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新型超导材料问世!机构盯上5只高增长潜力股

重大突破,新型超导材料问世!机构盯上5只高增长潜力股

超导技术凭借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新型高载流铁基超导线材问世

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前沿技术,超导是当今世界科研最前沿、应用潜力最大的领域之一。中国科学家历经多年攻关研究,在超导领域持续实现从理论到应用的引领性突破。

据科技日报,近日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铁基超导线材制备新技术,成功制备出新型高载流铁基超导线材,其载流性能指标创下新纪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先进材料》杂志。

铁基超导材料具有磁场耐受性强、稳定性高、制备成本低等优势,在下一代高能粒子加速器、可控核聚变装置及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这种材料要在强磁场环境中实现实际应用,关键在于制造出能承载极高电流的铁基超导线材。

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性能实现巨大突破,在中等强度磁场下,其临界电流密度显著超越以往最高水平;在极强磁场下,性能提升更为显著,达到原来的数倍,创下铁基超导线材载流性能的世界纪录。

中国科研团队在镍基超导材料方面也有新突破。据中国科大新闻网,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与物理系的陈仙辉研究团队与上海前瞻物质科学研究院曾桥石研究组、安徽大学葛炳辉研究组合作,近日在混合型Ruddlesden–Popper(RP)结构镍酸盐La5Ni3O11单晶中发现高压诱导的高温超导电性,该新结构超导体的发现拓展了镍基高温超导体材料家族,为高温超导机理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材料体系。

超导材料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等性质,可实现常规材料无法实现的大容量无阻输电、超强磁场等应用,是具有重大经济和战略意义的先进材料。

超导研究已推动了低温物理、量子力学、材料科学的交叉融合。未来,随着高温超导机制的明晰与制备工艺的优化,这项“低温奇迹”或将成为连接基础科学与产业变革的重要纽带。

“谁解开高温超导之谜,谁就掌握了21世纪能源革命的钥匙。”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东尼•莱格特曾经这么预言。在铜基、铁基、镍基三类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和研究中,中国科学家正从跟跑变为领跑。如果最终实现了“超高温超导”即室温超导,将是人类科学史上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华泰证券研报称,相比低温超导,高温超导更高临界温度、电流、磁场的优势拓展了超导材料的应用空间。近年来可控核聚变需求推动高温超导带材规模化降本,头部企业的生产成本已接近华泰证券测算的工业加热、电力电缆领域应用平价线。看好核聚变需求加速释放推动高温超导经济性继续提升,打开百亿市场空间。

据光明网,展望未来5—10年,超导领域有望迎来两大突破。一是更高温度超导材料的发现。目前高压下的最高温超导材料已达-13℃,科学家正探索常压高温超导材料,如能实现将深刻变革能源、交通等行业;二是拓扑超导的实用化。该类材料具有拓扑保护特性,可构建容错量子比特,显著降低出错率,被视为实现通用量子计算机的关键。全球多个团队正力争5年内造出首个拓扑量子比特。

机构扎堆看好5股增长潜力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9月5日收盘,超导概念股今年以来平均上涨34.1%,7股累计涨幅超50%,包括中钨高新、永鼎股份、中孚实业、广大特材、东方钽业、国光电气、辰光医疗。

超导概念股有哪些股票_新型高载流铁基超导线材_铁基超导材料应用潜力

估值水平方面,仅金杯电工、博威合金、中天科技、汉缆股份、中孚实业、广大特材6股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金杯电工滚动市盈率为13.93倍,排在最低位置。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7.46%。

机构关注度方面,据数据宝统计,共10股获得5家以上机构“积极型”评级(含买入、增持、强烈推荐等)。中天科技最受机构青睐,共获得19家机构评级。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天超导,建成国内先进的超导技术研发基地,可提供各类超导磁体、超导限流器、超导电缆、超导变压器、超导电机等的研制、测试及低温制冷系统成套解决方案。

新型高载流铁基超导线材_超导概念股有哪些股票_铁基超导材料应用潜力

在上述机构扎堆关注的10股中,根据5家及以上机构一致预测,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20%的概念股有5只,包括广大特材、中孚实业、联创光电、东方钽业、西部超导。

以广大特材为例,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332.67%。华金证券研报认为,公司以高品质特种合金材料和零部件为核心业务,持续在风电、高端装备等领域拓展,当前成本端压力缓解,盈利能力修复,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

外汇兑换券目前市场的价值是多少?

