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外汇资讯

近20股涨停!核能核电概念股飙涨,这只个股一度涨超186%

5月26日,核能核电、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集体走强。

港股方面,中核国际午后一度涨超186%。截至收盘,中核国际涨近130%,中国核能科技、中广核矿业、上海电气等个股也大涨。

据悉,中核国际是中核集团旗下唯一海外铀资源运作平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8.41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217%;全年净利润为1.95亿港元,同比增长83.4%。2024年,中核国际销售约577万磅天然铀。

A股方面,截至收盘,瑞奇智造、哈焊华通、常辅股份、久盛电气、天力复合等近20股涨停

其中,瑞奇智造股价创出历史新高,当日涨30%,收报14.04元/股,换手率50.75%,最新总市值21.7亿元。瑞奇智造主营业务涵盖高端装备制造、安装工程、技术服务,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为公司核心业务,在核能、新能源、环保、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及综合服务。

瑞奇智造2024年实现总营业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20.71%;实现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减少7.75%。其中,核能板块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104.86%,成为公司增长最快的核心业务之一。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系列有关核能的行政命令,涉及对美国核管理委员会进行全面改革、修改监管流程以加快核反应堆测试等。一名白宫高级官员表示,政府希望在2029年1月,特朗普第二任期结束前“测试和部署”新的核反应堆。

恒泰证券指出,近年来海外可控核聚变发展提速。国内随着技术突破和资本的持续涌入,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能量奇点、星环聚能在内的国内聚变项目推动国内可控核聚变研究和发展迈向新的阶段。我国聚变研究已形成“国家队+民营机构”“聚变+混合堆”的全方位布局,在技术路线和商业化探索上持续进步。

根据中信证券测算,国内在建可控核聚变实验堆总投资额或超600亿元,带来确定性的上游零部件订单需求。核聚变板块催化不断,有较强增长前景预期。

高盛最新研报指出,核电行业正迎来十年黄金发展周期,铀矿市场也将迎来结构性短缺时代。研报预计,这一结构性短缺趋势将于2025年开始加速,到2040年全球铀矿缺口将达到1.3亿磅。

1200多吨黄金存在美国,有点不放心

数十年来,德国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地区的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保险库内存了1200多吨黄金储备,按照当前价格总值上千亿欧元。据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媒体近期报道,眼见本届美国政府经济政策阴晴不定、对包括欧洲盟友在内的贸易伙伴打出“关税乱拳”,德国再次出现将黄金储备撤出美国的呼声。

德国黄金储备纽约_外汇储备因素 黃金存量_德国黄金储备美国撤出

黄金存美国不放心

德国议员呼吁“点清楚,往回搬”

综合德国《图片报》、英国《每日电讯报》等媒体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德国依靠长期出口盈余积攒了仅次于美国的黄金储备量,目前官方存量为3352吨,其中约1236吨存在美联储银行,即超过三分之一存放在美国。德国原意是想在需要紧急融资时方便兑换成美元,且认为在冷战时期存放美国可能比存放欧洲更安全。目前,德国所持黄金中,约一半的量存在本国金融中心法兰克福的金库,另有13%存在英国首都伦敦。

德国黄金储备纽约_德国黄金储备美国撤出_外汇储备因素 黃金存量

位于美国纽约城曼哈顿的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新华社/西霸

然而,美国新一届政府把整个欧洲联盟也放进加征高额关税的目标名单中,显示出美国正倒向更加“孤立主义”的政策,德国等与美国经贸关系紧密的欧盟主要经济体首当其冲。欧盟在震惊之余不得不酝酿反制措施。德国开始反思是否调整各方面的对美依赖关系,包括对存美黄金储备的安全性提出质疑。

正在参与组建新一届德国联邦政府的德国中右翼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内部,一些高层人士正呼吁重新评估延续了数十年的“黄金存美”安排,理由是担心美国不再是德国的“可靠伙伴”。

基民盟议员、前联邦议院国务秘书马尔科·万德维茨数年前就提出定期检视乃至撤出存美黄金储备的建议。他日前对《图片报》说,在当前形势下,“这个问题自然又再浮现”。基民盟籍欧洲议会议员马库斯·费贝尔附议,并要求德意志联邦银行即央行代表“亲自清点那些金条并将结果记录在案”。

