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两连升、黄金储备九连涨 市场热议人民币汇率下半年走势

外汇储备两连升、黄金储备九连涨 市场热议人民币汇率下半年走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8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43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113亿美元,升幅为0.35%,为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

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7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世界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外汇储备国际汇率_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_黄金储备增持原因解读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中国7月末黄金储备报6,869万盎司,环比增加74万盎司,为连续第九个月增持黄金,累计增持规模达到605万盎司。

同时,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余额从6月末的1299.34亿美元小幅回升至1353.60亿美元,在我国国际储备余额中的占比也从6月末3.84%回升至3.98%,但仍远低于全球平均14%左右的水平。这意味着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分散化配置还有较大空间。

当前,提升黄金储备资产的占比已经成为全球一大趋势。据IMF相关数据,截至2022年末,全球黄金储备资产占国际储备资产比重为13.8%,较2008年末整体上升3.7个百分点。

黄金储备为何九连升?

“当前影响我国外汇储备波动的主要因素依然是汇率因素和资产价格变化因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汇率因素看,7月美元指数受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且欧英货币上涨影响整体回落,全月下跌1.0%至101.9;非美元货币中,日元、欧元、英镑分别兑美元升值1.4%、0.8%和1.1%。综合来看汇率因素导致外汇储备的非美元部分出现升值。从资产价格因素看,美欧日国债收益率小幅上行,主要股市多数上涨,综合来看资产价格因素中股市与债市对外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抵消。

至于黄金储备的“九连升”,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告诉记者,这既与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多元化趋势密切相关,也与当前全球黄金需求上升和未来价格上涨预期等因素相关。

他指出,一方面,受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美债违约风险上升影响,我国逐渐减少美债等资产持有规模,与此同时,开始增持黄金等实物资产。另一方面,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正逐渐迎来拐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预计下半年黄金价格将波动走高,目前增持黄金处于比较合适的时间窗口,有望提高外储收益率。此外,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仍面临比较严峻的通胀压力,本国货币购买力下降,叠加地缘冲突持续,黄金作为比较好的保值工具和支付替代手段,逐渐得到各国央行和居民的青睐。在可预见的未来,预计各国央行和居民部门仍将继续增持黄金。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常冉提及,充裕的黄金储备是一国的信用保障,央行增持黄金还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起到基础性支持作用。

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认为,国际金价在中长期将会呈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特征,而美元指数在中期却是大概率下行,两相对比之下,黄金的保值增值属性会强于美元,预计中长期我国央行还将继续增持黄金储备。

“央行增持黄金主要出于三点原因,一是从长期来看,黄金可以提供稳定的回报;二是在经济危机或地缘政治冲突期间黄金可以发挥避险功能;三是全球黄金市场高度透明且不缺流动性。”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在2023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发布会上如是说。

世界黄金协会今年6月发布的《2023年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继央行购金量创下历史纪录之后,各经济体央行继续对黄金持有积极态度——有24%的受访央行打算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黄金储备,有62%的受访央行表示黄金在总储备中的占比将在未来上升,而去年这一数字只有42%。

人民币汇率继续下跌空间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7月人民币汇率一扫二季度连跌的阴霾,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月内涨幅均超过1000个基点,且双双收复7.2关口。不过,进入8月之后,人民币汇率又出现了小幅贬值,目前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在7.2关口附近徘徊。

对于下半年的人民币汇率,市场整体仍然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日前发文表示,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中枢可能在7.1-7.2左右震荡。考虑到人民币汇率已经跌至95%分位区间左右,央行中间价已经多次释放干预信号,且政治局会议明确改善中国经济预期,因此汇率继续下跌的动能不强。当然,短期内海外不确定因素仍存、中国经济仍呈“弱复苏”格局,料人民币转入确定性升值通道仍然需要时间。因此,三季度人民币汇率中枢可能在7.1-7.2附近波动一段时间。

他还指出,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中枢可能偏向升值。今年四季度,料美国通胀-就业螺旋和联储加息高点将尘埃落定,外部流动性环境趋于好转。对国内而言,虽然下半年政策力度不会很强,但库存周期、收入积累等带动的自然复苏下,国内经济料相对稳定,出口探底后稳定,汇率趋于升值。

