仓管理账户、清算提成等功能的交易软件。通过该软件,吴某可以招揽客户从事境外期货投资,进而赚取交易手续费。吴某便通过该公司客服获取了交易软件的下载链接、登陆账号和密码,并在不具备经营资质的情况下,伙同他人不断发展下游代理和客户。

再看另一跨境诈骗案例,2020年1月,上海公安机关侦破一起以从事证券、期货交易为幌,跨境诈骗境内投资人,涉案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的案件。

经查,发现一条盘踞在境外多国,以从事证券、期货交易为幌,跨境诈骗境内投资人的犯罪产业链。犯罪嫌疑人饶某、夏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在深圳开设成立一科技公司,组织20余名公司成员分批出境,在境外租赁犯罪场所、购买电脑、手机等作案设备。随后,饶某、夏某指使团伙成员利用微信、QQ等方式揽觅境内投资人进入所谓“股指期货交流群”,并假扮投资人、专业导师、导师助理等角色,开设语音课程,营造境外股指期货交易高收益氛围,取得境内投资人信任,诱骗投资人入金交易。

境外平台端犯罪团伙汤某等人,受饶某委托,在多国注册成立公司,将公司包装成持有美国NFA期货牌照的交易平台,并组织团伙成员扮演开户专员等角色指导客户开户入金,向客户提供交易软件。犯罪团伙诱骗投资人入金到其控制的境内银行账户后,诱导投资人使用交易软件从事境外股指期货的虚拟交易,从而直接骗取投资人投资资金。

非法经营境外期货犯罪除了严重侵害境内投资人财产安全,也扰乱了国家外汇、期货管理秩序,易产生叠加危害。

据警方提示,不法分子利用私自开发的交易软件逃避我国行政部门监管,未经批准擅自经营期货交易业务,严重破坏境内期货市场管理秩序。同时,不法分子将投资人通过非法跨境期货交易软件入金的人民币汇兑成美元,造成资金非法跨境流动,严重破坏我国外汇管理秩序。此外,不法分子可能利用投资人境外市场信息缺失的盲点,诱骗投资人从事虚假股指期货交易,非法经营或向网络诈骗犯罪变异升级。

外盘交易损失难追回

近年来,随着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投资者对国际期货品种关注度增加,不少非法国际期货交易平台就开始“玩花招”。

国内一些非法机构在推广“外盘期货”代理业务,宣称可以为境内投资者参与境外期货交易提供渠道,代理中国香港、纽约、伦敦等市场原油、黄金、股指、外汇等期货投资。而当前外盘期货之所以成为不法分子坑骗投资者的手段,一方面是利用大多数的国内投资者无法开外盘户的心理,另一方面则是外盘期货缺乏监管。

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未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或者变相设立期货公司经营期货业务(含境外期货经纪业务)。境内单位或个人从事境外期货交易的办法,由中国证监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中国证监会目前尚未向任何机构颁发境外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并且尚未出台境内单位或个人从事境外期货的办法。

且境内投资者通过非法平台网站参与境外证券市场交易,切身权益将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5条之规定,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不得经营证券、期货、保险或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根据《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17条之规定,境内个人进行境外权益类、固定收益类以及国家批准的其他金融投资,应当按相关规定通过具有相应业务资格的境内金融机构办理。

值得注意的是,境外期货代理的机构及人员通常在国内无实际经营机构,投资者参与此类交易造成的损失,一般难以追回。由于开户的投资公司不是期货公司,根据中国证监会、国家工商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在查处非法期货交易中职责分工的通知》规定,凡涉及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以外的机构非法从事境外期货交易的案件,由工商部门牵头查处。投资者应当直接向该投资公司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反映。如果涉案的金额较大,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处理。

四招辨识非法期货

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是一种涉众型的违法犯罪活动,花样翻新快,隐蔽性强,欺骗性大。

近年来,随着对非法期货活动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不法分子从事非法期货活动的手法不断翻新,非法期货活动的隐蔽性越来越强。投资者在入市交易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非法期货活动。

对此,中期协提示,可根据以下四点做出识别。

一是辨识主体资格。按照规定,开展期货业务,需要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取得相应业务资格,否则即为非法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中国证监会网站(www.csrc.gov.cn)、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www.cfachina.org)查询合法期货经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息,或者向当地证监局核实相关机构和人员信息。

目前,境内只有4家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期货品种是合法期货交易,即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此外,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的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在筹建中,不过目前没有上市期货品种。

二是辨识营销方式。一些不法分子往往以“老师”、“期神”自居,以只要跟着他做,就能赚大钱的说法吸引投资者。投资者需要知晓,合法的期货经营机构不得进行此类虚假宣传。投资者遇到这种情况请勿相信。期货交易具有高风险特点,不可能稳赚不赔。

三是辨识互联网网址。非法期货网站的网址往往采用无特殊意义的字母和数字构成,或采用仿冒方法在合法期货经营机构网址的基础上变换或增加字母和数字。投资者可通过中国证监会网站或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询合法期货经营机构的网址,识别非法期货网站。投资者请勿登录非法期货网站,以免误入陷阱,上当受骗。

四是辨识收款账号。合法期货经营机构只能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也只能以公司的名义开立银行账户,而非法机构往往以个人的名义开立收款账户。如果有人要求投资者把钱打入以个人名义开立的账户,投资者即可果断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