欧洲纳税人协会发言人米夏埃尔·耶格尔说:“在这一全球政治权力变局时期,德意志联邦银行和联邦政府应该展现远见,将德国黄金储备从美国撤回本土。尤其当下柏林和布鲁塞尔方面正在讨论新增巨额债务问题,我们需要在遇到紧急状况时能够立刻获取全部黄金储备。”

他建议德国将所持黄金“尽快全数挪到法兰克福存放,或至少是放在欧洲”。眼下,德国至少要先全面清点存在纽约的黄金。

外汇储备因素 黃金存量_德国黄金储备纽约_德国黄金储备美国撤出

这是2月18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拍摄的德国央行总部。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德国央行行长约阿希姆·纳格尔则作出“缓和气氛”的表态:“就存放黄金储备这事,我们与美联储银行之间保持可信可靠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不会(因为担心黄金储备的安全)夜里睡不着觉。”

话虽如此,有财经媒体报道指出,德国从2013年起已逐步将部分存在海外的黄金挪回本土,从公开资料来看,截至2017年年底已挪回674吨黄金,其中300吨从纽约挪出,374吨自法国首都巴黎挪出。

美国将美元当“武器”

他国担心“管不了自己的钱”

美国财经记者迈克·马哈雷在一篇文章中说,鉴于美国明显将美元当作实现其外交政策目标的“武器”,许多国家领导人担心本国金融资产不受本国政府的直接控制。

世界黄金协会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冻结了俄罗斯近一半黄金和外汇储备作为“制裁”措施后,接受调查的国家央行中有68%表示计划将本国黄金储备留在本国,作为避险资产或仅仅为了“确保安全”。而在2020年的调查中,仅50%表示有此意图。

德国黄金储备纽约_外汇储备因素 黃金存量_德国黄金储备美国撤出

跨国企业景顺投资公司官方机构事务主管罗德·林格罗当时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从2022年开始大家普遍有种想法,即“如果是我的黄金,我希望把它放在我的国家”。

目前为止,美联储拒绝披露其他国家存放在美联储银行的黄金储备数据。

马哈雷在文章中写道,眼下德国央行似乎想暂时保持现状,但考虑到美国挑起的这场贸易战所引发的地缘政治动荡,“将黄金搬回家”的呼声在德国可能将日益高涨。

一些财经分析人士指出,假如德国真的将1200多吨黄金储备撤出美国,这将是德国减少对美金融依赖、谋求更大经济自主权的重大步伐。对全球金融市场而言,这么大规模的黄金资产转移难免产生重大影响;假如德国决定出售部分黄金以支持它的国内预算项目,或者市场将此举解读为欧洲对美元信心下降,都可能引发金价波动。

此外,德国若从美国撤出黄金储备,意味着美联储的安全性和可信度遭受质疑,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会有更多国家撤回存放在美国的黄金储备。而在美国当前大打“关税战”、美德贸易关系趋紧的情况下,德国出现“撤回黄金储备”的潜在动向将加剧双方经济摩擦、升级紧张的外交关系。

银行的外汇买卖的点差计算方法?

银行外汇买卖中的点差计算方法

在银行的外汇买卖业务中,点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点差简单来说,就是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的差值。

银行外汇买卖点差计算方法_现汇卖出价是什么意思_固定点差与浮动点差区别

首先,我们要明确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含义。买入价是指银行买入外汇的价格,而卖出价则是银行卖出外汇的价格。以常见的货币对欧元/美元为例,如果银行的买入价是 1.1000,卖出价是 1.1020,那么点差就是 20 个点。

银行外汇买卖点差的计算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固定点差,即无论市场行情如何波动,点差始终保持不变。另一种是浮动点差,会根据市场的流动性、交易的活跃度以及宏观经济数据的发布等因素而变化。

对于固定点差,计算相对简单。例如,某银行对于英镑/美元的固定点差为 20 点,当您买入时,按照银行给出的卖出价执行,如果当时的卖出价为 1.3000,那么您买入的实际成交价就是 1.3020。