另外,市场对政策层面出手维稳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也在增强。7月14日,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对汇率做出回应,表示人民币汇率涨或者跌都偏不到哪里去,外汇市场预期稳定,既没有“大妈”也没有“大鳄”,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单边势,仍会保持双向波动、合理均衡。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时隔两年再度就汇率问题表态,汇率预期管理信号作用强烈。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称会密切关注跨境资金波动情况,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预期引导,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中央政治局会议时隔两年再度提及汇率,以及央行、外汇局近期针对人民币汇率的表态,均体现出有关部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的重视,人民币近期再现单边走弱行情的可能性较低。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往后看,尽管短期内美国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等问题或仍有扰动,人民币汇率或有所波动,但随着下半年关于宏观经济、资本市场以及汇率等方面的政策持续加码,市场对于国内经济预期料将企稳回升,中长期维度人民币汇率料将得到基本面的坚实支撑。

远期结售汇是怎样操作的

远期结售汇业务是指客户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协议,约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期限及汇率,到期时按照该协议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的结售汇业务。中国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币种包括美元、港币、欧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期限有7天、20天、1个月、2个月、3个月至12个月,共14个期限档次。交易可以是固定期限交易,也可以是择期交易。

远期结售汇的申请条件

1、经常项目下,凡根据《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可办理结售汇的外汇收支均可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客户在远期结售汇交易到期交割时,需提供结售汇业务所要求的全部有效凭证。

2、资本项目下的远期结售汇限于以下方面:

偿还中行自身的外汇贷款;

偿还经国家外汇管理局登记的境外借款;

经外汇管理局登记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收支;

经外汇管理局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收入;

经外汇管理局登记的境内机构境外上市的外汇收入;

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的其他外汇收支。

远期结售汇的业务流程

1、申请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的客户应在中国银行开立相关账户。

2、签订远期结汇/售汇总协议书。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的客户需与中国银行签订《远期结汇/售汇总协议书》,一式两份,客户与银行各执一份。

3、委托审核。客户申请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时,需填写《远期结汇/售汇委托书》,同时向中国银行提交按照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所需的有效凭证;中国银行对照委托书和相关凭证进行审核。客户委托的远期结汇或售汇金额不得超过预计收付汇金额,交易期限也应该符合实际收付汇期限。

4、交易成交。中国银行确认客户委托有效后,客户缴纳相应的保证金或扣减相应授信额度;交易成交后,由中国银行向客户出具“远期结汇/售汇交易证实书”。

5、到期日审核和交割。到期日中国银行根据结汇、售汇及收付汇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核客户提交的有效凭证及/或商业单据, 与客户办理交割。

6、展期。客户因合理原因无法按时交割的可申请展期。

7、违约。客户未能完全履约的,银行有权于最后交割日后对未履约交易部分主动进行违约平仓。

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82亿美元 专家: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推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82亿美元,较7月末上升318亿美元,升幅为0.98%。

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推动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8月份,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新增318亿美元,为连续第二个月新增300亿美元以上。到8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2882亿美元,为2016年1月以来新高。

“8月份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继续增加较多,主要反映了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升温的背景下,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的正估值效应。”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对记者表示,货币方面,美元汇率指数(DXY)月度“两连跌”,当月下跌2.3%至101.7,非美元货币总体升值;资产方面,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月度“四连跌”,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当月上涨1.1%,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2.3%。

多重因素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稳定构成坚实支撑

展望下一阶段我国外汇储备形势,业内专家认为,多重因素将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稳定构成坚实支撑。

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我国出口结构持续改善,一般贸易占比稳步提升,“新三样”等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自贸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跨境电商、离岸贸易等外贸新业态不断涌现,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日益加深,多重利好因素支持出口保持中高速增长,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同时,随着我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稳步扩大,境外机构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持有我国债券的数额再创历史新高,也对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形成支撑。下阶段,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是国际收支保持整体平衡的坚实基础,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

这是一篇,可以让你在交易的路上,少走十年弯路的文章。建议收藏

这是一篇,可以让你在交易的路上,少走十年弯路的文章。

如果你能理解文章中每句话、每个字的意思,甚至全文背诵。

绝对能超过市场上99%以上的人,步入赢家行业。

至于上限在哪里,就是个人天赋的比拼了。

交易想要盈利需要一套正期望值的交易系统

建立交易系统的三个核心要素:胜率、盈亏比以及频率。

一般来讲,这三者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外汇买卖系统_交易系统胜率盈亏比频率_交易系统核心要素

即,如果要胜率就要牺牲盈亏比和频率,要盈亏比就要牺牲胜率,胜率盈亏比都要就要牺牲频率。

一个成功的交易系统的本质就是在这三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先来说胜率。

影响胜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是交易方法么?

