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汇率波动

外汇套保潮来袭!2个月95家A股公司密集发公告,外汇局:企业套保比率超25%

A股上市公司外汇套期保值_人民币汇率波动套期保值_远期外汇交易进行套期保值 有外汇空头的 银行

随着美联储连续加息,美元指数刷新20年新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加大,近期在外汇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密集增加,掀起一轮外汇套保热。

自8月以来,已有95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关于开展外汇套保业务或者增加外汇套保额度的公告。避险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724家公司发布外汇避险相关公告,超过去年全年总数。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增强,合理管理汇率风险。2022年1-8月企业套保比率进一步提升至25%以上。

2个月95家上市公司发布外汇避险公告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美联储加息和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剧烈波动。

9月28日,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跌破7.2,创下2011年发布离岸人民币数据以来的最低值,在岸人民币则创下2008年以来新低;9月29日,离岸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回到7.15,大涨1000个基点;10月5日,离岸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回到7.0。

面对汇率的大幅波动,不少有进出口业务的外贸企业深感压力大。为了规避汇率风险,不少涉及外贸业务的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外汇期货套保公告。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自8月以来,有95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关于开展外汇套保业务或者增加外汇套保额度的公告。

9月30日,怡亚通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怡通能源拟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国内产生的金融外币衍生品交易、远期、掉期合约等。“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总额不超过5亿美元,以上额度全部用于开展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套期保值业务,防范由于汇率价格变动带来的外汇风险,不进行投机和套利交易。”

9月16日,日上集团董事会同意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开展总金额不超过9亿元人民币或其他等值外币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9月14日,韵达股份公告称,为了更好地应对汇率风险,锁定交易成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产品,12个月内任一时点的交易金额不超过美元3亿元或等值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避险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724家公司发布外汇避险相关公告,这一数字超过去年全年总数。其中,深市上市公司449家,沪市上市公司26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9家。

人民币汇率波动套期保值_远期外汇交易进行套期保值 有外汇空头的 银行_A股上市公司外汇套期保值

从规模上看,外汇避险企业主要是大中型企业。2022年上半年大、中、小型企业占比分别为83.29%、16.16%和0.55%,中小型企业占比有所提高。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子、机械设备、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外汇避险企业数量较多。

外汇套保规模大幅攀升,套保比率超25%

随着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相关企业通过外汇衍生品避险的力度正在不断增强。

10月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银行、企业等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逐步适应汇率双向波动,总体保持理性交易模式。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增强,更多企业以财务状况稳健性和可持续性为导向,审慎安排资产负债的货币结构,合理管理汇率风险。

“2021年,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合计超1.4万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2倍;企业套保比率达22%,较2012年提升9个百分点,2022年1-8月套保比率进一步提升至25%以上。”

不过,对企业而言,提升汇率风险管理专业能力更为重要。企业开展外汇交易业务前,应先构建科学健全的套期保值管理体系,并通过定期培训提升团队专业化建设。此外,企业应该做到理性套保、合理套保,不能单边赌人民币升值和贬值,谨防套保变投机的行为。

展望四季度,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亦备受市场关注。

央行于9月28日召开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电视会议,指出人民币双向浮动是常态,“保持基本稳定拥有坚实基础”,并于9月28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稳定市场预期。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博士团队表示,具体到近期市场,汇率利率关系中,更倾向于认为海外紧缩带动汇率贬值是主因,在此背景下市场预期央行宽松态度将变,资金面出现暂时紧张,从而带动利率上行。

该团队表示,正如前期报告所述,本轮贬值并没有导致资本大幅外流(与2015周期不同)、央行亦不会主动收紧(与2018周期不同),目前仍采用远期外汇风险准备金、外汇存款准备金等增加摩擦的方式干预,还未明显动用外储,因此,资金利率不具备大幅上行的条件。

在展望第四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走势时,中国银行研究院在最新的《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认为,四季度人民币汇率短期将继续承压,但下行空间有限,中长期走势有较强韧性。

