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基金投顾

基金投顾试点六周年:规模增长显著,供需“错位”待解

“最让我触动的是你们一点也不急着推荐基金给我,而是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和了解我的需求。”一位购买了投顾服务的客户感慨道。事实上,类似这样真实的体验也发生在越来越多的基金投顾持有人身上。

自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落地以来,买方投顾模式在国内推行已有六年时间。在对于“投”与“顾”的不断探索中,部分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的机构的最新资产规模大幅提升,客户复投率也有明显增长。更有投资者表示,在购买投顾服务后建立了更清晰的投资认知和更理性的投资习惯。

不过,也有机构反馈,在当前推进业务的过程中,仍面临用户认知有待提升、业务盈利模式相对单薄、重销售轻陪伴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些机构已经尝试了新的办法,并卓有成效。

多家盈利客户占比超八成

“投顾团队的专业建议和持续陪伴,让我对自己整体的投资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也把过去零零散散在各种渠道购买的产品和资金整理后都委托过来统一管理,建立了更清晰的投资认知和更理性的投资习惯。”有易方达投顾客户在顾问长时间的服务后反馈道。

真实的反馈证实了基金投顾服务的有效性。回到六年前的2019年10月2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正式落地,买方投顾模式在国内推行至今已有六年。试点伊始至今,共有60家机构获得了基金投顾试点资格。

相较于发展初期,当前,部分基金投顾在提升用户盈利体验和投资获得感上已有显著成效,完成了从0到1的质变。例如,从首批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的券商来看,从2019年开始,中金财富率先发力财富管理转型,截至2025年10月,买方投顾资产规模突破1200亿元。截至2025年6月,同样作为首批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的国联民生证券基金投顾服务累计签约客户也达36万,基金投顾保有规模9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52%。客户复投率33%。

此前,也有部分首批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的上市券商在半年报中披露了最新情况。例如,中信建投2025年半年报提到,上半年,投顾收入同比增长109.7%。申万宏源半年报也提到,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公募投顾业务保有规模较2024年末增长超60%,累计签约客户超7万人,客户平均使用投资顾问服务时间超1400天。

除券商外,5家公募基金及其子公司在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后也率先开展相关业务。有部分机构表示,旗下投顾账户盈利比例相对亮眼,还有部分机构的客户复投率相对乐观。中欧财富统计显示,截至9月30日,投顾账户收益率近一年、近两年和近三年相较于非投顾账户分别实现超额收益7.01%、4.23%和1.33%,投顾账户盈利占比也均高于非投顾账户。

另据易方达财富总经理韩香介绍,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易方达投顾已累计服务约13万个人客户及百余家机构客户,自投顾服务上线以来持仓客户盈利占比达88%,累计客户盈利占比约75%。2024年投顾服务规模增长率达85%。

首批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的还包含第三方销售机构。例如,蚂蚁基金旗下“帮你投”相关负责人也提到,截至今年9月,通过“帮你投”进行投资的客户中,整体盈利比例已超90%。在开通信号发车跟投的客户中,盈利比例超过97%,收益体感更好。自上线以来的数据发现,使用“帮你投”服务的客户,相对不使用服务的客户,复投率高35.7%。另外,截至2025年9月30日,盈米基金投顾服务资产规模超510亿元,投顾签约客户数超46万人(非累计);且慢平台投顾客户盈利客户占比超93%,客户平均持有时长688天。

多元策略构建用户良好体验

“从长期发展看,影响基金投顾业务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有三。”中金财富相关负责人提到,“一是如何改善客户的投资体验和问题解决体验,降低‘情绪反馈’带来的隐性成本。二是如何优化投资策略,帮助投资者更从容地应对净值化、低利率、全球配置的时代。三是如何借助数字化赋能,扩大投顾服务半径。”

经过投顾的持续陪伴和服务,有机构表示客户普遍对顾问服务反馈较为积极。投顾服务规模以及增长复投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服务的优化对提升客户投资体验和建立客户信任起到了积极作用。

那么,相关机构都提供了哪些特色策略,以让投顾客户的体验感大幅提升?多家首批拥有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的机构在接受采访时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其所在机构构建了多元的策略,可以覆盖不同投资者、不同周期、不同场景以及多样的投资需求。