并不是,影响交易胜率最重要的因素,是盈亏比。

举例,假如在期货里面,赚1个点就跑,亏100个点止损。

即使随机进场,胜率也绝对在95%以上,但这最终是赚不到钱的大家都知道。

所以,从过往成功案例的历史数据来看,盈亏比低于1:1是没有意义的。

在盈亏比1:1的情况下,加上手续费的影响,交易的平均胜率的均值波峰大概在48%左右。

大概是下图这样的情况:

交易系统胜率盈亏比频率_外汇买卖系统_交易系统核心要素

很多人不知道平均胜率48%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连续亏损三次,是极其正常的存在。

连续亏损七八次,也是经常出现的。

在盈亏比大于等于1:1的前提下。

任何交易方法对于平均胜率的提高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能做到51%以上就很不错了,并且几乎不可能超过60%。

但是,这里面的问题在哪里呢?

就是连续亏损。

胜率50%并不是很多想象中的亏一次然后赚一次这样的循环。

而是可能连续亏损七八次,赚两三次,然后再连续亏损七八次,接着连赚十几次。

并且,可能性非常大的,让你阶段性连续成功的交易方式,长期平均胜率其实是可能40%都不到的。

属于你的达摩利剑,迟早会来。

这就是99%以上的交易者无法成为赢家的根源。

一是在连续亏损时心态崩溃,二是连续亏损时资金亏光了。

所以,如果你连续亏损十几次心态没崩,资金的亏损还少于20%,你才有资格谈成功。

扪心自问一下,连亏三次心态就崩了,然后就破罐破摔的人有多少?

这一行,并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此外,如果还想要提升盈亏比呢,那么胜率可能只有30%多了。

意味着可能会连续亏损二十次以上。

在最艰难的时候,唯有相信概率,相信均值回归,要把这个当成信仰,才能熬过去。

我说一个自己在用的,交易系统的细节吧,这个交易系统就用非常简单的均线。

交易系统细节

我以外汇的图表做交易系统的讲解,这套交易系统做一些调整同样可以用在期货交易中,盈利表现也是ok的。

第一:这套交易系统使用的指标

这套交易系统使用的指标很简单,只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均线EMA(参数150),还有ZigZag(参数12,5,3)。

见下面的示意图。

交易系统核心要素_外汇买卖系统_交易系统胜率盈亏比频率

交易系统的四个要素,分别是:

① 确认趋势

② 进场位置的选择

③ 止损和止盈的设置

④ 仓位管理

今天的交易系统分享也是由这四个要素组成的,一个一个来说。

第一:确认趋势

k线站上均线把趋势理解为多头,趋势要上涨;k线下穿均线并收在均线下方,把趋势理解为空头,趋势要下跌。

见下面的示意图。

交易系统胜率盈亏比频率_外汇买卖系统_交易系统核心要素

第二:进场位置的选择

有三个条件(以多单为例讲解)

①:k线站上均线确立多头行情上行之后,价格回踩,回踩过程k线不能收盘在均线下方。(k线实体收盘在均线下方则趋势反转)

②:k线回踩的过程中ZigZag形成一个新的折点。

③:行情再次启动多头,价格上破前高做多。

如果对我的描述存在疑问,看下面的示意图。

多单示意图。

交易系统胜率盈亏比频率_交易系统核心要素_外汇买卖系统

空单示意图。

外汇买卖系统_交易系统核心要素_交易系统胜率盈亏比频率

第三:止盈和止损的设置

止损:在价格回踩均线不破均线的最低点;

止盈:止损空间的2倍止损。(看下方止损止盈的示意图)