-最近网上冲浪,看到有人问:”家里翻出来两张1979年的外汇兑换券,现在能换一套房吗?”好家伙,这问题直接梦回改革开放!别说,还真有人靠这玩意儿小赚一笔。

上个月上海云州古玩城,一套79版50元外汇券,品相完美,直接被几位大佬抬价到2.8万!就这印着-中国银行-四个大字的小纸片,现在收藏市场可火了。

数据说话,中国收藏家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外汇券交易量同比暴涨47%,其中79版百元券在嘉德春拍成交价1.6万,妥妥的硬通货!这哪里是纸,分明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啊!

话说1979年,北京友谊商店,时任中国银行行长的卜明正琢磨着怎么搞外汇券。

那时候,距离邓爷爷的-南海谈话-还有一年。

这玩意儿,防伪油墨印的,专门给老外用的,妥妥的改革开放的-探路石-。

我以前在央行货币史档案馆看过当时的会议纪要,上面批注赫然写着-既要吸引外资,又要防止外汇流失-,这矛盾点,精准拿捏了外汇券的价值。

北京钱币博物馆研究员李峰就说过:-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无法想象,当年在友谊商店用外汇券买瓶可乐,相当于普通工人三天的工资!-

咱把不同年份的外汇券摆一起,你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79版100元券的市价居然是88版的5-8倍!-年代越久越值钱-的规律失效了?其实不然,这背后是满满的市场逻辑。

杭州收藏品市场的老周,玩了二十年,他给我算了一笔账:-88版虽然流通时间短,但当时国内外汇储备已经从79年的8.4亿美元涨到447亿美元,发行量翻了几十倍。

-懂了,这就是股市里的-稀缺性溢价-!79版初代券的历史价值,早就超越了纸张本身。

再看细节,79版百元券正面是黄山迎客松,88版变成了长江三峡,这设计变迁,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但是!收藏市场水深,处处是坑。

外汇兑换卷图片_79版外汇券市场行情_外汇兑换券收藏价值

上个月,一位山西老哥拿着EE冠号的79版10元券找我鉴定,听说这特殊冠号能比普通券贵30倍,眼睛都亮了。

但我要提醒大家: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全国钱币收藏协会的调查显示,大概65%的民间交易存在品相争议,17%涉及到假货。

上海泓盛拍卖行钱币部总监王琳就说过:-现在连越南都有作坊在仿制外汇券,他们甚至能做出紫外线防伪反应。

-去年郑州破获的制假案,犯罪分子用1979年的《人民日报》做旧,这-做旧术-连专业机构都差点打眼。

翻开中国钱币学会2023年发布的《特殊货币价值评估指南》,你会发现外汇券的定价体系非常复杂。

拿最火的79版来说,普通冠号百元券在潘家园也就800-1500元,但如果是-补号券-(替换印刷瑕疵券的),价格立马飙到5000元起。

十年前琉璃厂,两张连号JW冠百元券,经过27轮叫价,最终1.2万成交,当时北京二手房均价才2.8万-平方米!这疯狂的背后,是资本对-确定性稀缺-的追逐。

据说,JW冠字号现存量不足300张,比一些明代古钱还少!

市场火爆也带来新问题。

今年三月,抖音有主播说-外汇券即将被认定为国家文物-,导致一些品种价格一天暴涨40%!这乱象逼得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赶紧出来辟谣。

我觉得,外汇券收藏要把握好三个维度:历史价值,看它见证改革开放的意义;文化价值,看它的设计和时代特征;投资价值,要警惕流动性风险。

经济学家向松祚在《人民币国际化之路》里写道:-任何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属性炒作,最终都会露出裸泳者的真容。

外汇兑换卷图片_外汇兑换券收藏价值_79版外汇券市场行情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外汇券的二次流通恰逢中国文化产业爆发。

