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25年9月19日

【点评:新开源(300109)】

????? 希望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你还没有因为昨天的下跌而绝望,没有抛出你宝贵的筹码。新开源有什么理由大幅下跌?因为估值过高?动态市盈率仅90多,不算高;因为解禁股解禁压力?今年才解禁5%,即使解禁后流通股也只有900万股。所以唯一的理由是主力打压建仓。你是不是又被忽悠了?

????? 3季报在25号公布,是好是坏?看走势可能信息封锁紧,可能业绩暂时一般,但无论怎样,只要你看好新开源的2011-2012年以后的成长性,就要积极建仓,积极持有,否则只会遗憾!

????? 战狼坚持持有新开源,目前成本是80元,就让那些看我博客的博友们见证战狼在新开源战场的作战到底是赢还是输。看准了再高抛低吸,不要经常买卖,否则你被洗出去后会不敢再买,乱了心态,对己不利。

????? 现在应该抛出蓝筹股了,在未来的3个月内,这些以有色、煤炭为主导的蓝筹股将进入调整期,对于那些业绩优良,成长性强,扩张性强的小盘股,已经进入中线建仓期,不要错失良机。就像3个月前你建仓蓝筹股一样,现在要大胆的买入小盘股。

????? 其他与新开源一样的好股:300102乾照光电、300050世纪鼎利、300118东方日升等,都值得你去建仓。

头寸(Position)

以下是关于金融术语头寸”的详细解释:

头寸(Position)

定义:指投资者在某一金融资产(如股票、期货、外汇等)中持有的买入或卖出合约的仓位状态,反映其对市场的风险敞口。简单来说,头寸是交易者在市场中“押注”方向的量化体现。

头寸的分类

多头头寸(Long Position)

含义:投资者买入资产(如原油期货),预期价格上涨后卖出获利。示例:投机者认为OPEC+减产将推高油价,买入WTI原油期货合约,即建立“多头头寸”。

空头头寸(Short Position)

含义:投资者借入并卖出资产,预期价格下跌后低价买回平仓,赚取差价。示例:若经济衰退担忧加剧,投机者可能卖出原油期货(做空),押注需求下降导致油价下跌。

净头寸(Net Position)

含义:多头头寸与空头头寸的差额。作用:反映市场整体看涨或看跌情绪。净多头:多头 > 空头(如CFTC报告中投机者增持原油净多头至九个月新高)。净空头:空头 > 多头。

头寸管理的意义

风险控制

头寸规模直接影响盈亏波动。例如,高杠杆下过大的头寸可能导致爆仓。案例:2020年原油期货负油价事件中,未及时平仓的多头头寸持有者损失惨重。

市场流动性

大额头寸集中平仓可能引发价格剧烈波动(如“轧空”或“多杀多”)。

策略执行

套期保值者通过头寸对冲现货风险(如航空公司持有燃油期货多头对冲油价上涨)。投机者通过调整头寸押注短期价格波动。

头寸数据的实际应用

解读CFTC《交易商持仓报告》(COT)

投机者头寸:净多头创新高可能预示市场过热,需警惕回调(如用户提到的原油头寸数据)。套保者头寸:实体企业头寸变化反映行业真实供需预期。

技术分析结合

价格走势与头寸变化背离时,可能预示趋势反转。例如:油价创新高,但净多头头寸开始减少 → 多头获利了结信号。

注意事项

杠杆效应:头寸规模与杠杆倍数需匹配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动态调整:根据市场变化(如地缘冲突、政策转向)及时平衡头寸。跨市场关联:美元走软可能放大商品多头头寸收益(因商品以美元计价)。

总结

头寸是金融交易的核心概念,本质是投资者对市场方向的“投票”。通过分析头寸数据(如CFTC报告),可洞察市场情绪,但需结合基本面(供需、政策)和技术面(价格趋势)综合判断。合理管理头寸是控制风险、实现收益目标的关键。

第一创业证券广州中山六路证券营业部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笋岗路12号中民时代广场B座25、26层