外汇买卖系统_交易系统核心要素_交易系统胜率盈亏比频率

第四:仓位的管理

每次止损金额等于本金的1%-2%,例如1w美金的账户,每次交易止损的金额是100-200美金;仓位根据每次止损的空间调整,公式:100美元/止损点数=仓位。

例如:这笔交易的止损的空间是200点,那么仓位就等于100美元/200点=0.5手。

在这个交易系统中单次交易止损1%是比较安全的仓位,账户风险较小;有的朋友喜欢激进交易,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可以选择单次止损1.5%或者2%,根据我复盘统计这两种仓位都是可行的。

一套能够稳定的盈利系统,其实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1、兼容市场。

所谓的兼容市场,指的是交易策略,可以应对不同情况的市场。

优势的交易系统,一定能够在不同的市场里,做出不同的选择。

市场上涨的时候,系统能提示买入,并且长期持有。

当市场处于下跌的时候,系统会建议卖出,并且保持观望。

这一点,从技术形态上,其实是有一定规律的。

优秀的交易系统,是可以帮助投资者去判断当下市场的大方向,至少可以通过仓位管理,去帮助投资者多赚少赔。

2、合理止损。

合理的止损,也是交易系统的核心要素。

如果没有止损机制,那么很有可能会在某一次交易中,直接踩雷。

有些人说,优秀的交易系统,是不需要止损的,这话肯定是不对的。

即便是优质的股票,在基本面出现大问题的时候,也是需要止损的。

更别提交易出错的情况下,是一定要严格止损的。

任何交易系统,没有止损机制,就犹如一辆车没有刹车,碰到急转弯无法减速,一定会出事的。

不要去相信什么好的股票不需要止损,长期持有就行。

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可以保证自己始终蒸蒸日上,如果遇到大的拐点到来,下跌多少都是未知数。

3、优势概率。

所谓的优势概率,指的是交易系统本身,也是讲概率的。

不是说你有一套交易系统,发出了买入信号,然后就百发百中的。

很多时候,交易系统同样会出错,这是非常常见的。

优秀的交易系统,只是能帮助投资者获得更高概率的赢面而已。

那些跳脱交易系统的情况,是经常存在的。

毕竟,主力资金不会被交易系统给围困,或者说是不会让交易系统薅自己的羊毛。

但不是说51%胜率的交易系统就能实现稳定盈利。

至少要65-70%胜率的交易系统,才有可能做到稳定盈利。

4、顺应周期。

最后一点,是交易系统需要顺应周期。

这里的周期,和牛熊周期还是有差别的。

顺应周期的意思,指的是交易系统能够在大周期内有效。

当跳脱了大周期,进入一个新时代,任何交易系统都是需要更新迭代的。

就比如2016年之前,和2016年之后,整个大周期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方面是A股的体量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上市公司的权重发生了变化,还有参与的资金发生了变化,新上市的IPO也发生了变化。

顺应周期,指的是交易策略中,选股的策略和买卖的策略,能够符合当下周期的变化。

想成为真正的炒股高手,定要牢记以下三点:

一、成功等于小的亏损和大的利润多次积累,做到不大亏极其简单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胜可知,而不可为,宁守不败之地,不攻不胜之敌,守不败之地,攻可胜之敌,知其雄,守其雌,唯有至阴至柔,方可纵横天下。

1、要认为市场是最伟大的,市场让你赚钱时才赚,否则老本无归,不要什么时候都想赚钱。在什么人都能赚钱的时候,抓住机会做到底;别人不能赚钱的时候,不要认为自己能力大。在市场面前,任何人都是渺小的。

2、要把风险放在第一位,要学会有自己的机会就战,无机会就休。

二、交易之道,虽曰无法,亦非非法,虽无一法,我有万法,万法有用,一法不用

1、不能持股就看多,而持币就看空,不能做死多头和死空头,尊重市场的变化。

2、不要用方法去解释市场,而要用市场去解释你的方法和技巧。也就是说,市场什么样,你就用什么样的方法;市场怎样变化,你就怎样让自己的方法去适应市场,而不是用你的方法决定市场怎样走。

3、任何一种方法都应结合市场的现实,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

三、资金管理之道,动则动于九天之上,藏则藏于九地之下

1、坚决否定无论什么时候都有机会的方法,要讲究概率。

2、不要小看每年20%,若十万元每年20%,有生之年能成富翁。

3、趋势不来,看不准或看不清时不妄动,要有耐心等待;趋势来时,要看准、要细心,有把握了、准备好了、策划好了、计划好了,要敢于全仓介入。趋势不坏,敢于持股;趋势破坏,快速跑出。