2023年一季度国际投资头寸情况分析:净投资头寸提升,民间对外负债增加_银河期货

报告编号:267036报告名称:2023年一季度国际投资头寸情况分析:净投资头寸提升,民间对外负债增加_银河期货报告来源:互联网用户上传关键词:行研报告报告页数:4 页预览页数:2报告格式:pdf 上传时间:2024-09-16 简介摘要: (原创分析) 这份报告主要分析了2023年一季度国际投资头寸情况。在资本与金融账户(含储备资产)净流出762.88亿美元的情况下,对外净头寸增加了1673.25亿美元。其中,对外金融资产为94456.88亿美元,对外金融负债为68803.68亿美元。净头寸的增加主要由非交易性因素引起,包括美元指数的回落、人民币汇率波动和境外债券收益率的回落等。此外,报告还分析了交易性因素和非交易性因素对国际投资地位的影响,非交易性因素对净头寸变动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对负债的影响更大。不含储备资产的净资产,即民间对外净负债报-8136.81亿美元,环比增加了384.81亿美元。国际投资头寸与储备资产的差值反映了民间资本的错配情况,部分原因在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报告最后提供了作者承诺和免责声明等信息。 本报告共 4 页,提供前 2 页预览. 无水印的全部内容, 请购买后下载查看, 谢谢您!

2023年一季度国际投资头寸情况分析:净投资头寸提升,民间对外负债增加_银河期货插图

2023年一季度国际投资头寸情况分析:净投资头寸提升,民间对外负债增加_银河期货插图1

正估值效应推动6月我国外储规模上升 黄金储备实现“八连增”

“正估值”效应推动下,6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环比显著上升。

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7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930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165亿美元,升幅为0.52%。

回顾近半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大,但我国外储规模稳中有升,年初迄今上升653亿美元,升幅为2.09%。与此同时,我国央行连续第八个月增加黄金储备。截至6月末,央行黄金储备报6795万盎司,环比上升68万盎司,月度增幅创近四个月新高。

估值效应推升6月外储规模

推升6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的主要因素是估值效应。

“6月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上升,主要反映了汇率和资产价格重估的估值效应。”中银证券(601696)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对记者表示,当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全球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

货币方面,美元汇率指数6月下跌1.4%至102.9,非美元货币则总体升值。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当月微跌0.1%,但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6.5%。

“6月外汇储备增幅达逾160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对记者表示,从汇率折算因素来看,由于英镑、欧元等非美货币升值,折算成美元后,形成账面增值;从资产价格来看,主要债券价格略有下跌,造成外储账面小幅“缩水”。此外,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形成一定投资收益,增厚当月外储规模。

多重因素将助力人民币汇率和外储规模持稳

回看6月,人民币汇率震荡走低,引发关注,但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基本平衡。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我国6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同时呈现小幅顺差,均明显高于5月份水平,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顺差格局;6月外资净买入境内债券也延续前几个月的较高规模,显示出在国际金融市场延续波动走势的背景下,人民币债券愈发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市场主体对于汇率波动的认知与预期更为成熟。管涛表示,人民币汇率自5月中旬再度破7以来,6月份延续调整行情。当月,境内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银行间市场即期询价交易日均成交452亿美元,环比仅增长了0.9%。“特别是6月底人民币跌破7.20之后,外汇成交不升反降,显示市场主体面对汇市震荡行情更趋理性和冷静。”

前瞻来看,多方面因素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稳定。管涛表示,近日,央行再次多次向市场喊话,将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我国经济潜力大、政策空间足,有条件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进而促进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

温彬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但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明显,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国际收支总体平衡,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预计,今年1月至7月,我国贸易顺差或创历年同期新高,这将对7月外汇储备形成较强支撑。

我国央行黄金储备实现“八连增”

今年以来,全球央行在黄金市场空前活跃,我国央行黄金储备也已实现“八连增”。

“继全球央行购金量创下历史纪录之后,各国央行继续将黄金视为重要的储备资产。”世界黄金协会日前发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71%的受访央行认为,全球央行的黄金持有量将在未来12个月增加,去年这一比例为61%。

自去年11月中国央行开启本轮黄金增购行为以来,中国央行黄金储备由6264万盎司增至今年6月末的6795万盎司,累计增持规模达531万盎司。

郑后成认为,着眼中期视角,美元指数大概率下行,而国际金价大概率上行,两相对比,黄金的保值增值属性强于美元,国际金价走势在中长期或呈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特征的观点。短期内,我国央行有概率继续增持黄金储备。