文旅部2023年启动的-改革开放45周年主题收藏计划-,就把外汇券纳入重点保护名录。

深圳文交所的数字藏品平台上,一张区块链确权的79版百元券电子凭证,最近拍出3.2万高价。

这种虚实结合的玩法,或许给传统收藏开辟了新路子。

但也要提醒大家,在手机上欣赏高清数字券的时候,别忘了那些承载着历史温度的纸质凭证——它们曾在广交会外商手中流转,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见证中俄贸易,更在浦东开发办公室的档案柜里默默记录着中国经济的腾飞。

我桌上现在就放着两张外汇券:一张79版50元券,边角都磨损了;另一张是2023年澳门发行的-一带一路-纪念钞。

它们相隔44年,却都在讲述同一个故事——中国如何与世界对话。

就像前央行行长周小川说的:-从外汇券到数字货币,变的只是支付工具形态,不变的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

-下次再有人问我-这张纸值多少钱-,我会说:它的物质价值也许只能换部手机,但它承载的记忆,足以买下整个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

格力电器(000651)周评:本周涨8.11%,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2.32亿元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4年9月27日收盘,格力电器(000651)报收于44.4元,较上周的41.07元上涨8.11%。本周,格力电器9月27日盘中最高价报45.5元。9月24日盘中最低价报40.6元。格力电器当前最新总市值2699.7亿元,在白色家电板块市值排名3/10,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39/5100。

沪深股通持股方面,截止2024年9月27日收盘,格力电器深股通持股数为5.35亿股,占流通股比为964.0%。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本周格力电器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2.32亿元,游资资金合计净流入5.51亿元,散户资金合计净流出3.19亿元。

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9.62亿,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55.26万,融券余额增加。

格力电器(000651)主营业务:从事空调器及其配件和生活电器及其配件的生产及销售。格力电器2024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002.87亿元,同比上升0.5%;归母净利润141.36亿元,同比上升11.54%;扣非净利润138.64亿元,同比上升14.91%;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636.91亿元,同比下降0.6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94.61亿元,同比上升10.47%;单季度扣非净利润93.38亿元,同比上升11.95%;负债率68.43%,投资收益3150.15万元,财务费用-17.16亿元,毛利率30.47%。

格力电器投资逻辑如下:

1、空调制造商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物联网空调

2、公司是空调行业龙头企业,在空气能热泵生产上有技术优势。

3、公司2022年发起筹建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成立子公司珠海格力预制菜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预制菜上下游企业提供配套的专业化制造、储存、运输冷设备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0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7家,增持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52.0。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专题研究】 结构化产品基础:二元期权解构

二元期权组合

从图三可见,一张看涨香草期权价格与到期时的底层资产价格成一比一的线性关系。换言之,持有一张在价内的期权,能够为持有者带来与底层资产价格变化成一比一的收益;持有两张价内的期权,能为持有者带来与底层资产价格变化成一比二的收益,让其损益分布图的线性坡度变得更陡(图四),以此类推。如果期权的数量足够多,便能实现接近垂直的坡度,大幅强化投资者收益。虽然此结构能创造夸张的收益,但购买如此大量的价内期权成本非常高。

图四、组合回报坡度与香草期权数量成正比

二元期权组合_香草期权模拟二元期权_哥特二元期权新手指南

为控制成本,投资者可以在稍高的行权价格(看跌香草期权便是稍低的行权价格)售出同量的看涨香草期权(看跌则为看跌香草期权)。由于两张期权的行权价格非常接近,出售期权的收入几乎能与买入期权的成本抵消,投资者只需付【两张不同行权价格的期权价差*期权数量】便能获得断层式的组合回报,又称二元期权(图五)。

图五、二元期权回报示意图

哥特二元期权新手指南_二元期权组合_香草期权模拟二元期权

二元期权应用

二元期权的独特回报能让看好/看坏某事情发生的投资者,在二元结果里获得一个固定的收入的回报,因此也称固定收益期权。此回报结构广泛在不同结构化票据中使用,如区间计息票据和单鲨票据等,提供投资者对赌某事件发生(或不发生)的机会。

