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业绩下滑

由赢转亏!海王生物第三季净利降840%,盈利能力下滑,股价持续低迷

10月30日,海王生物(000078)发布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215.13亿元,同比下滑12.38%;归母净利润2570.30万元,同比下滑44.39%;扣非归母净利润-7760.18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973.53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70.37万元,同比下降21.64%。

海王英特龙 股票_海王生物应收账款高企分析_海王生物2025年三季报

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01亿元,同比降低9.09%,归母净利润-597.87万元,同比降840.40%。

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272.77亿元,其中应收账款规模达150.7亿元,相当于当期营业收入的70%,资产规模的55%。大量资金被医院客户长期占用,回款风险较高。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到89.57%,明显高于医药流通行业平均水平。短期借款99.25亿元,但账面货币资金仅20.71亿元,短期偿债能力承压。

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70.37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16.10亿元。

盈利能力方面,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2%,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投入资本回报率为1.79%,较上年同期下降0.53个百分点。

公司近年来公司业绩持续低迷,连年亏损。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分别下降7.84%、3.74%、16.7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7亿元、-16.90亿元、-11.93亿元。三年合计亏损约39.1亿元。

二级市场上,截至昨日收盘,海王生物股票下跌0.40%,每股收报2.52元,年内下跌1.18%。事实上,自2015年6月以来,下跌已成为海王生物股票的常态,近10年来其股价下跌幅度超80%。

油价震荡下行拖累业绩 油气巨头纷纷裁员降本

中经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近日,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康菲石油爆出裁员消息。据路透社报道,该公司将裁减至多25%员工,即约3250人。其中,大部分裁员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向康菲石油(中国)方面核实,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据悉,康菲石油在中国市场已耕耘超过40年,其与中国海油合作开发的蓬莱油田自2002年投产以来,双方已在该项目上投资逾1500亿元。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面对国际油价震荡下行压力,包括壳牌、英国石油(BP)、雪佛龙在内的多家油气巨头出现业绩下滑,裁员成为降本增效的共同选择。

“增收不增利”

康菲石油披露的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财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其实现营收318.41亿美元,同比增长11.29%;股东应占利润48.2亿美元,同比减少1.23%。

康菲石油“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国际油价震荡波动带来的利润下滑。2025年上半年,受全球宏观经济、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整体呈现“V型”走势,均价同比下行。根据Wind数据,2025年6月30日WTI原油价格为65.11美元/桶。

整体来看,上半年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价格为71.87美元/桶,比上年同期的84.06美元/桶下跌14.5%;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现货平均价格为67.60美元/桶,比上年同期的78.95美元/桶下跌14.4%。这一价格水平低于康菲石油的“完全成本线72美元/桶”,导致其盈利能力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康菲石油的可控油气开采成本已从2021年的每桶11美元,攀升至2024年的每桶13美元。面对成本增加、原油价格下滑压力,康菲石油推动了一系列资产调整计划。

2024年11月,康菲石油完成对马拉松石油公司的收购。这笔交易为康菲石油带来了超过20亿桶的资源和更广泛的美国陆上投资组合。马拉松原油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营收和其他收入为341.0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83.62亿美元。季度营业利润21.9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5.22亿美元。季度归属公司的净利润12.1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5.15亿美元。马拉松原油公司的经营业绩出现下滑,这在短期内对康菲石油造成了拖累。

此外,2025年8月,康菲石油宣布将以1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Anadarko Basin资产。此举是其剥离非核心资产、集中资源于高效益区域的举措之一。

据康菲石油披露,其正在积极推进全球液化天然气战略,目前已在欧洲、亚洲等全球主要市场签订了一系列供应、运输和接收站协议。通过澳大利亚和卡塔尔的合资项目,康菲石油目前拥有逾6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净产能。据康菲石油预计,到2028年,依托卡塔尔LNG、亚瑟港LNG和墨西哥太平洋LNG项目的产能,其液化天然气净产能将增长一倍以上。

公开信息显示,康菲石油自1981年入华,通过与中国海油等合作伙伴协作开发。1994年起,康菲石油与中国海油发现并开发位于渤海南部的蓬莱油田,自2002年蓬莱油田投产以来,双方已在该项目上投资逾1500亿元,建成16座海上平台及一艘30万吨级的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蓬莱油田群原油累产突破5亿桶。此外,康菲石油在中国还经营液化天然气业务,每年向中国输送近10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约占2024年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13%。

调整进行时

面临业绩压力的不止康菲石油一家。今年以来,多家国际油气巨头相继公布裁员计划。

为缩减成本,1月16日,BP被爆出今年将裁减约4700名员工和3000个外包员工岗位,裁员人数约占全球员工的5%。2月,雪佛龙宣布计划到2026年年底前将全球员工人数减少最多20%,即9000人。今年5月,该公司在其全球最大产油基地——美国二叠纪盆地裁员近800人。

