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外汇资讯

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表现

稳居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规模既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表现,也包含了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资本项目可兑换达到新高度、汇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更加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等一系列外汇领域改革发展的成果。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连续十七年稳居世界第一,2017年2月以来始终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今年9月为3.0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保持稳定的外汇储备规模既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表现,也包含了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资本项目可兑换达到新高度、汇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更加便利化、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增值、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等一系列外汇领域改革发展的成果。

我国国际收支运行总体平稳。十年来,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同GDP的比率始终保持在2%左右。今年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达1664亿美元,同比增长43%,为近五年同期最高水平。跨境直接投资实现基本可兑换。今年上半年直接投资顺差740亿美元,显示资本项目下中长期投资渠道表现稳健。以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为重点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形成了证券投资项下“沪港通”、“债券通”等跨境投资机制安排。今年8月末,境外机构持有境内金融市场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规模合计近10万亿元。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尤其是经常账户、直接投资账户形成的基础性国际收支长期以来保持顺差,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维持稳定奠定了基本盘。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回首过去十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历史走势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汇率市场化改革之旅,中间价最低至6.1,最高至7.1附近。除了汇率中间价数值变化,历经2015年8月、2016年2月、2017年5月、2020年10月等报价机制调整后,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基准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外汇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双向波动成为常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化波动率从十年前1%-2%上升到近两年3%-4%左右,调节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作用更加明显。尽管2015年底至2017年初、2018年至2019年、2022年以来,受中美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等综合作用影响,我国外汇市场受到一定冲击,但表现出很强的韧性,总体保持稳定。

外汇市场参与者更趋理性。面对双向波动、弹性增强的人民币汇率,进出口企业等市场微观主体逐渐从跟风盲从模式转换到逢高结汇、逢低购汇的理性交易模式,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明显增强,赌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或贬值情况减少,更多聚焦于主责主业,合理管理汇率风险。2022年前8个月,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规模达到9917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外汇套保比率达到25.4%。

总之,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市场日臻成熟,微观市场主体更注重风险管理、可持续性,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质效进一步提升,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我国外汇市场稳定,也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今年3月以来,美国加息步伐加快,推升美元指数走强。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超过10%,短期内承压。但是,相较于世界其他主要货币,人民币表现相对良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幅度远小于欧元、英镑、日元等货币,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较2021年末基本持平。央行已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并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零上调至20%,这些都有助于缓解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

中长期看,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我国央行仍有较多政策工具可以用来引导人民币汇率预期,必要时可重启逆周期因子,或在离岸市场增加央票发行规模,收紧人民币流动性。预计年底前,人民币汇率会在7.0-7.3之间徘徊。如果我国经济能够较快企稳回升,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将会大大减少。因此,稳定和发展我国经济至关重要。

盛松成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

美元回升促6月外汇储备小幅回落,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态势不改

受6月美元强势反弹影响,中国外汇储备暂时告别持续增长态势。

7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2140亿美元,较5月份环比下降78亿美元,出现过去三个月以来的首次下降。

一位华尔街大型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究其原因,一是6月美元强势反弹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的非美资产估值在折算成美元后出现下降,拖累外汇储备总额下降;二是全球供应链持续恢复令中国出口高景气度略有下降,令外贸顺差与外汇储备双双缩水。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指出,6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波动与疫苗接种推进以及主要国家货币与财政政策预期变化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震荡上行,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考虑到中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出现金额下降,加之资产价格变化,令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6月外汇储备环比下降78亿美元,但仍高于市场预期32000亿美元,表明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分散化投资正发挥良好的作用。

数据显示,6月美元汇率指数上涨2.9%,令同期欧元贬值3%,英镑贬值2.7%,日元贬值1.4%——若中国外汇储备集中投资非美发达国家资产,可能会遭遇不小的资产估值下跌;所幸的是,中国外汇储备已大量分散投向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当月全球资本大举重返新兴市场国家令其资产估值上涨,确保外汇储备最终小幅回调。

在上述华尔街大型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看来,若中国外汇储备持续站稳32000亿美元上方,无疑给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在均衡汇率平稳波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事实上,不少华尔街投资机构认为下半年人民币汇率面临较高贬值压力。” 海投全球创始人兼CEO王金龙向记者表示。具体而言,一是美国通胀压力持续走高迫使美联储或提前收紧QE措施,进一步推动美元反弹;二是美国经济在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助推下保持较快增长,吸引资金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回流美国资产;三是全球供应链日益恢复令中国外贸高景气度趋于回落,或将拖累人民币汇率下跌。

“若中国外汇储备能保持基本稳定,加之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好转,众多海外资管机构就不会大幅调低人民币均衡汇率估值。甚至当全球疫情再度波动时,大量资本涌入人民币资产避险令人民币汇率延续宽幅双向波动态势。”他指出。