以香草期权组合模拟出来的二元期权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挂钩标的的价格掉进了两张期权的行权价中间,投资者或面临非二元回报(线性回报)。因此,在使用香草期权模拟二元期权时,需尽量减少两张期权行权价中间的差额,并用多张期权提高坡度和回报。

二元期权定价

二元期权的定价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

1. 无套利定价

二元期权的估价最直接的方式是用无套利定价原理,计算回报模拟组合(香草期权组合)的总成本。做法是从市场询得看涨香草期权的市价,并计算以上回报模拟组合的净成本。

2. 布萊克-休斯模型定价 (Black-Scholes Model)

布萊克-休斯模型为传统的期权定价模型,其定价并不依赖期权市场资讯,而是底层资产价格以及年化波动,能够在缺乏期权市场价格的情况下为票据定价。

*本文所有期权均为欧式期权

以下为以香草期权组合出二元期权的示例:

二元期权的回报示意图及解构

回报为8.5%,行权价格为 1.0% 的美国SOFR利率看涨二元期权。

二元期权组合_香草期权模拟二元期权_哥特二元期权新手指南

也谈偏门小众收藏——外汇兑换券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人民币从建国以来到现在,已经发行了共五个版别了,目前正在使用的是第五套人民币,但你知道吗?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由中国人民银行委托中国银行发行了一种叫外汇兑换券的金融票券,我想,外汇兑换券在非收藏人士和非金融领域人士都是鲜为人知的。

外汇兑换卷图片_改革开放初期特殊货币_外汇兑换券

在钱币收藏领域,外汇兑换券(以下简称 “外汇券”)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特殊货币,其历史意义与收藏价值在近年逐渐被市场挖掘。如同被历史尘埃覆盖的明珠,外汇兑换券作为一个小众收藏品类,也一直默默无闻,尽管相较于人民币、纪念币等主流藏品,外汇券的收藏群体仍属小众,长期隐匿于主流收藏视野之外。这张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特殊货币,不仅承载着中国经济转型的阵痛与突破,更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与稀缺性,成为小众收藏中的 “潜力股”。本文将从历史脉络、收藏价值、市场现状和未来展望四个维度,揭开这枚 “改革开放活化石” 的神秘面纱。

一、历史脉络:从“特权货币”到“绝版藏品”

首先,我们来谈谈外汇兑换券发行的历史背景,1980年4月1日,为应对改革开放初期外宾来华消费需求,国务院授权中国银行发行外汇券,作为替代外币在境内流通的凭证。其设计初衷是为外宾提供购买进口商品、入住涉外酒店的便利,同时防止外币非法流通。外汇券在 15 年流通期间(1980-1995年),累计发行 310亿元,实际流通约41亿元,为国家积累非贸易外汇、规范市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外汇券是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制度创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外汇券与人民币并行流通,形成 “货币双轨制”。其设计初衷是为外宾提供消费便利,同时防止外币非法流通。这种 “货币双轨制”下,外宾需将外币兑换为外汇券,在友谊商店、涉外酒店等特定场所使用,而普通民众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取。这种 “特权属性” 曾引发国内外争议,美国学者 Kenneth Starck 在《画龙点睛》中批评其 “助长了洋人的优越感”,但也正是这种争议,使其成为研究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心态的珍贵史料。外汇券的总发行量:约30亿元(按面值计算),分为1979年版(7 种面值)和1988年版(2种面值),共9个版别。其正面图案选取黄果树瀑布、桂林山水、长城等中国名胜,背面印有中英文使用说明,兼具艺术观赏性与文化传播功能。防伪技术上采用五星火炬水印、国徽固定水印、凹印接线技术等,其中10元以下券种使用满版水印,50元、100元券使用固定国徽水印,印刷工艺在当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让人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无论从设计风格、颜色搭配还是工艺水平,都堪称一件件艺术品,别看他是小众收藏品类,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收藏价值,一点都不输给人民币藏品。