浮动点差的计算则较为复杂。银行会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点差。在市场交易清淡时,点差可能会扩大;而在交易活跃时,点差可能会缩小。假设某一时刻银行给出的欧元/日元的卖出价为 120.50,买入价为 120.20,此时点差为 30 点。但随着市场波动,后续银行调整卖出价为 120.80,买入价为 120.40,点差就变为 40 点。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不同货币对的点差情况,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表格示例:

货币对固定点差(点)浮动点差范围(点)

欧元/美元

20

15 – 30

英镑/美元

25

20 – 40

美元/日元

15

10 – 25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银行的点差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进行外汇买卖时,投资者应该充分了解银行的点差政策,并结合自身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选择。

此外,点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交易成本。点差越大,交易成本就越高。因此,在选择银行进行外汇买卖时,除了考虑银行的信誉和服务质量外,点差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总之,了解银行外汇买卖的点差计算方法对于投资者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和控制成本至关重要。投资者应该在交易前仔细研究和比较不同银行的点差政策,以获取更好的投资回报。

全球央行黄金储备首次超过美债!美国降息吸金,有点吸不动了

前几天翻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时,一个数据让我反复确认了好几遍——全球央行手里的黄金储备价值,居然第一次超过了持有的美国国债,距离上一次出现这情况,已经过去了快三十年。更颠覆认知的是,美联储上个月刚宣布降息,按以前的惯例,全球资金早该疯涌进美元资产,可这次美元指数反而跌到了近三年新低,美债拍卖还差点“爆冷”流拍。

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超过美债_美联储降息美元指数下跌_外汇储备因素 黃金存量

这事儿细想全是门道。过去几十年,美债是各国央行的“标配资产”,黄金更像压箱底的“老古董”,怎么突然就攻守之势异也了?美国降息这张“吸金王牌”为啥失灵了?咱们普通人手里的钱,该跟着央行买黄金,还是继续留着现金?今天不聊虚的,就从这个历史性转折切入,把背后的逻辑、影响和咱们的应对方法说透,这事儿真的关系到每个人的资产安全。

一、三十年首超!黄金凭啥“打败”美债?

不少人觉得黄金超过美债是“金价涨出来的巧合”,但扒完数据才发现,这根本是全球央行蓄谋已久的“集体行动”,每一步都藏着对未来的算计。

首先得明确一个关键事实:这不是“黄金突然变强”,而是“美债主动变弱”。黄金能上位,一半靠自身保值属性,一半靠美债掉链子。从2022年开始,全球央行连续三年每年买金超1000吨,2024年更是买了1045吨,占全年黄金总需求的五分之一。反观美债,仅中国持有的规模就跌到了16年新低,全球央行减持的节奏就没停过。一增一减之间,黄金超越美债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黄金的“信用优势”正在凸显。美债的核心吸引力是“美国信用背书”,但现在这张背书越来越不值钱了——美国财政赤字突破33万亿美元,债务上限之争一年闹好几回,政治僵局让偿债能力成了未知数。而黄金从来不用看谁的脸色,战乱、通胀、货币贬值都动摇不了它的价值。就像《黑天鹅》作者塔勒布说的,“黄金成了新的储备货币”,这话虽有点绝对,但戳中了核心:大家对纸币体系的信任在崩塌。

更关键的是“去美元化”的推力。IMF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跌到了58.42%,是1995年以来最低。以前各国赚了美元就买美债,现在美国搞“对等关税”,其他国家收不到那么多美元了,持有美债的理由自然就弱了。黄金作为不依赖任何国家的硬通货,成了替代美元资产的最佳选项。波兰央行甚至明确说要把黄金储备提到总储备的20%,这哪是资产配置,分明是战略防御。

二、降息不好使了?美国的“吸金魔咒”破了

美联储降息那天,我特意盯着美元指数看,本以为会像2020年那样直线拉升,结果反而跌了0.8%,当天还有200多亿美元从美国股市出逃。这放在十年前根本不敢想——以前美联储一降息,全球资金都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挤破头往美国冲,现在咋就没人买账了?