主要办公地邮编

518028

联系电话

0755-25832583

传真电话

0755-25831718

员工情况

截至2011年12月底,公司有员工1405名,其中总部员工354名,营业部员工1051名。在总部员工中,博士8名、硕士137名,学士182名,其中41%以上为硕士学历,92%以上拥有本科、双学士等及以上学历。

历史沿革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佛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经中国人民银行银复608号文批准,于1993年4月26日成立,原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1997年12月9日,在“银证脱钩”中,经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证160号文批准,同意公司增资扩股,并在原佛山证券公司基础上改制为佛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增至8000万元。2002年4月19日中国证监会以证监机构字101号文批准佛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更名、迁址方案。2002年7月26日,公司依法完成了增资扩股的程序,注册资本金由8000万元增加至7.47亿元,注册地迁至广东省深圳市,更名为第一创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8月28日,中国证监会以证监机构字1072号文批准第一创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2008年9月10日,公司注册资本金由7.47亿元增加至15.9亿元。2011年8月3日,中国证监会下发证监许可1230 号,核准第一创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由15.9亿元变更为19.7亿元。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深圳市工商局同意,公司由“第一创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并更名为“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3月22日取得更名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第一创业是国内首批证券发行上市保荐机构、首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保荐机构及首批IPO询价对象,拥有一支专业的,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投资银行队伍,富有创新活力和高效的融资能力,重点为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成长性的大型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提供多品种的融资服务,并致力于通过专业服务使客户成为行业龙头。自2006年以来,公司主承销股票债券家数、承销金额等业务排名多年进入业内前20名。

第一创业自1997年就设立收购兼并总部,始终把打造中国投资银行并购品牌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秉承对客户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着眼于客户的长远发展及关心的现实问题,为客户提供创新的、具有专业水准和全局眼光的、个性化的并购服务,致力推动优势客户利用资本平台逐步实现行业龙头地位。公司在企业并购及资产重组业务上拥有雄厚的实力,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享有良好的市场声誉。2008年、2009年,公司财务顾问收入在全国券商中分别排名第17位、第21位。

2010年12月31日,第一创业与摩根大通共同出资组建合资证券公司——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申请获中国证监会批准。2011年6月,一创摩根筹建完毕正式开业,注册资本8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北京,公司持股67%,摩根大通持股33%。公司原收购兼并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债券承销业务全部平移至合资公司。

一创摩根在中国内地开展证券承销和保荐业务,借助公司长期根植本土市场的丰富经验和摩根大通全球领先的国际视野和平台,致力于成为备受尊敬的一流中国投资银行。

投行业务内容

•  各类有价证券(含股票、债券)的发行、承销、上市推荐

•  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发行上市辅导

•  政府融资策略顾问,协助制定当地资本运作规划及战略

•  提供公司融资、并购、战略性投资等个性化金融服务

•  项目融资

•  其他创新型业务

历史业绩

•  IPO承销保荐:中小板第一股新和成IPO(002001)、航民股份IPO(600987)、雪莱特IPO(002076)、孚日集团IPO(002083)、东南网架IPO(002135)、荣盛发展IPO(002146)、新嘉联IPO (002188)、亚太股份IPO(002284)、联发纺织IPO(002394)、巨星科技IPO(002444)、碧水源IPO(300070)、银之杰IPO(300085)、松德股份IPO(300173)、宝泰隆IPO(601011)、步森股份IPO(002569)、欣旺达IPO(300207)、北玻股份IPO(002613)

•  定向增发、配股及公司债:新钢钒(000629)32亿元可转债、思源电气(002028)定向增发、大族激光(002008)定向增发、栋梁新材(002082)公开增发、东北制药(000597)定向增发和公司债、张江高科(600895)公司债、开元控股(000516)配股