1994年汇率并轨后,外汇券完成历史使命,于1995年1月1日停止流通。中国银行以 1:1.48 的比价回收销毁,导致民间存世量骤减。据统计,实际流通的41 亿元外汇券中,全品存世量不足1%。这种 “人为稀缺性”,为其未来的收藏价值埋下伏笔。目前,全品外汇券仅占发行量的不足1%,尤其是1979年版的50元、100元券,因发行量少、回收彻底,成为收藏界的 “稀缺品”。作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性货币,外汇券完整记录了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演变。例如,1988 年版 50 元券新增盲文标识,反映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1990 年版 100 元券采用新型防伪纤维,体现印刷技术进步。

外汇兑换卷图片_外汇兑换券_改革开放初期特殊货币

作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货币,外汇券承载了 1980-1995 年中国涉外经济政策的历史记忆。其双轨制流通模式(外宾专用)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结构特征,美国学者 Kenneth Starck 在《画龙点睛》中称其为 “观察中国开放进程的窗口”,成为研究中国金融改革的实证材料。

二、收藏价值:历史、艺术与稀缺性的三重叠加

外汇券是改革开放初期 “摸着石头过河” 的直接见证,其诞生与消亡折射出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阵痛与突破。例如,外汇券的 “特权属性” 曾引发国内外争议,美国学者 Kenneth Starck 在《画龙点睛》中批评其 “助长了洋人的优越感”,但这也成为研究改革开放社会心态的珍贵史料。

外汇券的设计堪称 “移动的国家名片”。票面正面的“中国银行”四字由郭沫若题写,书法价值极高。,背面少数民族图案由中央美院团队创作。其纸张采用国产高级水印纸,1979 年版100元券的天安门水印清晰度堪称纸币印刷典范。其中1角券的黄果树瀑布、100元券的长城等图案,均出自顶尖设计师之手,雕刻细腻、色彩层次丰富,部分图案被第四套人民币沿用。票面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多色接线印刷技术,10元券背面的三色过渡印刷难度远超同期人民币,体现了中国印钞技术的突破。

外汇兑换券的发行量差异性较大,其中1979年版50元发行量仅为100万张,100元券为 200万张,而1988年版50元、100元发行量分别达1600万张和2000万张,导致前者价格是后者的3-5倍。因回收彻底,全品外汇券极为罕见。另外,存世量的极度稀缺进一步推高价值,例如,1979年版50元券现存世量不足5万张,评级高分币(如 PMG66分)成交价可达8000-1.2万元。目前市场流通量不足发行总量的5%,其中1979年版100元券存世量不足2000张,1角券“火炬水印”版别存世量仅为五星水印版的1/16,单张价格从2014年的10元涨至2025年的150元。

外汇券的发行与退市,与中国汇率改革、外汇管理体制转型等重大事件紧密相连。其面值设计(如 1988 年版新增 50 元、100 元大面额)反映了经济发展需求,而回收政策则成为研究金融改革的实证材料。正如钱币学家孙克勤老师所言:“外汇券是观察中国开放进程的微观样本。”

外汇兑换卷图片_改革开放初期特殊货币_外汇兑换券

三、市场现状:小众中的“价值洼地”

在收藏领域里,近年来,随着 “老精稀” 藏品回暖,外汇兑换券的收藏一直都是小众偏冷门的版块,知道的其存在的人也少之又少,就像精致纪念币一样,几乎被人民遗忘,目前全套外汇券价格仅为同级别人民币的1/5-1/3,2014-2025年期间年均涨幅达10%,高面值券种涨幅超过 150%。在货币超发周期中表现出稳定增值能力,口罩期间逆势上涨 20%,外汇券价格从 2014 年的全套约 4000 元涨至 2025 年的 6000-1.2 万元,年均涨幅约 10%。特殊版别(如火炬水印)、特殊号码(豹子号、顺子号)及整刀整捆未流通品溢价显著。