第一个原因是“降息没诚意”,反而暴露了美国经济的软肋。这次降息不是“主动刺激”,而是“被动救火”。美国通胀刚压下去一点,就业数据就开始变脸,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说白了,降息是因为经济撑不住了。全球资金又不傻,谁会去接一个“带病经济体”的资产?更别说美国还在搞贸易保护,资金进去了能不能顺畅出来都是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美债成了烫手山芋”。以前买美债图的是“稳”,现在却要担“跌价风险”。美联储前几年加息,让存量美债的价格跌了不少,持有美债的国家已经亏了一波。现在虽然降息,但美国还在疯狂发新债,今年光国债发行规模就超2万亿美元,供给一多,价格必然承压。谁愿意当这个“接盘侠”?上次美债拍卖,中标利率比预期高了0.1个百分点,差点没人要,这就是最真实的信号。

第三个原因是“资金有了更好的选择”。以前全球资产就美国一家独大,现在中国国债纳入国际指数,新兴市场股市估值更低,连黄金都能当“准货币”用。2025年前两个月,全球央行买了42吨黄金,同期却减持了300亿美元美债。资金是最现实的,哪里安全、哪里有收益就往哪去,美国再想靠降息“空手套白狼”,根本行不通了。这不是美国吸引力下降了,而是全球资产市场的“菜”变多了。

三、央行都在囤金,咱们普通人能跟风吗?

后台有读者问我:“央行都在买黄金,我是不是该把存款取出来买金条?”这话问出了很多人的心声——看到机构大笔扫货,总怕错过风口,但盲目跟风很容易掉坑里。黄金虽好,可不是谁买都能赚,这里面的门道得拎清楚。

先给结论:普通人可以配黄金,但绝不能“all in”,最多占家庭资产的10%-15%。央行买黄金是为了战略安全,不在乎短期涨跌,他们持有成本低、能长期扛,普通人不一样,要是在高位接盘,跌下来哭都没地方哭。2025年4月金价一天就跌了200美元,从3500美元跌到3300美元以下,要是追高进去,直接套牢。

买黄金得选对“姿势”,这三种方式最适合普通人。第一种是“纸黄金”,在银行APP上就能买,不用考虑存储和变现问题,适合短期投机。第二种是黄金ETF,像股票一样在股市交易,能跟踪金价走势,手续费比买实物黄金低得多,适合中长期配置。第三种是少量实物黄金,比如10克、20克的小金条,应急的时候能变现,但千万别买首饰——加工费太高,保值率差得远。

一定要避开两个“坑”。第一个是“高价回收陷阱”,很多金店回收黄金时故意压低纯度,比如把足金当K金算,一克能坑你几十块。回收前一定要去正规机构验金,保留好购买凭证。第二个是“杠杆炒黄金”,比如黄金期货、现货延期交易,自带10倍甚至20倍杠杆,赚的时候快,亏的时候能让你一夜清零,普通人千万别碰。

四、这场“黄金逆袭”,对咱们有啥实实在在的影响?

可能有人觉得,央行买黄金、美国吸不动金,都是“高大上”的事儿,跟咱们普通人没关系。但你去超市看看物价,打开股票账户看看收益,再想想手里的钱值不值钱,就会发现这事儿早就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第一个影响是“物价更稳了”,但进口商品可能更贵。央行增持黄金,本质是为了对冲美元波动的风险。以前美元一涨,咱们进口的石油、粮食就涨价,最后传到超市货架上。现在黄金储备多了,就能更好地稳定汇率,物价自然不容易大起大落。但美国搞贸易保护,咱们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可能会涨价,比如大豆、汽车配件,这部分成本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

第二个影响是“投资市场更复杂了”,但机会也更多。美元吸引力下降,外资会更愿意来中国市场。2025年上半年,外资买了800多亿元中国国债,A股里的消费、科技股也被加仓。对普通人来说,不用再一门心思盯着美股了,咱们自己的市场就有机会。但要注意,资金流动变快了,股市、基金的波动会更大,追涨杀跌更容易亏,得学会看长期逻辑。