收购兼并业务内容

•  财务顾问业务:收购方财务顾问或独立财务顾问、重大资产重组独立财务顾问及一般性财务顾问业务

•  直投财务顾问业务:与委托机构签订投资顾问协议,担任委托机构的投资顾问,充分发挥公司的项目发掘和资源整合能力,为委托机构寻找高回报的直接投资机会

历史业绩

•  政府财务顾问:深圳市政府财务顾问、廊坊市政府、抚顺市政府财务顾问等

•  上市公司并购:新太科技(600728)、深万山(000049)、工大首创(600857)、内蒙宏峰(000594)、中钨高新(000657)等

•  全面要约收购:美罗药业(600297)等

•  重组独立财务顾问:青鸟天桥(600657)、国投华靖(600886)等

•  整体上市独立财务顾问:攀钢钢矾(000629)等

•  行业整合并购:首创股份(600008)、盐湖钾肥( 000792 )、鲁能泰山(000720)等

•  股权分置改革:金马集团(000602)、沙河股份(000014)、美利纸业(000815)、鲁能泰山(000720)、中钨高新(000657)、中纺投资(600061)等20多家

•  集团财务顾问:鲁能集团、湖南有色集团、中纺集团、首创集团、福汽集团、德赛集团、金马集团、美罗集团、滨海控股等

金融机构常用语

头寸(position)也称为“头衬”就是款项的意思,是金融界及商业界的流行用语。如果银行在当日的全部收付款中收入大于支出款项,就称为“多头寸”,如果付出款项大于收入款项,就称为“缺头寸”。对预计这一类头寸的多与少的行为称为“轧头寸”。到处想方设法调进款项的行为称为“调头寸”。如果暂时未用的款项大于需用量时称为“头寸松”,如果资金需求量大于闲置量时就称为“头寸紧”。

在期货业务中播报

比如在期货开户交易中建仓时,买入期货合约后所持有的头寸叫多头头寸,简称多头;卖出期货合约后所持有的头寸叫空头头寸,简称空头。商品未平仓多头合约与未平仓空头合约之间的差额就叫做净头寸。只是在期货交易中有这种做法,在现货交易中还没有这种做法。

在外币业务中播报

在外币交易中,“建立头寸”是开盘的意思。开盘也叫敞口,就是买进一种货币,同时卖出另一种货币的行为。开盘之后,长了(多头)一种货币,短了(空头)另一种货币。选择适当的汇率水平以及时机建立头寸是盈利的前提。如果入市时机较好,获利的机会就大;相反,如果入市的时机不当,就容易发生亏损。净头寸就是指开盘后获取的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交易差额。

其他衍伸播报

另外在金融同业中还有扎平头寸、头寸拆借等说法。

头寸日有分很多种的:第一头寸日(期货交割过程的第一日)等等,多数就是指对款项动用的当日。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再考察

核心观点

2022年5月以来,港元汇率频频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本文介绍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原理,分析本次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的原因,探讨其背后值得关注的根本性问题。

一、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原理。中国香港在1983年建立了联系汇率制度,经过1998年和2005年两次优化,形成了将港元汇率框定于7.75-7.85范围内的制度安排。可以说,香港的基础货币规模变动是稳定港币汇率的副产品,其基础货币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须得到外汇储备的十足支持。在金管局的网站上,香港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就是“保持港元汇价稳定”。

二、本次港元触发弱方兑换保证的原因。2005年之后,港元汇率向弱方保证水平靠近都发生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本次港元触发弱方兑换保证与2018年有很强的相似性,都是伴随着美港息差大幅走阔而发生的。从2018年的经验来看,港元在弱方保证水平运行或将至少持续到美联储结束加息,且Hibor利率将至少上升到美联储本轮加息的目标利率水平。按照目前CME利率期货反映的预期,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中,Hibor或将上升至3.5%以上,至少还有200bp上行空间,显著超过2018-2019年加息周期中2.8%左右的高点。