世界黄金协会表示,地缘政治问题悬而未决,加之其对通胀、利率和市场前景的影响,这些因素成为多家央行关心的焦点。面对这些趋势和不断变化的投资环境,央行购金需求可能会继续保持强劲。

32853亿美元!外储规模“五连增” 专家:中国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继续稳步推进

6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53亿美元,升幅为0.11%。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受资产价格变化与汇率波动综合影响,5月末外汇储备较上月末上升36亿美元。

记者注意到,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五个月上升。此外,央行黄金储备5月末环比增加6万盎司,已连续七个月增持。

浙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5月末外汇储备环比小幅增加主要源于估值因素。同时,5月海外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也使得外汇储备有所波动。

5月末外储规模上升

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再度增长。廖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理论上看,外汇储备须满足一定流动性和安全性要求,通常以可自由兑换货币计价的对外债券的形式持有,包括外币现金、银行存款、长短期政府债券以及其他可用于国际支付的外币资产。

廖博告诉记者,外汇储备主要组成是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四种货币表示的资产,常以美元标价,当美元走软时,欧元、英镑、日元相对升值,就造成了外汇储备增加。从美元指数来看,5月美元指数连续四个月下降,最低降至99下方,月内下降幅度为0.2%。因此,美元指数小幅震荡使得汇率折算后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廖博分析,5月海外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也使得外汇储备有所波动。2024年末,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不含储备资产)14173亿美元。其中,股权类投资8598亿美元,债券类投资5575亿美元。

从美债看,廖博进一步分析,美债收益率5月整体上行,主要期限利率全线抬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由月初的约4.20%升至月末的4.49%,上行近30个基点,创出年内新高;2年期和5年期分别升至4.00%和4.07%,短端与中长端齐步走高,曲线略微趋陡。

温彬认为,5月中上旬,中美关税形势有所缓和,全球去美元化交易有所放缓。5月下旬,随着美国国债拍卖遇冷、美欧贸易战升级,去美元化交易再度升温。全月来看,全球资产价格涨跌不一,对外储支撑有限;汇率对外储有所支撑——美元指数小幅下跌0.1%至99.3,日元兑美元贬值0.7%,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上涨0.16%、0.92%。受资产价格变化与汇率波动综合影响,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较上月末上升36亿美元,至32853亿美元。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分析,5月,中国新增外汇储备余额36亿美元,增幅较上月的410亿美元大幅收窄。这主要是受主要经济体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经济增长前景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先涨后跌,全月基本收平,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因此,汇率和资产价格变动对中国外汇储备的估值效应大体上正负相抵。

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分析,5月,受主要经济体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经济增长前景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小幅震荡,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黄金储备连续7个月增加

管涛进一步分析,人民币汇率预期分化更加明显。受到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取得阶段性进展的提振,5月中旬以来,境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破7.2,中间价与境内即期汇率以及境内外交易价的偏离大幅收敛,“三价合一”趋势进一步显现。离岸人民币交易价(CNH)围绕在岸人民币交易价(CNY)双向波动更加频繁,显示市场汇率预期进一步分化。

在此背景下,境内外汇交投更趋活跃。当月,境内银行间市场日均即期询价外汇成交量达478亿美元,环比增长13%,刷新有数据以来的新高。

展望未来,廖博表示,交易因素有望正向支撑外储。交易因素驱动外汇储备的变动,主要包括银行结售汇、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操作、国内经济主体用汇需求和境外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等。5月比较典型的特征在于出口回归高景气度。从PMI(采购经理指数)分项指数来看,5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7.5%和47.1%,较上月分别上升2.8和3.7个百分点,进出口情况有所改善。

按不同标准测算,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储规模处于适度充裕水平,短期内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在外部环境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适度充裕的外储规模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也将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各界普遍关注到,在减少美债持有量的同时,中国不断增加黄金储备。廖博指出,中国加速增持黄金、战略资源及非美元资产,目前的外储多元化比例提升至40%以上。中国5月末黄金储备报7383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这已是央行连续七个月增持黄金。

对于黄金储备持续上升,王青指出,5月关税争端降温,避险需求弱化导致国际金价出现小幅调整。当月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仍是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