更早之前,在2024年3月,壳牌公司在重组业务部门的过程中,计划将裁减交易团队至少20%的岗位。

2023年,埃克森美孚通过全股票交易的方式收购先锋自然资源之后,使得其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达到了十多年来最高水平,并成为美国最大页岩盆地的最大生产商。但是,并购带来的资产规模增加同样带来了成本控制压力。为此,2024年11月,埃克森美孚对外披露,计划对先锋自然资源裁员397人。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油气巨头的日子并不好过。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信息显示,埃克森美孚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和其他收入815.0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930.6亿美元。季度归属公司的净利润70.8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92.4亿美元。

雪佛龙则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和其他收入448.2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11.81亿美元。季度归属公司的净利润24.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44.34亿美元。

此外,壳牌的营收为664.4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50.53亿美元。季度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5.17亿美元。季度调整后的EBITDA利润133.1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68.06亿美元。BP的营收也由上年同期的482.5亿美元,降至476.77亿美元。

从上述油气巨头的经营业绩来看,今年二季度相较去年同期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此前,为应对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安全挑战,国际油气巨头纷纷调整战略发展方向,在收缩新能源产业投资的同时,加大在传统油气资源方面的投入。但是,从全球来看,新增油气可开采资源量正在下滑。根据标普全球统计,2024年,全球范围内获得197个常规油气发现,新增油气可采储量约12.62亿吨油当量,同比下滑15%。

在此背景下,油气巨头在降本增效的同时,还频频对油气资产进行并购。

2024年12月,壳牌与Equinor宣布整合北海油气资产,新合资公司预计在2025年年底前成立,将接管壳牌在北海的9个油田和Equinor在北海的3个油田,其中包括北海地区正在开发的最大新油田——Rosebank油田。

今年7月,雪佛龙以530亿美元全股票交易正式收购页岩油企业赫斯。通过此次并购,雪佛龙获得圭亚那Stabroek油田30%权益,该区块可采资源量110亿桶油当量;在美国巴肯地区的开采面积扩大至46.3万英亩。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加大对油气资产并购力度,已成为部分国际石油公司巩固上游资源战略的重要措施。国内一家油气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低油价的时期恰恰是寻求并购的机会。

家电龙头迎来至暗时刻!美的高管冻薪30%,格力净利下滑7成,海信裁员1万?能否突围?

新浪财经讯 4月15日消息,家电的日子并不好过,家电企业陆续公布第一季度业绩,要么净利腰斩,要么净利直接打七折。昨日更爆出美的高管将冻结薪资的30%。发生了什么?家电行业未来能否突围?

家电行业一季度业绩下滑_格力电器净利腰斩_海信电器股票

一季度白电销售额骤降 45%,格力电器直接降七成

奥维云网(AVC)发布的 2020 年一季度家电零售全渠道监测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白电市场销售规模大幅缩 减,整体零售额降幅约45%。其中,空调市场严重受挫,一季度空调实现零售量为 524 万台,零售额规模为 149.2 亿元, 零售量、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 46.6%、58.1%。

4月14日晚间,格力电器公布了2019年以及今年一季度业绩报告,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07亿元-229亿元,比去年同期410亿元约减少一半;归母净利润13.3亿元—17.1亿元,比去年56.7亿元同比下降70%—77%。

同样海信家电4月14日晚间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一季度预计净利润约0万元~1.26亿元,同比下降70.0%~100.0%。

海信电器股票_家电行业一季度业绩下滑_格力电器净利腰斩

不过,虽然一季度净利都打了七折,格力电器第四季度净利直接下滑5成。

2019年,格力电器营业总收入2005.08亿元,同比仅微增0.24%;归归母净利润246.72亿元,同比减少5.84%。单看,四季度营收仅为438.32亿元,同比下滑12.29%,归母净利润为25.5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9.74%。

海信家电公布的2019年财报,公司在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374.53亿元,同比增长3.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94亿元,同比增长30.22%。通过扣除前三季度净利润得出公司第四季度实现净利4.45亿元,净利同比暴增115%。

4月12日晚间,格力电器表示,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按本次回购资金最高人民币60亿元测算,预计可回购股份数量约为8571.43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42%。两天前,格力电器发布了关于债务融资工具获准注册的公告,经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同意,格力电器已注册超短期融资券100亿元、短期融资券30亿元、中期票据50亿元。一边是回购,另一边是发债,这折射出格力电器面临的资本市场和经营压力。

董事长方洪波带头,美的冻结高管30%薪酬

虽然,奥克斯、美的等还未公布一季度业绩,但丝毫不妨碍寒春袭来。网传”美的集团文件“显示,美的将冻结高管的部分薪酬,暂停30%的月度工资发放。美的回应称“属实”。到底发生了什么?