三、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会否失守?当前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失守的可能性很小。首先,从2018年经验判断,当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下降到1000亿港元以下时,会对市场利率上行产生更大助推,从而减轻港元贬值压力。其次,与1997/1998年港币保卫战时的情况对比,香港基础货币规模和M1规模远远大于当时,国际资本难以形成有效攻击。再次,香港外汇储备的规模加上内地的支持,有能力保障联系汇率制度运转。当前香港外汇储备能够为基础货币提供1.75倍的保障,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合计占到全球的近30%。内地的支持是香港汇率稳健运行的坚强后盾。最后,香港作为中国内地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保持,需要联系汇率制度的支持。

四、真正需要回应的问题。一是,对香港经济的影响。本次香港市场利率上行可能引发银行最优惠贷款利率上行幅度超过25bp。今年以来香港GDP已连续两个季度同比负增,相比2018年9月香港银行上调最优惠贷款利率时的经济基本面更为疲软。二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面临来自新加坡的竞争。2017年以来,新加坡的全球资产管理规模超过了香港同口径指标。但正如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上指出的,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与中国内地经济金融的更紧密结合,势必给香港金融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是夯实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最扎实基础,也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最坚强保障。

风险提示:疫情冲击香港经济,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出,香港房地产市场动荡。

2022年5月以来,港元汇率频频触及弱方兑换保证。中国香港金管局遵循货币发行局制度安排,在7.85港元兑1美元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按银行要求买入港元。5月以来,金管局累计从银行同业拆息市场回笼货币1726.38亿港元,使得香港基础货币相应减少,其中的总结余项目跌至1651.58亿港元,香港外汇储备也随之减少了240亿美元。这再度引发了市场对香港市场的担忧,甚至有对联系汇率制度崩溃的悲观论调。7月22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发表文章《重温联系汇率制度的设计及运作》,阐明“香港不需亦无意更改联汇制度”,对此论调做出回应。

本文介绍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原理,分析本次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的原因,探讨其背后值得关注的根本性问题。我们认为,当前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失守的可能性很小,但本次美联储加息周期中,香港市场利率将大幅上行、并大概率带动银行贷款利率上调,在当前香港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其负面冲击值得警惕。中长期来看,随着新加坡资产管理规模的扩大,可能会增强对投资亚洲其他国家的资本吸引力,从而对香港的资本流动状况带来冲击,亦需施未雨绸缪之策。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原理

中国香港在1983年建立了联系汇率制度,将港元汇率固定为7.8港元兑1美元。根据不可能三角理论,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兼得。因而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形成了特殊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当外资流入时,港币面临升值压力,金管局会以固定汇率出售港元、获得外汇储备,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基础货币扩张,使得香港银行间利率水平下降,抑制外资流入,由此保持港元汇率稳定;而当外资流出时,金管局又会以固定汇率抛出外储、回笼港元,使得基础货币收紧、利率上升,使得外资流入放缓。可见,香港的基础货币规模变动完全是稳定港币汇率的副产品,且基础货币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须得到外汇储备的十足支持,也就是放弃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金管局的网站上也可以看到,香港地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就是“保持港元汇价稳定”。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运作原理_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原因_香港强制结汇

1997-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之后,针对国际炒家在期货市场做空港币,导致市场流动性大幅收紧的问题,金管局在1998年9月5日宣布推出“七项技术性措施”优化联系汇率制度。主要包括:金管局提供明确的兑换保证,会根据持牌银行要求,在7.80的水平把银行结算账户内的港元兑换为美元;扩大货币基础的涵盖范围至包括未偿还的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推出贴现窗机制,以抑制过度而且会引起金融市场不稳的利率波动情况。此后,港元汇率从7.75附近逐步上升并保持在了7.80水平上。

2003年,由于美元持续走低,以及市场猜测人民币升值(当时人民币汇率尚未放开波动)和香港经济强劲复苏,港币升值预期浓厚。当时金管局尚未明确承诺在港元汇率处于强势时出售港元,2003年9月美元兑港元汇率从7.8急升至7.7,金管局为了稳定汇率,向市场大量投放港币,将香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Hibor)推低到接近0%。尽管这使得美港利差显著扩大,但直到2004年4月港元汇率才回到7.8的目标水平,原因是市场预期港元会跟随人民币升值。为了理顺货币状况及使利率调节机制发挥作用,金管局于2005年5月18日推出三项优化措施,改进联系汇率制度。内容主要是:将7.75设立为强方兑换保证;将弱方兑换保证由7.80移至7.85;将强方与弱方兑换保证水平之间的范围定为兑换范围,金管局可以在这个范围内选择进行符合货币发行局制度运作原则的市场操作。此后,港元汇率被框定在7.75-7.85范围内。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运作原理_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原因_香港强制结汇