给大家介绍3种股市中常见的抄底形态

一、三部曲形态分析

交易系统核心要素_外汇买卖系统_交易系统胜率盈亏比频率

三步曲的K线形态就是一根大阳线拔地而起,但是要注意到的是这根大阳线一定要上穿三条均线,所以均线会呈现出多头排列形态,这种形态要看涨。三条均线指5日、10日、20日线,这是一个很好的抄时机,成功率也是非常高!

二、三重底抄底形态分析

外汇买卖系统_交易系统核心要素_交易系统胜率盈亏比频率

和双重底相近,三重底要比双重底更加保险,上涨概率更大。三重底其实就是个股经过很长时间的下跌行情时,出现企稳,在k线形态上出现了三重底,最后一个底的右侧的成交量是放量的,当股价突破颈线压力位置的时候,就是投资者进场的时候。

三、底部放量涨停形态分析

交易系统胜率盈亏比频率_外汇买卖系统_交易系统核心要素

在底部位置如果放量出现一个涨停,不管是短线或是波段,都会是比较好的买进位置,所以在出现涨停之后可以跟进。

炒股必备两大神技

心态

目前股市是牛市还是熊市?你手里的股票应该怎么处理?

你到底能不能在股市里挣钱?你心里其实明白的很,但是绝大多数人不会选择正确的方式的。

底线

做人,需要讲原则。原则就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底线。没有底线也就没有做人的标尺,失去了标尺,前进没有了目标,后退也就乱了方寸。

人的轻举妄为、胡作非为、无效劳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以至自讨苦吃的那种行为,无不是在没有标尺,丧失原则的,乱了分寸,没有守住自己人生的底线而发生的结果。监狱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做人做事没有底线的人。

抄底注意事项

1、调整中抗跌且成交量放大的股票重点关注

对主力来说,在市场面和消息面不加配合的情况下则更需要作出孰轻孰重的选择,从而决定手中股票的走向。逆势中放量不跌的个股中显然就有护盘的因素,在目前股价已是主力觉得较为关键的位置,因此只得不遗余力地护盘,以求保持形态的完好有利于今后的拉升;

2、调整前的热门股适合于做短差,赚了就走

有些板块在股指连续下挫的过程中跌幅较小,主要原因是在此之前介入该板块的资金集中,主力在市场突变的情况下难以抽身而出,因此这些个股在大盘企稳后将有发力上冲的机会,越是换手充分的股票反跳的力度也最大;

3、逆势上涨个股有风险,勿贪恋

“满盘皆绿一点红”往往会给投资者深刻的印象,而这些个股逆势逞强无非传递这样一种信息:该股中有实力较强的庄家,并已达到了控盘自如的程度。然而,不少这样的股票往往成了反弹中的弱势股,匆忙介入的投资者不仅没有获得期望的收益反遭套牢。

老股民最恐惧的形态——“三只乌鸦”

所谓的“三只乌鸦”是由三根阴线构成,三日的收盘价都低于开盘价。乌鸦在我国民间一般是不吉祥的象征,因此这种K线组合预示股市即将构筑短期的阶段性顶部,并且后市将面临下降趋势。

外汇买卖系统_交易系统核心要素_交易系统胜率盈亏比频率

“三只乌鸦”的特征:

1、股价持续3天出现创新低,看跌。

2、股价持续出现3根大阴线砸盘,看跌。

3、每天的收盘价均是最低价,看跌。

“三只乌鸦”的应用法则:

1、如果出现在上升趋势的中后期,表示股价已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时,投资者应该及时获利了结,待其寻得支撑后低吸补仓。

2、如果出现在顶部和下降途中,三日的收盘价都向下跌,且量能持续放大表示卖盘很重,投资者需要及时卖出。

3、当股价处在上升趋势中,指数拉出大阳线显示多头上攻力量强大,但是随后第二、三、四日连续的阴线形成三只乌鸦形态,表示前期上涨行情开始疲软且将在后市加速回调。

“三只乌鸦”的卖出信号:

1、如果在上升趋势的中后期,表示股价已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时,也应及时卖出。