王春英指出,未来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球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市场仍面临较多风险因素。但中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内生动力逐步增强,将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外汇储备环比回落“探因”

在业内人士看来,6月中国外汇储备之所以出现环比小幅回落,主要原因是“美元强势反弹”。

数据显示,6月美元汇率指数上涨2.9%,令众多非美元货币汇率整体较大幅度回落,拖累中国外汇储备里的非美货币资产在换算成美元资产时出现估值下跌。

即便6月全球主要资产价格整体上涨,比如标普500指数上涨2.2%、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上涨0.6%、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0.5%,也无法抵消非美货币汇率下跌所带来的资产折算估值下跌幅度。

前述华尔街大型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表示,除了外汇储备非美资产估值下跌,不少华尔街投资机构认为6月人民币汇率回调与中国外贸景气度略有下降,也是外汇储备环比下跌的另外两大幕后推手。

究其原因,一是外贸景气度略降导致中国外贸顺差随之下滑,导致外汇储备吸收额减少,二是6月人民币汇率下跌令众多外贸企业不急于结汇,导致银行吸收的外汇资金相应减少,导致外汇储备吸收额也随之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6月人民币汇率下跌,也悄然影响资本项资金流入对外汇储备增加值的贡献度。

数据显示,6月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154亿元人民币,外资对人民币债券的净增持额也达到约360亿元人民币,但考虑到当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逾1000个基点(跌幅超过1.1%),其折算成美元的金额有所下滑,无形间令相应外汇储备增加额减少。

外储稳定有助缓解下半年人民币贬值压力

随着下半年美联储提前收紧 QE货币政策预期日益升温,中国外汇储备能否保持基本稳定,无形间成为影响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新因素。

海投全球创始人兼CEO王金龙表示,当前押注下半年人民币汇率遭遇较高贬值压力的华尔街投资机构为数不少。究其原因,一是美联储若提前收紧QE货币政策或令美元指数持续反弹;二是美国经济若持续较高增长,会驱动全球资本从中国新兴市场国家回流美国;三是全球供应链日益恢复也令中国外贸高景气度趋弱,不利于人民币汇率企稳反弹。

“因此,中国货币政策是否稳健、外汇储备能否保持基本稳定,很大程度影响着华尔街投资机构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调整幅度。”王金龙向记者指出。目前而言,多数华尔街投资机构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相对稳健,对人民币汇率企稳构成较强支撑;若外汇储备能持续基本稳定,将令华尔街投资机构更没有底气大幅调低人民币均衡汇率估值。

记者多方了解到,不少华尔街大型资管机构认为未来中国外汇储备保持基本稳定属于大概率事件,一方面中国无需动用外汇储备支付巨额外债,另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日益多元化分散投资,令外汇储备安全性与收益稳健性得到保障。

“事实上,不少华尔街大型资管机构认为人民币资产配置比例仍偏低,打算继续增持人民币债券等资产,令人民币资产配置比例至少达到总资产的8%-10%,较当前高出4-5个百分点。”一家欧洲大型资管机构亚太区首席代表向记者指出。这无形间给下半年人民币在均衡汇率保持平稳波动构成新的支撑。

他坦言,尽管全球资本持续流入人民币资产给外汇储备基本稳定与人民币汇率企稳带来较强支撑,但相关部门仍需警惕美联储提前收紧QE货币政策所带来的诸多风险,包括美元、美债收益率持续反弹对全球资产价格带来的重新定价影响,以及防范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和大规模资本流动冲击,为外汇储备保持基本稳定构筑更强的防火墙。

国信证券-金融工程日报:沪指缩量收涨,煤炭、培育钻石午后爆发-251020

市场表现:今日(20251020)大部分指数处于上涨状态,规模指数中中证2000指数表现较好,板块指数中创业板指表现较好,风格指数中沪深300成长指数表现较好。https://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通信、煤炭、电新、机械、石油石化行业表现较好,有色金属、农林牧渔、银行、食品饮料、钢铁行业表现较差。https://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培育钻石、超硬材料、光模块(CPO)、锂电电解液、广电系等概念表现较好,黄金精选、黄金珠宝、珠宝、铅锌矿、稀土等概念表现较差。

市场情绪:今日市场情绪较为高涨,收盘时有95只股票涨停,有6只股票跌停。昨日涨停股票今日高开高走,收盘收益为2.90%,昨日跌停股票今日收盘收益为-0.83%。今日封板率76%,较前日提升14%,连板率30%,较前日提升5%。

市场资金流向:截至20251017两融余额为24294亿元,其中融资余额24128亿元,融券余额166亿元。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重为2.6%,两融交易占市场成交额比重为10.2%。