易方达财富解决方案部总经理宋灏介绍,易方达投顾构建了覆盖多场景、适配多目标的一揽子策略体系,包括现金管理、目标风险、多元配置、场景保障等多种类型的上百个策略,全面覆盖客户从短期活钱管理到长期目标规划、从低风险稳健配置到高弹性行业布局、从单期组合管理到全生命周期的多维度需求。

“和其他客户经理相比,最让我触动的是你们一点也不急着推荐基金给我,而是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和了解我的需求,我从来没有在别的机构体验过这样的服务。”有客户在经过易方达投顾服务前期的交流后表示。

同样地,也有机构反馈旗下策略覆盖多样需求。中欧财富表示,公司构建了涵盖闲钱投资、稳健理财和中长期财富增值等多条投顾策略线,投资方向涵盖国内主动权益、宽基指数、固收资产、海外权益、海外债券及国内外商品资产等,满足用户多元资产配置和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不同于上述机构,还有机构通过AI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感。“帮你投”相关负责人也提到,为帮助客户建立良好的投资习惯,“帮你投”陆续推出了投资信号、发车跟投、AI个性化内容服务等投顾特色服务。通过信号服务,投资者可以直观看到股债投资信号的强弱变化,并结合发车机制,逐步分批建仓、长期投资。同时,“帮你投”通过AI技术加持对客户行为进行感知,为客户提供更个性化、精准高效的服务。

总体而言,相关平台的投顾策略基本分为三种,一是活钱管理,持有时间较短,主要投资货币市场基金,适合短期投资。二是稳健投资,追求相对稳定的收益,以投资纯债基金或配合“固收+”为主,持有时间通常在一年以内。三是进取型投资,通常涉及权益类产品投资,适合长钱投资。另外,还有部分机构会设置全球配置策略,主要适合追求海外资产多元配置,可以承受较大波动的群体。

推进业务发展尚存难点

在经过六年的探索后,部分机构相较于发展初期,无论是在策略方面,还是业务规模、客户增长率方面,都已有很大进步。但也有部分业内人士反馈,在实际推进业务的过程中,仍面临部分难题。

“基金投顾在用户普及率和用户信任建立上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欧财富认为,目前基金投顾行业整体规模在基金乃至财富管理行业中占比还很小,基金投顾不同于投资者直接购买一个产品,用户对投顾的认知还有待提升,投资委托给专业机构管理的意识还有待培养。

用户认知问题同样困扰着部分机构。中金财富相关负责人提到,普通投资者更容易关注短期收益或对组合收益确定性要求比较高的现象背后,一方面可能是财富管理机构未能充分引导投资者理解买方投顾,使其容易从“产品”的视角来看待,并将其简单与FOF画等号,这更容易使投资者对收益尤其是短期收益过分看重。另一方面,过去卖方销售模式下遗留已久的信任缺失、重销售轻陪伴等问题,让投资者难以形成长期配置、价值投资思维。

除上述问题外,国联民生证券还提到,基金投顾业务发展最大的困难是业务盈利模式相对单薄和陪伴工作相对复杂的矛盾。目前,基金投顾的收费模式主要是基于签约资产规模收取一定比例的投顾管理费。

回顾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到,要促进基金投顾业务规范发展,为投资者提供适配其特点和需求的组合投资服务。前述“帮你投”相关负责人也提到,基金投顾业务正处在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关键阶段,现阶段的短板与不足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努力。

针对前述问题,其余机构又有怎样的应对方案?除此之外,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AI在投顾业务中的角色也正从“好用的工具”变为投顾服务发展的“驱动力”,那么,AI又是如何深化到投前、投中、投后的每一个阶段?在推动基金投顾由试点转常规的过程中,监管和机构各方又需付出怎样的努力?北京商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百万年薪招负责人!券商新“蓝海”打响人才战

基金投顾业务成为券商新“蓝海”,打造专业化的人才团队是关键。

今年以来已有20家券商获批基金投顾试点资格,不少券商也在积极筹备,等待下一轮申报。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券商对基金投顾人才求贤若渴,多家机构招兵买马,更有设基金投顾业务专场招聘

从岗位来看,既有券商以百万薪酬招聘基金投顾业务负责人,也有券商招揽基金产品研究岗、基金投顾岗等。有业内人士指出,该业务需要复合型人才,既要懂基金投资,也要有互联网运营思维。