本次港元触发弱方兑换保证的原因

从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原理出发,港元触发弱方兑换保证对应于资本外流的情形。2005年之后,港元汇率向弱方保证水平靠近都发生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美元兑港元汇率和美港息差有明显相关性。本次港元触发弱方兑换保证与2018年有很强的相似性,都是伴随着美港息差大幅走阔而发生的。

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原因_香港强制结汇_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运作原理

2005年建立港币汇率兑换区间后,在2018年以前,港元从未触发过弱方兑换保证。尤其是2006-2008年间,在美联储加息导致美港息差扩大的过程中,港元兑美元汇率虽从强方保证水平移至7.8附近,但得益于这一时期美元指数持续走弱、人民币在2005年汇改后持续释放升值压力、以及彼时香港经济增长强劲(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香港GDP同比仍达到7%),港元汇率并未向弱方保证水平靠近。

相反,2006-2017年港元汇率多数时间运行在强方兑换保证水平附近,并数度触发金管局释放港币、回笼外储的操作,这一时期金管局累计释放港币1065亿港元,银行在金管局账户的总结余2015年10月开始上升达到约4244亿港元。之后,金管局以等额减少总结余的方式,增加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的供应(即从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特别投标的中标银行的结算账户中扣除有关款额),使得总结余下降到2018年3月的1797亿港元,但在此期间基础货币规模一直保持不变(也就是基础货币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发生的内部转移)。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运作原理_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原因_香港强制结汇

2018年美联储加快了加息节奏,香港金管局也亦步亦趋地上调贴现窗基本利率(该政策利率仅决定了市场利率的上限,因只有当市场利率冲破这一水平时,银行才会向金管局以此利率申请流动性),但由于香港的市场利率(即同业拆借利率Hibor)上行偏慢,导致美港息差大幅走阔。

2018年3月港币汇率首次贬值触及了7.85的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开始入市干预,使得总结余到2019年4月进一步下降到544亿港元低位,并保持这一水平直到2020年3月。当时,市场对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也产生了诸多担忧,但随着2019年7月底美联储开启降息,美港利差迅速收窄、进而倒挂,牵动港币汇率离开弱方保证水平,向强方保证水平移动,到2020年4月开始触发了强方兑换保证,随着金管局入市操作,银行总结余开始快速回升。

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原因_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运作原理_香港强制结汇

本次港币触发弱方兑换保证,与2018年的原因高度相似。由于美联储快速加息,香港市场利率上行速度相对较慢,使得美港利差迅速拉大,港币汇率经过一个半月时间从强方保证水平过度到弱方保证水平。金管局开始消耗外汇储备从市场回笼港币,使得银行总结余迅速下降,市场流动性收紧,加速香港市场利率上行,但尚不足以赶上美联储加息的步伐。

从2018年的经验来看,港元在弱方保证水平附近运行或将至少持续到美联储结束加息,且Hibor利率将至少上升到美联储本轮加息的目标利率水平。按照目前CME利率期货反映的预期,美联储本轮加息将在今年12月达到3.5%的顶点;按照美联储6月点阵图的预测,2023年利率预测中值将达到3.8%。可见,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中,Hibor至少还有200bp左右的上行空间,显著超过2018-2019年加息周期中2.8%左右的高点,而彼时香港银行最优惠贷款利率(类似于中国的LPR利率,即贷款市场的基准利率,而Hibor是银行间市场利率)上调了13bp,本次银行贷款利率很可能会以更大幅度上调。

香港强制结汇_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运作原理_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原因