据媒体报道,美的集团内部通知文件显示,美的集团暂停高管30%月度工资的发放。该部分薪酬将于2020年底据集团整体及单位业绩达成情况,再决定是否返还。此次冻结薪酬的人员范围为19级及以上员工,涵括了集团董事长、副总裁、事业部总裁、经营单位及平台单位负责人、职能总监、集团下属各单位一级架构负责人等。该规定的执行时间暂定为2020年3月至12月。

家电行业一季度业绩下滑_海信电器股票_格力电器净利腰斩

从2018年公司高管薪酬来看,以方洪波为例,方洪波2018年薪酬高达808万,如果冻薪30%,方洪波现在能领到的薪资至少少了200万。

家电行业一季度业绩下滑_格力电器净利腰斩_海信电器股票

美的回应称,“今年确实很挑战,为了与企业共度时艰,美的高管在沟通后达成一致,自愿冻薪以表决心,接下来会继续聚焦业绩达成。”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表示,“这是对包括我在内的核心管理层30%薪酬先冻结一下,是为了给大家一些压力。冻结的薪酬也很少。”

不过,今年2月,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发表公开信称,“今年开局确实格外挑战,经营风险激增,但无论发生什么,无论如何控制费用,今年我们不会因此裁员一人,不会降薪,之前确定该涨的工资还要涨。我们要走远路,就是要秉持长期主义的思维,做长期的战略部署、长期的资源投入、长期的团队构建。”

奥克斯空调能效标识虚假宣传遭罚,格力实名举报落锤

据中国经济网,4月10日,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甬市监处〔2020〕20号)。2019年6月28日,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上级局转办的关于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涉及8个型号空调能效标识不符合规定的举报材料,当天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予以立案。2019年8月15日,对上级局转办的涉及当事人另外6个型号空调的举报件予以并案处理。

海信电器股票_格力电器净利腰斩_家电行业一季度业绩下滑

经查明:当事人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奥克斯品牌系列空调,按国家对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标识的相关规定,在空调上加施经向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备案的能源效率标识。其中型号为KFR-35GW/ZC+2的空调,能源效率标识上标注制冷量3550W、输入功率989W、能效比3.59W/W,能效等级2级。

此前,格力电器实名举报奥克斯生产销售不合格空调产品。2019年8月28日,格力电器对实名举报奥克斯空调一事回应称,“我们对奥克斯的举报很有价值,要打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状。”2020年4月10日,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事人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改正,并处罚款十万元。

“优胜劣汰”,海信集团裁员1万?

网上有微博大V爆料,海信在大规模裁员:“今天得到的消息是,海信集团裁员一万人,海尔也在裁员。”

海信电器股票_格力电器净利腰斩_家电行业一季度业绩下滑

12日,海信集团对传闻作出回应称,该公司确实采取了高管降薪、末位淘汰等措施,但网上关于海信定量裁员的信息,其中数据并不属实。

海信官方发布声明称,由于受全球疫情影响,家电行业国内外市场均出现较大规模下滑。海信海外业务收入占集团整体收入已超过40%,经营形势更加严峻。我们和所有企业一样,面临渡过难关、保住数万名优秀员工饭碗的艰苦挑战。为此,我们采取高管带头降薪、通过末位淘汰加速员工队伍“优胜劣汰”等措施,激发全体员工斗志,层层传递压力、提高系统效率,以稳住业绩,且通过逆境锻造更加健康的企业肌体。

海信电器股票_家电行业一季度业绩下滑_格力电器净利腰斩

根据wind企业库,海信集团成立于1969年,涵盖多媒体、家电、通信、智能信息系统和现代地产与服务的产业格局。2018年海信实现销售收入1266亿元,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名列前茅。

海信集团注册资本为8.06亿元,青岛国资委完全认缴出资,100%持股。

海信电器股票_格力电器净利腰斩_家电行业一季度业绩下滑

目前,海信涵盖四大产业,海信多媒体产业,海信家电产业,IT智能系统,地产及现代服务。其中,两大平台已经上市,目前拥有海信视像和海信家电两家上市公司,海信、科龙、容声、东芝电视等多个品牌。

海信电器股票_家电行业一季度业绩下滑_格力电器净利腰斩

2019年底,海信电器宣布公司名称将变更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自2019年12月26日起由“海信电器”变更为“海信视像”。目前海信集团间接持有公司16.53%的股份,通过海信电子持有公司29.99%的股份,海信集团合计控制公司46.53%的股份,仍为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在此之前,以电视业务为主的海信电器业绩持续低迷,尤其是2017年以后,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2019年前三季度,海信电器实现营业收入236.44亿元,同比下降2.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5亿元,同比下降21.1%。

海信家电业务在AH股上平台上市。2019年业绩数据显示,海信家电2019年营业收入为374.53亿元,同比增长3.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94亿元,同比增长30.22%。

海信家电主要涵盖三大业务:空调业务(中央空调业务、家用空调业务)和冰洗业务。具体来看,公司空调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69亿元,同比增长9.92%,冰洗 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28亿元,同比增长0.34%。

海尔集团人士则回应称,海尔没有裁员,疫情期间,海尔集团从CEO到总裁再到领域总经理,均自愿放弃绩效薪酬,行业主、链群主则按照为用户创造的价值来获得薪酬,以保障一线员工利益尽可能不受疫情影响。

冻薪、裁员、质量隐忧,业绩巨幅下滑的白色家电企业能否实现突围?