外汇券虽然是比较小众的收藏品类,但其收藏价值在于其不可复制的历史属性与艺术工艺,更在于其作为 “绝版票证” 的稀缺性。外汇券已退出流通且无再版可能,存量固定,市场风险可控,不像纪念币和金银币年年都发,他是与第一二三四套人民币一样,存在不可复制性,当主流收藏市场逐渐饱和,外汇券以 “低估值、高成长” 的特性,成为钱币收藏中的 “黄金赛道”。对于投资者而言,它是抗通胀的实物资产;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它是解码改革开放的文化密码。随着社会对改革开放历史研究的深入和收藏群体的扩大,这枚曾被边缘化的 “货币符号”,或将在未来书写新的价值传奇。由此可见,外汇兑换券就是一个被严重低估和忽视的,集艺术收藏、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于一体的小众精品版块,那么要入手外汇兑换券的收藏,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其版别和辨别真伪,通过水印特征(透光观察)、印刷工艺(凹版凹凸感)及权威评级(PMG、NGC 认证)规避赝品。从外汇券的尺寸大小、设计风格、油墨颜色等综合考量评判。外汇兑换券始发行于1980年4月1日,止于1994年1月1日,并于1995年1月1日起停止流通。面额分为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7个券别,全套总面额为316.6元。外汇券分1979年版和1988年版两种,其中1988年版只有 100元和50元两种面值。

外汇兑换卷图片_改革开放初期特殊货币_外汇兑换券

1988年版100元则在1979年版的基础上将色调做了调整,以浅绿色作主色调,其它未变。1988年版则以浅褐色作主色调,正面以桂林漓江春色作主题,反映了祖国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1979年版100元券以灰黑色作主色调,票面幅度为70×170毫米,正面以长城作主题,万里长城,延绵万里,景色壮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50元券以紫红色作主色调,票面幅度与五十元一致,正面以桂林象鼻子作主题;10元券,以蓝色作主色调,票面幅度为66×164毫米,正面以长江三峡作主题;5元券以褐色作主色调,票面幅度为62×158毫米,正面以黄山风光作主题;1元券以绿色、浅绿色作主色调,票面幅度为58×152毫米,正面以杭州西湖三潭印月作主题;5角以紫色、浅黄色作主色调,票面幅度为52×134毫米,正面以北京天坛作主题;1角以褐色、浅黄色作主色调,票面幅度为48×127毫米,正面以黄果树瀑布作主题。

主要价格规律是,大面值的价格高于小面值,1979版的大面值大于1988版的,因此笔者建议新手可从低面值券入手,逐步升级至高面值,后续再搞小全套的收藏(不含价格最贵的1979版50和100元),同时关注 1979 年版 50 元、100 元券及火炬水印版别,最后是配套收藏大全套或主题系列。由于外汇券的版别和辨别真伪不是本文的主题,因此笔者会在后续单独谋篇来介绍相关内容。

以下是笔者建议的收藏顺序,仅供参考:

入门级:1979 年版 1 角(五星水印)价格约 10-20 元,适合新手试水。

进阶级:1979 年版 10 元券(长江三峡)价格约 300-500 元,1988 年版 100 元券约 500-800 元。

收藏级:1979 年版 50 元(桂林山水)、100 元(长城)价格分别达 3000-5000 元、5000-8000 元,全套(9 张)价格突破万元。

外汇兑换券_外汇兑换卷图片_改革开放初期特殊货币

四、未来展望:小众市场的爆发潜力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外汇券作为中国外汇制度改革的实物见证,其历史价值将进一步凸显。钱币收藏群体中,外汇券专题收藏者年增长率达 18%,年轻藏家占比从 2018 年的 9% 升至 2024 年的 27%。中央财经大学已将外汇券纳入《中国金融史》教学案例,推动其从单纯藏品向文化研究载体转型。当我们手持这张印制精美的兑换券,触摸的不仅是特殊年代的印刷工艺,更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历史脉络。在收藏市场 “求新求异” 的今天,外汇券凭借其不可复制的历史属性和日益增长的文化认同,正在成为继邮票、纪念币后的又一收藏热点。正如钱币学家马德和所言:“外汇券是打开中国改革开放金融史的钥匙,每一张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这种历史、艺术、稀缺性的三重叠加,使外汇券成为钱币收藏领域兼具文化价值与投资回报的 “潜力股”。其特殊的历史定位与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未来随着改革开放历史研究的深入和收藏群体扩大,仍有较大的价值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