折溢价:20251017当日ETF溢价较多的是科创信息技术ETF,ETF折价较多的是工程机械ETF。近半年以来大宗交易日均成交金额达到18亿元,20251017当日大宗交易成交金额为13亿元,近半年以来平均折价率6.13%,当日折价率为4.73%。近一年以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的年化贴水率中位数分别为0.05%、2.89%、10.33%、12.84%,当日上证5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为0.85%,处于近一年来41%分位点,当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为3.93%,处于近一年来37%分位点;当日中证5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为12.89%,处于近一年来35%分位点;当日中证10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为14.13%,处于近一年来40%分位点。

机构关注与龙虎榜:近一周内调研机构较多的股票是帝科股份、九洲药业、爱朋医疗、民士达、能辉科技、仕佳光子、航宇科技、雅葆轩等,帝科股份被108家机构调研。20251020披露龙虎榜数据中,机构专用席位净流入前十的股票是创新医疗、四方达、海通发展、博盈特焊、远大控股、海科新源、三联锻造、善水科技、飞沃科技、亿田智能等,机构专用席位净流出前十的股票是赤峰黄金、湖南白银、宝鼎科技、上实发展、萃华珠宝、蓝丰生化、万润科技、德力股份、长江能科、建发致新等。陆股通净流入前十的股票是赤峰黄金、郑州煤电、宝泰隆、大洋电机、平潭发展、海通发展、亿田智能、上实发展、万润科技、青山纸业、大名城、陕西黑猫、百川能源、宝鼎科技等,陆股通净流出前十的股票是白银有色、山东墨龙、西部黄金、湖南白银、经纬辉开等。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本报告基于历史客观数据统计,不构成投资建议。

汇率崩盘16.4,外储仅剩600亿美元!土耳其,国家崩盘

土耳其里拉兑美元的汇率,已经贬值到16.44,接下来6月份美联储加息后,土耳其里拉应该会崩盘至20这个位置。因为,土耳其的外储已经仅剩下600亿美元。这点钱,要想打汇率保卫战,岂不是痴人说梦?

土耳其外储跌破600亿美元_外汇储备大汇率_土耳其里拉汇率崩盘风险

土耳其里拉汇率崩盘风险_土耳其外储跌破600亿美元_外汇储备大汇率

这是土耳其的外储,5月20日所在的那周已降至600亿美元,更早一周是612亿美元,更早一周是660亿美元。最高的时候,4月份那周也才690亿美元。

下一次发布,土耳其的外储将跌破600亿美元大关,可能7月份的时候就会失守500亿美元大关。

土耳其里拉汇率崩盘风险_外汇储备大汇率_土耳其外储跌破600亿美元

土耳其的外债,2021年四季度末是4410亿美元。

现在,土耳其是600亿美元的外储,对应4410亿美元的外债。2022年1月3日时,1美元兑换13.1里拉。到了2022年6月1日是,1美元兑换16.4里拉。

里拉的崩盘,让土耳其的GDP的美元计价一泻千里。

土耳其外储跌破600亿美元_外汇储备大汇率_土耳其里拉汇率崩盘风险

土耳其的通胀,4月份已经高达69.97%。这个印钞机加班加点,纯属抢钱了。

土耳其这种国家,就是经常性崩盘的国家,因为印钞机失控而崩盘的国家。四千多亿美元外债,扣除外储是三千多亿美元的净外债,很显然不能靠土耳其家里的里拉印钞机还的。

土耳其外储跌破600亿美元_外汇储备大汇率_土耳其里拉汇率崩盘风险

这是世界银行的数据,土耳其的人均GDP,在2020年已经降至8536美元,而在2013年一度是1.26万美元。今年的话,土耳其的人均GDP应该已经跌破8000美元了。

2023年,只要欧元多次加息引发欧债危机爆发,土耳其会持续爆发危机,这样可能就会在2023年土耳其的人均GDP跌破7000美元。这个时候,2025年的时候,越南的人均GDP肯定会超过土耳其。

外汇储备大汇率_土耳其外储跌破600亿美元_土耳其里拉汇率崩盘风险

越南盾兑美元的汇率,2012年的时候是1美元兑换2万越南盾,到了2022年6月是1美元兑换2.3万越南盾。而土耳其,2012年是1美元兑换1.78里拉。

土耳其被越南超过,这说明什么?这个说明,埃尔多安只会瞎搞,不懂经济只会印钞瞎搞,连越南的水平都不如。

这么多的净外债,一旦美元和欧元都加息到高位,土耳其只能国家破产了。

连续4个月增持,中国外汇储备缘何青睐黄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3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332亿美元,较1月末下降513亿美元,降幅为1.61%。

