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金融工具

交易大百科(C字系列)——货币对冲(Currency Hedging)

货币风险管理工具_外汇敞口头寸计算_货币对冲策略

货币对冲

货币对冲是通过建立一种货币对头寸,简称为“对冲头寸”,目的是通过对冲的相等损失或收益抵消基础货币交易的任何收益或损失。

无论未来汇率上升或下降,交易者的收益都受到保护,因为对冲头寸有效地“锁定”了风险敞口的本币价值。

因此,进行货币对冲的交易者或公司对市场价格的变动并不关心。

对冲不同于投机,即在预期外币汇率变化的情况下建立货币对冲头寸。

货币对冲是货币风险管理的最重要元素之一。

根据市场竞争概况、运营所在市场的性质以及管理层设定的目标,公司可以在几种可能的货币对冲策略中进行选择,其中大部分可以通过自动化整个过程的软件解决方案来执行。

货币对冲是如何运作的?

货币对冲从评估风险敞口和选择对冲工具开始。

风险敞口通常是以外币计价的商业交易,定义为支付(或接收)固定金额的外币,以换取接收(或交付)固定数量的货物或服务。

在大多数交易中,从交易开始的那一刻到支付或接收外币的那一时刻之间有一段时间。

这一时间跨度会带来潜在的货币汇率风险,因此也带来了货币对冲的机会和/或需求。

对冲工具是抵消货币汇率风险敞口的金融工具。最广泛使用的外汇对冲工具是货币远期合约。

远期合约包括在结算日以指定汇率将一种货币兑换为另一种货币的承诺。

由于规模和交易日期可以根据任何条件设定,远期合约具有内在的灵活性。

远期合约被认为是“会计准则友好”的,这也是其广泛使用的另一个原因。约90%的跨国公司将其作为对冲工具。

外汇期货和期权合约是另外两种主要的外汇对冲工具。

货币对冲示例

一家以美元为计算货币的出口商预计在两个月内以100000欧元的价格向欧洲客户出售成品。出口货物将在交货后一个月结算。

交易启动时,即期汇率为欧元兑美元1.23,远期汇率为1.25。

为了对冲货币风险,出口商签订远期合约,在客户预计付款之日交付100000欧元。

远期合约的对手方同意在到期时支付远期利率和即期利率之间的差额,名义金额为100000欧元。

假设即期汇率已降至1.18欧元兑美元,两项操作结算当天会发生什么呢?

出口商用欧元销售的现金收益结算远期合约,并收到远期合约的美元付款。

从开始销售到结算日期,货物价值下降了5000美元(18000-23000)。

这一损失被远期合约的7000美元(25000-18000)收益抵消。

2000美元的外汇净收益来自于远期汇率,或套期保值时远期和即期汇率之间的差额:100000欧元x(1.25-1.23)。

有关如何实施货币对冲的决策,即实施何种特定的货币对冲策略,需要根据公司的整体货币风险管理进行。

反过来,风险管理框架将考虑许多不同的因素,如公司的业务概况或面临的风险。

尽管走向灵活商业模式的趋势似乎不可逆转,但正在开发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充分支持CFO和财务主管以更加动态的方式对冲其货币风险,无论其公司规模如何。

交易头寸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管理交易头寸?

交易头寸的含义及管理策略

在金融交易领域,交易头寸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交易头寸指的是投资者在特定金融工具上的持仓数量或投资规模。

交易头寸含义管理策略_交易头寸限制制度_交易头寸风险控制方法

交易头寸可以反映投资者对市场的看法和预期。例如,买入一定数量的股票意味着持有多头头寸,预期股票价格上涨从而获利;卖出一定数量的期货合约则是持有空头头寸,预期价格下跌来实现盈利。

合理管理交易头寸对于投资者的成功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管理交易头寸的方法:

首先,明确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需要清楚自己能够承受的最大损失,并据此来确定头寸规模。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计算个人资产的一定比例来确定每次交易可承受的风险金额。

其次,制定交易计划。在进行交易之前,应制定详细的计划,包括入场点、止损点和获利点。止损点的设置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限制潜在的损失。

再者,分散投资。不要将所有资金集中在一个交易头寸上,而是通过投资多种不同的金融工具或资产类别来分散风险。例如,可以同时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

另外,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头寸。如果市场趋势发生变化,或者交易未按照预期发展,应及时调整头寸,以减少损失或保护利润。

下面用一个表格来对比不同交易策略下的头寸管理特点:

交易策略头寸规模调整频率风险控制

趋势跟踪

较大

相对较低

依赖趋势反转信号止损

均值回归

适中

较高

设定固定止损和获利水平

套利交易

根据套利机会确定

严格控制价差风险

总之,交易头寸的管理是金融交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在充满风险和机遇的金融市场中稳健前行,实现投资目标。

国内第三个场内商品期权获批 铜期权9月21日起开始交易

8月31日下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近日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自今年9月21日起开展铜期权交易。

铜期权将成为国内首个工业期货期权品种,上期所方面也已经为铜期权的正式上线做了一系列先期准备工作。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铜期权是继豆粕、白糖期权后,国内第三个场内商品期权。有衍生品行业人士指出,场内铜期权的推出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多了一个交易品种,对机构来说也多了一个风险对冲的工具。

据悉,之前场外市场就一直有铜期权交易。有分析认为,在场内铜期权正式上线后,随着参与铜期权的投资人群体变大,场外铜期权也仍会有发展空间。

丰富期货市场风险管理需求

不久后,投资人将迎来一个新的可供交易场内商品期权品种。

8月31日下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近日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自今年9月21日起开展铜期权交易。

铜期权将成为国内首个工业期货期权品种。

多年来,我国精炼铜生产加工及消费一直居于全球首位,参与企业众多,风险管理需求强烈。从国内来看,上海铜期货市场是市场功能发挥较好的商品期货市场之一,具有市场规模大、合约连续性和流动性好、投资者结构相对成熟等特点,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的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需求。

来自上期所的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上期所铜期货单边成交量为2494.33万手,成交金额为6.51万亿元,日均单边持仓量为38.67万手,其中法人客户持仓量占比为64.42%。作为风险管理重要工具,期权可以进一步丰富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需求,因此,市场对推出基于铜期货的期权产品呼声较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上期所就已经为铜期权的正式上线做了一系列先期准备工作。

今年8月9日,上期所曾发布铜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包括《上海期货交易所阴极铜期货期权合约(征求意见稿)》、《上海期货交易所期权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上海期货交易所期权做市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上海期货交易所期权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及其他配套实施细则修订案。而今年5月下旬起,上期所就开展了铜期货期权仿真交易。

上期所相关负责人指出,对于铜期权的上市,上期所所做的具体准备包括:

一、坚持国际标准同本土优势相结合,科学设计铜期权合约规则;

二、充分进行市场调研,走访了铜产业链客户、期货公司及交易所等机构,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三、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培训和投资者教育,分别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开展多场铜期权合约规则的市场培训会,让市场投资者熟悉合约规则;

四、完成开展铜期权上市交易的技术准备工作,前期大量技术测试及仿真比赛的开展,为上市铜期权打下了基础。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上期所将继续按照“高标准、稳起步”的要求,逐一落实各项工作,为铜期权上市做好充分准备,确保交易的平稳开展和稳健运行。

期权可覆盖传统期货缺陷

某期货公司场外衍生品相关负责人8月31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次获批的铜期权将是继豆粕、白糖期权后,国内第三个场内商品期权。而场外的商品期权品种就更多更丰富了,目前绝大部分活跃的商品场外期权都有覆盖。

而某期货公司期权交易经理则称:“之前场外市场就一直有铜期权,有不少客户参与场外铜期权的交易。”据他介绍,场内铜期权与场外铜期权的区别是一个标准化,一个非标;一个竞价,一个定价。

上述场外衍生品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场内铜期权正式上线后,场外铜期权的交易不一定会减少。因为场内铜期权上市后,市场上对于铜期权有了解和进行参与的投资人会越来越多,那么整个市场的规模也会变大。

上述期权交易经理也表示,在场内铜期权上线后,未来客户应该在两个市场都会参与;随着参与铜期权的投资人群体变大,场外铜期权也仍会有发展空间。

总体上,机构人士对场内铜期权的推出持欢迎态度。上述场外衍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场内铜期权的推出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多了一个交易品种,对于我们来说也多了一个风险对冲的工具。”

商品期权是现阶段一种较为成熟的规避和管理商品风险的金融工具。据了解,期权的特有风险管理优势可以覆盖传统期货工具的缺陷。近年来,实体企业对期权这一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趋于增长。以套期保值为例,用期货套期保值的核心是锁价,需要付出有利方向的机会成本,而期权套期保值的核心是保价,付出的仅是权利金,仍然保留了向有利方向变动的可能。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