本轮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会否失守

从联系汇率制度的设计来说,由于港元基础货币的存量和流量具备完全的外汇储备保障(截至2022年7月,香港外汇储备按照7.85汇率折算后,是其基础货币的1.75倍,是香港M1存量的1.1倍),香港金管局通过不断地抛售外汇储备、回笼基础货币,有能力将市场利率提升到足够高的水平,以抑制资本外流、维护港元汇率稳定。

市场之所以担心联系汇率制度难以为继,主要在于担心这一调节机制失效:如果市场对香港金管局维护汇率在7.85以内失去信心,即便香港流动性收紧、利率大幅上升,也不能阻止资本大量外流,那么就可能导致外汇储备不足以应对,引发联系汇率制度失守可能。

但当前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失守的可能性很小。这可从如下四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2018年经验判断,当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下降到1000亿港元以下时,会对银行间市场利率产生更大影响,并触发银行上调贷款利率。当香港市场利率与美国市场利率收敛后,港元贬值压力就会明显减轻。此外,需要明确的是,总结余并不存在所谓理论下限,当其消耗至低位后,香港金管局可以执行过去发行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时的逆操作,腾挪基础货币的内部结构,重新拓宽金管局入市干预的空间。同时,总结余是在金管局干预外汇市场时形成和积累起来的,是香港银行在金管局的结算账户中的结余总额,其规模远远小于香港外汇储备的存量,截至2022年7月,香港折算成港元的外汇储备约为总结余的21倍。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运作原理_香港强制结汇_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原因

其次,与1997/1998年港币保卫战的情况对比,2022年6月香港M1货币供应量是1997年6月的14.6倍,是2022年二季度香港名义GDP的490倍,远高于1997年二季度的66.7倍。

1997/1998年国际资本狙击香港资本市场的方式是,在3个月和6个月远期市场上大举做空港元(而当前和2018年美元兑港元的远期汇率一样均为贴水,并无做空港币的迹象),引发市场恐慌并跟随抛售港元。此时香港金管局为稳定港币汇率,会回笼港元、收紧银根,从而导致市场利率大幅攀升。1997年10月和1998年8月两次狙击战中,香港1个月Hibor利率的月度均值分别飙升至12%和19%,市场利率大幅攀升触发香港股市大幅下跌。而国际资本同时做空港股,企图从“双线作战”中获利。

这实际上是对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攻击:如果香港坚守联系汇率制度,则市场利率飙升,可以从股市下跌中获利;如果联系汇率制度失守,则可以从港币汇率大幅贬值中获利。当时,香港金管局通过强力干预汇率和股票市场而顶住了压力。

当前,香港基础货币规模远远大于1997/1998年,这就给国际资本哄抬香港市场利率带来了很高的门槛。如果其资金体量不足以大幅抬升香港市场利率水平,那么也就不会对联系汇率制度构成强大威胁。

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原因_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运作原理_香港强制结汇

再次,香港外汇储备的规模加上内地的支持,有能力保障联系汇率制度运转。当前,香港外汇储备能够为基础货币提供1.75倍的完全保障,对M1存量的覆盖也可达到1.1倍。截至2022年一季度,香港自身外汇储备占到全球外汇储备总量的3.84%,虽不及1997年作为全球第三大外汇储备持有地的(1997年底,香港的外汇储备为928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但此后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规模大幅增长,2022年一季度大陆外汇储备占到全球的25.4%,二者相加占比接近30%。中国内地的支持是香港汇率稳健运行的坚强后盾。

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原因_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运作原理_香港强制结汇

根据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今年3月在深圳和伦敦联合发布的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本期排名前十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上海、洛杉矶、新加坡、旧金山、北京、东京、深圳。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香港回归25周年专访中给出的数字。

真正需要回应的问题

关于本次港币触发弱方兑换保证,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两个问题:

一是,对香港经济的影响。随着香港银行总结余接近1000亿港元敏感水平,香港银行间市场利率和银行贷款利率将面临更大上行压力。本次美联储加息的终点可能在3.5%甚至更高(2022年末大概率达到3.5%),显著高于2018年美联储加息的幅度,那么意味着本次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Hibor还有至少170bp的上行空间(从8月22日的1.8%上升到3.5%)。按照2018年Hibor上行约1.5个百分点对应银行最优惠贷款利率上调一次13bp,本次Hibor至少上行3个百分点以上(从美联储加息前的0.25%左右升至3.5%),可能会引发银行最优惠贷款利率上行幅度超过25bp。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运作原理_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原因_香港强制结汇

而当前香港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今年以来香港GDP已连续两个季度同比负增,相比2018年9月香港银行上调贷款利率时的基本面更为疲软,当时香港GDP同比增速在2.6%,在加息之后出现了连续下挫和转负。今年2月以来香港失业率再度上升,截至6月为4.7%,远高于2018年3月-2019年7月维持的2.8%。可见,本次如果香港银行贷款利率相比上次更大幅度攀升,对香港经济的负面冲击或将更明显。体现在:

1)房地产(包括楼宇业权)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在2021年香港实际GDP中占比达到19.6%。历史上,每一次银行加息都会造成香港房价同比由正转负,即便2018年只加息一次,也并不例外。而今年2月以来,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已连续五个月同比负增。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运作原理_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原因_香港强制结汇

2)香港作为高度开放的口岸城市,进出口贸易及物流、旅游业在香港经济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而本轮新冠疫情对香港的人流、物流形成阻碍。访港旅客人数从2019年1月最高678万人降至2020年4月以来的月均不足1万人,2020年香港旅游业在GDP中的占比较2019年大幅下降了3.4个百分点。2022年3月以来,香港出口贸易也呈现出较大下行压力,其整体出口货值的三个月平均季调环比连续大幅负增,为2008年之后的最大环比跌幅。而2020年贸易及物流业在香港GDP中的占比达到19.8%,由此导致的香港经济下行压力不容小觑。

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原因_香港强制结汇_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运作原理

香港强制结汇_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运作原理_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原因

二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面临来自新加坡的竞争。新加坡也是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2017年以来,新加坡的全球资产管理规模超过了香港同口径指标:截至2020年,新加坡资产管理规模达到3.4万亿美元,而同期香港的资产管理及基金顾问业务规模为3.1万亿美元。

同时,香港资产管理业务的本地投资占比较高(2020年占25%,显著高于新加坡的13%)。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香港规模更大、与中国内地紧密相连的股票市场。2020年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6.1万亿美元,是其GDP的17.8倍;而新加坡上市公司总市值为6526亿美元,只有香港的1/10,是其GDP的1.89倍。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运作原理_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原因_香港强制结汇

香港大规模的股票市场主要背靠于中国内地。2021年港交所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总市值占到总体的79%,总成交金额占到总体的88%。2018年,港交所推出《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改革,首次允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同股不同权”)的高增长创新产业公司、寻求在港交所第二上市的合资格发行人在港上市,由此带来了港股IPO的新爆发。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百度等头部信息技术公司纷纷回港上市,小米、美团、快手等新经济头部公司也相继赴港上市。美国国会表决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更强化了这一趋势。

香港与中国内地的紧密联系还体现在驻港公司总部的增长上。2012年以来,驻香港的中国公司总部数量快速增长,从2011年的97个增长到2021年的252个。但驻港的美国公司总部数量在2012年见顶333个后,到2021年下降到了254个;2019年以来,日本的驻港公司总部数量也呈现出了下降势头。?

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原因_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运作原理_香港强制结汇

随着新加坡资产管理规模的扩大,对于希望投资于其它亚洲国家的国际资本来说,未来有可能会出现向新加坡转移的趋势。这种分流效应可能减缓外资流入,对港元汇率造成中长期的影响。但正如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上指出的,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与中国内地经济金融的更紧密结合,势必给香港金融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香港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监管等方面不断扩大优势,与祖国大陆在经济金融互联互通上不断深入拓展,是夯实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最扎实基础,也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最坚强保障。

(钟正生为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