第三个影响是“人民币更有底气了”。中国央行已经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现在持有2292吨,排名全球第六。黄金储备多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信用就更强,以后出国旅游、海淘,用人民币结算会更方便,汇率也不容易大贬。这看似跟钱没关系,实则关系到咱们手里每一分钱的国际购买力。

五、资产保卫战打响!普通人该抓牢这三个“安全锚”

全球央行都在调整资产配置,相当于给咱们敲了警钟:以前“躺着赚钱”的时代过去了,现在得主动打“资产保卫战”。不管你有10万还是100万,这三个“安全锚”都得抓牢,能帮你在乱局里少踩坑。

第一个安全锚是“核心资产要重仓”,别碰高风险的“野路子”。核心资产就是“能穿越周期”的东西:要么是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房产,要么是业绩稳定的消费龙头股,要么是刚才说的黄金ETF。这些资产可能不会暴涨,但能抗住通胀和风险。像那些连主营业务都说不清的题材股、收益率超过8%的P2P,千万别碰,大概率是陷阱。

第二个安全锚是“外汇资产别单一”,做好“分散配置”。别把所有钱都换成人民币,也别盲目换美元。可以拿10%左右的钱买美元或欧元,再拿一点买黄金ETF,这样不管哪种货币贬值,都有对冲。要是经常出国或者有海外消费需求,还可以买一点外币理财,但要选短期的,避免汇率波动的风险。

第三个安全锚是“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这比啥资产都靠谱。不管全球经济怎么变,有真本事的人永远不愁赚钱。要是在传统行业,就多学新技术,比如制造业工人学工业机器人操作;要是做金融投资,就深耕一个领域,别啥热点都追。我认识一个外贸从业者,去年开始学跨境电商运营,今年订单涨了30%,这就是最实在的“抗风险资产”。

结尾:黄金时代来了?你的钱该往哪放?

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超过美债,美联储降息吸不动金,这两件事凑在一起,其实是全球金融格局的“历史性拐点”——美元独大的时代在慢慢过去,资产配置的逻辑彻底变了。以前是“跟着美国走,吃喝啥都有”,现在得“自己找方向,安全第一位”。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不用太焦虑,也别太贪心。黄金可以配,但别指望靠它发大财;美元可以留,但别把它当“救命稻草”。更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的钱能放多久?能承受多大的波动?想明白这些,就不会被市场情绪带着走。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现在手里有黄金资产吗?要是有10万块闲钱,你会买黄金、存银行,还是买股票基金?你觉得美元以后还能保住“老大”位置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点赞关注走一波,后面有新的资产配置机会,我第一时间跟大家拆解!

国内各大银行外汇汇率牌价表

外汇牌价:外汇牌价又称汇率,是指用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时的比价或比率;或以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现汇买入价:指银行买入外币现汇、客户卖出外币现汇的价格。

现钞买入价:指银行买入外币现钞、客户卖出外币现钞的价格。

卖出价:卖出价(selling rate),即卖出汇率,是银行向客户或同业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在卖出时,卖方愿意依照的价格或汇率。 客户可以根据该价格买入他感兴趣的货币.

买入价:买入价(buying rate),即买入汇率,是银行从客户或同业那里买入外汇时使用的汇率。   买入价 :该价格是市场在外汇交易合同或交叉货币交易合同中准备买入某一货币的价格。以此价格,交易者可卖出基础货币。位于报价中的左部,例: USD/CHF 1.4527/32,买入价为1.4527; 意为投资者能卖出1 美元买进1.4527 瑞士法郎

基准价(中间价):基准价(standard price)也叫中间价,是银行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各币种买卖情况制定的,在我国外汇管理局会发布一些币种的基准价,如美元欧元等,其他币种各行自己计算.如果你要人民币换欧元则用卖出价.

中行折算价:中行折算牌价是中行内部使用的中间价,对于一般客户没有作用。主要用于内部会计核算时的各货币之间的折算,同时也用于外汇买后内部的平仓,计算该业务的损益。

个人金融业务是中国银行的基本业务,它可为广大客户提供全方位、快捷、灵活的各式金融工具。品种齐全,操作简便,电子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我行提供各式现代化的产品及其组合满足广大客户储蓄、保值、收益、汇款、兑换、消费支付的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