展望未来,王青判断,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背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国际储备中的黄金储备占比偏低——截至2025年5月末,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占比为7.0%,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因此,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8月外汇占款大幅下降 人民币贬值预期为主要原因

央广网北京9月1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外汇占款为26.1万亿元人民币,比7月份减少了3184亿元人民币。而金融机构口径的外汇占款降幅也较大,为28.1万亿元,环比下降7238亿元。两者都刷新了历史单月最大降幅。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外汇占款大幅降低主要是因为市场对人民币存在贬值预期。

郭田勇:外汇占款大幅降低可能主要还是因为市场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民币贬值的预期,由于前期央行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一次性的调整,市场中形成了人民币可能会继续贬值的预期,国内的一些居民,包括一些机构希望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在这种预期下,供汇的需求比较强烈,同时,一些进出口企业的受惠欲望也有所降低,所以央行就会依靠收购外汇,从而使得占款的人民币的投放路径受到了抑制。

郭田勇表示,外汇占款下降,将对实体经济造成压力,眼下最重要的是动用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提供支撑。

郭田勇:央行表示的很清楚,汇率是一次性的调整,这并不表明人民币在长期内还会贬值,所以未来的人民币汇率会保持整体的稳定。当前的这种预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因此央行必须针对种情况适时的进行一些对冲操作,例如降低准备金率或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适时的投放流动性等,从而保证中国货币环境以及未来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外汇占款大降,透露哪些信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经济之声:为什么会产生外汇占款?外汇占款大幅度降低说明什么?

吴庆:因为开放的经济体需要融入以美元为主要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当外资流入时,其实存在着一个兑换的问题。美元在流入境内时需要和我们的银行体系做一个交换,把美元卖给我们的银行,我们的银行会支付相应数量的人民币给外资,从而使得外资能够在国内使用,所以我们的银行体系就会持有大量美元,央行也会花钱从商业银行购买美元从而形成央行的外汇占款。因此我们的外汇占款就被分成了不同级别,央行有一级外汇占款,商业银行也会有外汇占款。

经济之声:数据显示,8月份金融机构外汇买卖余额下降7000多亿元,当月央行外汇占款减少3100多亿元,金融机构外汇买卖余额与央行外汇占款是什么关系?两者之间出现较大差额,说明什么?

吴庆:央行的外汇占款减少了3183.5亿,央行加上商业银行,主要是商业银行,它们的外汇占款总共减少了7234亿,如果我们把两个数字相减,可以得到4000多亿的数额,这4000多亿就是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的减少量。

我们的外汇占款包括美元、欧元及日元等主要币种,甚至还包括一些不太常用的币种,但是我们在统计时都会把它折算为美元然后再公布出一个数字,记账时我们会公布两个数字,外汇占款是用人民币来计价,而外汇储备是用美元来计价。

经济之声:央行发言人表示,8月央行外汇占款减少,按照汇率折算,低于8月我国外汇储备下降939亿美元的水平。外汇占款减少和外汇储备下降之间为什么会出现不一致?

吴庆:因为外汇储备是以美元计价,而外汇占款是以人民币计价,所以这两者之间会出现不对称,其中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差价的出现,第一个因素就是汇率的波动,当汇率波动比较明显时,差距就比较大,第二个因素就是其他资产、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如果美元升值,我们持有的欧元资产在折算为美元时就会出现贬值,但实际上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资产有所减少,而是计价的汇率发生了变化。此外,我们的外汇占款也会有一些调整,例如当我们出售美元资产时,可能价格会降低,或者在我们出售美元国债时,国债的价格会有所下跌;另外,资金提款也会减少我们的外汇储备。

经济之声:8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了22%,这和外汇占款的下降有什么关系?

吴庆:这是我们的FDI,FDI基本上是与实体的投资有关,投资有两种,一种是实体的投资,另一种是金融投资,之前我们对金融投资的管制很严,一些跨境的金融投资也只能藏身于FDI当中,现在我们放宽了对于金融及跨境方面的投资限制,所以目前藏身于FDI当中的资金数量是比较少的,所以金融向下的跨境资本流动更能帮我们看清楚市场的变化,而FDI的反应相对来说比较迟钝,所以我们在观察跨境金融项目的资金流动时,基本上不考虑FDI。

经济之声:外汇占款降低会使得我们的货币政策发生什么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