外汇局表示,2月受全球宏观经济数据、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认为,2月中国外汇储备环比回落,主要是受到两大因素影响,一是受美国强劲就业数据与通胀数据回落速度放缓令美联储或将超预期加息的影响,2月美元指数从102回升至104.4,带动非美货币汇率集体下跌,导致各国外汇储备里非美货币资产折算成美元后的金额明显减少,二是在美联储或将超预期加息的影响下,10年期美债收率在2月份从3.4%跳涨至4%左右(债券价格相应下跌),导致持有逾8000亿美元美债的中国外汇储备相应规模被动下降。

但记者多方了解到,去年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以来,美元指数出现多次大幅上涨行情,但中国外汇储备始终保持在3万亿美元上方,表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部门针对美元回升所带来的投资组合净值波动,早已做好风险对冲措施,确保外汇储备保持基本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里的黄金储备达到6592万盎司(约2050.34吨),较1月环比增加80万盎司(约24.88吨),这是中国外汇储备连续第四个月增持黄金。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相关部门连续四个月增持黄金储备,主要受到三大因素影响,一是鉴于未来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中国相关部门通过增持黄金,可以有效降低外汇储备规模的波动幅度,确保外汇储备金额继续平稳波动,二是国际形势变化令中国外汇储备加快资产多元化配置步伐,作为传统避险类资产与超主权资产,黄金可以带来更好的资产保护作用;三是随着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回升,相关部门也需增持黄金,令黄金占比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准。

记者发现,受2月COMEX黄金期货价格从1915美元/盎司回落至1833.7美元/盎司的影响,尽管2月中国黄金储备有所增加,但2月黄金储备估值较1月环比下跌约50亿美元,达到1202.83亿美元。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多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绝不是基于金价短期上涨获利,而是从更长远的视角配置黄金。具体而言,一是看中黄金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加大趋势下的避险功能,有助于降低外汇储备规模波动幅度,二是随着俄乌冲突持续令长期通胀压力有所增加,黄金也能起到较好的抗通胀与资产保值功能。

美元反弹与美债下跌的“共振效应”

上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直言,2月中国外汇储备环比回落,也在市场预料之中。

因为金融市场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只要当月美元指数明显回升,多数国家外汇储备规模都会因非美资产折算成美元后的金额减少,出现环比下降状况。

此外,美联储或将超预期加息令2月美国国债价格明显下跌,也拖累持有高额美债的多国外汇储备规模随之回调。

在他看来,中国相关部门持续减持美债,无形间有助于外汇储备规模的基本稳定。

此前美国财政部公布的跨境资本流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中国持有美债规模环比减少31亿美元,至8671亿美元。

但记者多方了解到,美国财政部所公布的中国持有美债数据,不仅仅包括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机构,也可能包括某些民间投资机构或其他投资机构。但这无形间表明面对美联储或将持续鹰派加息导致美债价格趋降,中国资本的减持做法有助于保障自身财富安全。

一位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向记者表示,尽管中国外汇储备起起伏伏,但只要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万亿美元上方,海外投机资本沽空人民币就会“投鼠忌器”。

他向记者直言,在外汇局公布2月外汇储备数据后,境内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相对平稳,未见海外投机资本借外汇储备环比回落而沽空人民币套利。这背后,是他们也知道中国相关部门不但拥有充足外汇储备,还有其他监管措施遏制汇率投机沽空潮起,令投机资本借外汇储备回落而沽空人民币套利的算盘彻底落空。

连续4个月增持黄金

值得注意的是,2月中国外汇储备里的黄金储备达到6592万盎司,实现连续四个月增持黄金,且2月增持黄金的规模达到80万盎司,高于1月的48万盎司。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不排除中国相关部门还会继续增持黄金储备,究其原因,一是黄金能起到较好的投资避险与财富保值作用,二是中国外汇储备里的黄金储备占比依然偏低。

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中国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重仅有3.83%,低于众多新兴市场国家与西方国家。一直以来,西方国家的黄金在外汇储备的比重始终超过50%,不少新兴市场国家的黄金占比也达到约8%-10%。

“事实上,欧美国家外汇储备里的黄金储备占比较高,对欧美货币汇率稳定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一位贵金属经纪商向记者解释说。尤其在全球金融市场遭遇黑天鹅事件与系统性风险时,全球资本之所以优先考虑涌入欧美国债避险,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方国家拥有较高的黄金储备,能给自身货币汇率平稳起到较好的安全垫效应。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此前表示,黄金兼具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属性,有助于调节和优化国际储备组合的整体风险收益特性,增持黄金充分体现央行从市场化角度优化储备资产结构的配置思路。且当前黄金具有较高配置价值,一是未来全球央行转向宽松驱动实际利率回落,将对黄金价格形成提振,二是利率长期下行与美元长期趋弱走势也将利好金价。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指出,中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主要目的是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促进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增强外汇储备资产抵御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的能力和资产稳定性。就全球环境而言,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美元前景偏弱,全球政经局势不确定仍高,一定程度提升黄金储备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