今年以来,白色家电股票集体跌15%左右。其中,美的集团跌13.8%,海尔智家跌24%,海尔家电跌21%,格力电器跌16%。大跌之下,白色家电能否实现突围?

格力电器净利腰斩_家电行业一季度业绩下滑_海信电器股票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表示,对所有家电企业来说,今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过去每一年的环境都没有今年更严峻,尤其是海外市场占比较高的企业,例如大部分销量来自海外的奥马冰箱,这一类企业面临着欧美市场订单取消的麻烦,即便订单不取消,物流暂停也导致运输受阻。

虽然部分家电企业开始跨界,但目前来看,行业复苏还是要等待疫情过去。此前部分家电企业转战医疗产业,例如格力、美的、康佳此前就曾转产口罩。对此,刘步尘分析称,家电企业最初生产口罩不是出于外贸,而是出于员工的自我防护,而且生产口罩不具有长期战略性,不能够成为长久策略,即便是有家电企业在布局医疗业务,也难以快速地弥补目前主营的家电业务的下滑。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0Q1内销市场空调、冰箱和洗衣机全渠道零售额分别同比-58.1%、-28.0%和-35.9%,均呈现量价同降,主要系受疫情影响,线下门店关闭及安装配送受阻。外销市场,根据产业在线1-2月数据显示,出口量均呈下滑态势,但各品类下滑幅度好于内销。

重点公司中,格力电器:受空调业务高占比及线下渠道为主导影响,预计Q1营收同比下滑35%左右,利润受部分成本费用刚性影响,下滑幅度预计将更为明显;美的集团:业务相对多元化且线上渠道布局完善,我们预计公司营收和利润均下滑20%左右;海尔智家:内外销并重发展,内销市场及时推出响应市场健康需求的家电产品并加强线上渠道布局,海外市场预计Q1保持稳定,后续随着境外疫情流行加速料将有所承压。整体来看,我们预计公司Q1营收下滑10-15%,利润受部分成本费用刚性影响预计将下降更多。龙头企业下滑明显,海信集团自然也很难独身世外。

家电行业一季度业绩下滑_海信电器股票_格力电器净利腰斩

上市公司市场占有率

光大证券近期发文表示,2020年第一季度空调线上降价幅度进一步扩大,美的、海尔、格力2月后价格同比降幅35%以上,美的、海尔零售价接近全行业最低。冰箱和洗衣机1-2月线上零售不可避免受到较大冲击,3月虽然反弹,但恢复仍需时日。根据光大证券估计,2月冰箱、洗衣机销售降幅高达70%。

家电行业一季度业绩下滑_格力电器净利腰斩_海信电器股票

不过,虽然疫情打击了家电零售的发展,但机构纷纷看好未来家电表现,尤其看好龙头价值。

华创家电表示,国内疫情态势持续向好,各地线下零售商超正逐步开放,终端家电需求有望逐步恢复,且家电消费政策有望落地(广东将率先推动家电下乡政策),叠加竣工预期回暖以及气候影响,我们预计以内销为主的空调龙头格力电器后续将有较大幅度改善。长期来看,空调新能效标准将于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促使产品结构升级拉动行业均价提升,新标准并将大幅提升空调准入门槛,淘汰部分长尾品牌,行业整体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格力电器作为空调行业龙头有望优先受益。

重点推荐确定性较高以及预期改善品种:1)高壁垒、低估值以及未来发展值得期待的核心资产: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2)受益于竣工预期改善的厨电龙头公司:老板电器和华帝股份;3)受益于消费升级加速的小家电龙头公司:小熊电器、苏泊尔、九阳股份和新宝股份。

华泰家电表示,如果未来海尔智家通过私有化海尔电器,可能存在以下转变:1)可能减少少数股东权益;2)或提升海尔智家EPS;3)减少海尔电器关联交易;4)获取海尔电器现金使用权;5)摆脱部分双重监管约束,减少公司负担。

公司推荐:1) 格力电器:股价调整较充分,公司PE估值及避险吸引力凸显。2)美的集团:疫情影响较小,公司维持各项业务表现领先行业。3)老板电器:疫情短暂压制地产需求,缓解后公司工程渠道收入有望快速恢复。

部分内容综合自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