7月16日证监会表示,正陆续推出第二批试点机构,并同步开展试点评估,推动试点转常规工作。

人才储备大战

基金投顾业务已成为多家券商推动财富管理转型的重要抓手。截至7月9日,第二批申报基金投顾资格的证券公司中有20家成功获批。至此,加上2020年首批7家获批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的证券公司,目前试点券商已扩容至27家。

在谈及首批获得试点资格的18家机构时,证监会7月16日表示,试点业务运行平稳,目前合计服务资产已逾500亿元,服务投资者约250万户,试点效果初步显现。

一是投资者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不断增强,服务居民财富管理功能日益增强;

二是试点机构买方中介作用初步发挥,买卖双方制衡机制促进基金行业良性发展;

三是为市场带来更多长期、专业、增量资金;四是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规范化发展内生机制初步形成,制度体系正加速完善。

随着越来越多券商获批,市场上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从岗位上来看,比如涉及基金产品研究、金融科技、投顾、交易、运营人员等。

根据券商中国记者从平安证券处获悉,该公司在7月14日发布基金投顾业务专场招聘,涉及六类岗位,分别有量化研究员(基金方向)、组合投资经理、基金交易员、基金产品研究员、基金投顾服务运营经理、基金投顾产品经理。

部分酝酿申请基金投顾资格的券商也在搭建团队。上海一家中型券商的财富管理业务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公司接下来会积极申报基金投顾业务,在人才储备方面,该公司计划在投顾业务做得比较好的券商同行中寻找优秀人才。

招聘网站显示,某AA级证券公司招聘基金投顾业务负责人,要求应聘者熟悉各类投资市场和资产配置理论;熟悉险资、券商相关投顾业务优先。据了解,薪酬待遇方面,月薪在50-80K区间,年薪为20个月薪。

德邦证券和联储证券近期则计划招聘基金投顾岗,主要负责基金产品的研究和配置建议,推动基金销售业务等。两家券商均要求应聘者具有3年以上基金研究经验。德邦证券表示,岗位月薪在12-20K区间,年薪为16个月薪。联储证券提出月薪为15-25K。

作为首批试点机构之一的华泰证券,尽管展业已有一年多,目前仍招兵买马。公司计划以20-50K的月薪待遇招聘基金投顾研究员,主要负责参与公募FOF组合的构建、管理、运维和持续优化工作;开展大类及子类资产的定性定量研究工作;开展基于组合配置需求的自下而上产品研究工作等。有大类资产、资产配置、金融工程、FOF投资、基金研究等经验者优先考虑。

强调复合型人才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投顾”是一项需要大量综合型人才的业务。

国信证券副总裁、经纪事业部总裁杜海江曾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从专业上来看,投顾业务需要既懂投资,也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其中,投资方面既要对大类资产配置有研究,也要了解市场上偏工具化的基金和偏定性的基金经理的风格,还要熟知标的底层资产配置;在市场方面,既要熟知传统金融机构客户需求,也要深谙互联网小白用户的特点。

以上述德邦证券招聘的基金投顾岗为例,公司不仅要求应聘者要对基金配置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还要有互联网运营思维,数字运营思维。

深圳一名金融行业猎头也有相同观点,随着越来越多基金、券商如火如荼开展基金投顾业务,相关复合型人才缺口亟待补上,“也有券商主要靠内部培养。”

深圳一家大型券商营业部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其供职单位的基金投顾业务人才主要是来自公司内部转岗,比如有证券投资顾问转岗至基金投顾岗。“其实这些年传统投顾在做转型,加大对基金产品的研究,对不少基金经理风格都很熟悉。”在该人士看来,优秀的投顾团队是券商提供高质量财富管理服务的基本条件。

截至7月15日,共有5家券商的投顾数量在3000人以上。其中广发证券的投顾数量最多,达到3774人。国泰君安投顾数量排名第二,有3283人。北京三家大型券商中信证券、银河证券、中信建投,分别以3234人、3176人、3134人位居第三、第四、第五名。

第二批获得基金投顾试点的部分券商已人员就位,等待验收通过。目前华宝证券基金投顾业务已储备了多个组合策略,相应的组合策略、基金评价、基金研究、技术开发等人员已基本到位。

光大证券相关人士表示,在总部层面引进了基金评价人员和策略生产人员。据了解,光大证券的金融工程和资产配置团队已成立多年,团队成员包含应用数学与金融学的双学历博士和硕士、FOF基金经理等。公司现已完成总部基金投顾服务人员的储备,并准备开展分支机构基金投顾服务人员认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