2、如果出现在顶部和下降途中,而且三日的收盘价都向下跌,表示卖盘很重,需要及时卖出。

“三只乌鸦”卖出的形态案例:

1,在一轮股价上涨行情的尾期,一旦出现3只乌鸦形态,后期市场将迎来下跌,多方离场,空仓进场。而场内的主力资金已经持续出逃减仓。后期将出现一波下跌行情。投资者将及时控制仓位,规避风险。

交易系统核心要素_外汇买卖系统_交易系统胜率盈亏比频率

2、当股价突破前期高位盘整区域,持续3天遭大阴线砸盘,原多方获利回吐完毕,市场短暂调整后,新一轮下跌行情将展开。因此投资者发现这种形态时,应当及时卖出。

外汇买卖系统_交易系统胜率盈亏比频率_交易系统核心要素

“三只乌鸦”应注意的操作事项:

1、这里所说的三只乌鸦,均是指在天顶部位或是波段峰顶部位出现的图线,在其他部位出现的三只乌鸦,有的显示卖出信号,有的则显示见底信号,投资者要注意区分。

2、三只乌鸦形态中的三条图线,如果上下影线过长,或是三条图线均是大阴线,其后容易出现反弹走势,投资者可趁反弹之机卖出股票。

3、十分标准的三只乌鸦并不多见,只要求其中一部分条件符合就行,但一定要坚持出现在顶部转势的地方这一关键条件。这是不可忽视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

炒好股票首推的心态就是耐心,耐心就是面对波动,有平常之心,冷静观之,不为所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是心灵上最高境地的体现。

耐心明显的表现是沉稳,耐心通俗的讲就是能够忍住、不着急,也就是“忍耐”之心。

时机就是一切,在恰当的时候进,在恰当的时候出,交易不是每天要做的事情,那种认为随时都要交易的人,忽略了一个条件;

就是,交易是需要理由的,而且是客观的,适当的理由。除了设法决定如何赚钱之外,交易者必须也设法避免亏钱。知道什么应该做,跟知道什么不应该做几乎一样重要。

美联储加息和IPO重启对债市冲击基本可控

10月底11月初,受地方债扩容、IPO 重启、美联储加息临近以及年末交易盘获利兑现等不利冲击,债券市场调整剧烈。目前来看,IPO重启和美联储加息两则传闻的负面冲击逐渐减弱,利率继续向下回落,未来“靴子落地”对我国债市冲击基本可控。

增长目标导向下

债券市场流动性充裕

国际上,自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高速发展的原因包括战后重建、贸易保护主义终结后国际贸易的复兴、新兴国家加入全球生产链带来的市场扩大、能源交通通信等领域的技术创新、知识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等。“当这些果子被采完后,七八十年代开始,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就难以为继。”

加杠杆作为一个简单的刺激经济的增长方法得到了普遍采用。麦肯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4年,全球债务飙升57万亿美元,债务与GDP之比高达286%。债务年均增速超GDP增速2个百分点。持续攀升的杠杆率使得全球经济十分脆弱。Rogoff统计表明,发生银行危机和外债危机的国家比率分别高达30%和40%左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社会形成去杠杆的共识。去杠杆叠加潜在增速下行,全球GDP年均增长已由上世纪末的4.6%降至本世纪的0.9%。

为了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速,部分亚洲国家以贬值刺激经济增长。而实行汇率盯住或者货币局制的国家和地区只能通过国内经济加杠杆方式。在统计的65个国家中,2007年至2014年,新加坡、爱尔兰、葡萄牙三国杠杆率提高至150%左右,提升最多;2014年末,三国的杠杆率均接近400%。

我国需要一个较为适中的货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当前,我国进入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第三产业主导型增长模式开始显现,金融领域成为吸收流动性的主导行业。2015年前三季度金融行业比重为8.7%,高于上年全年1.4个百分点。因此,总量流动性充裕,加上经济转型期流入金融领域的资金相对较多,是未来一段时间保证债券市场流动性充裕的环境基础。

我国货币政策应对美元加息周期

回旋余地增大

单纯从价格层面分析,美元加息周期利空大宗商品,降低我国进口商品价格,为我国债券收益率走低提供了价格环境。随着QE退出,全球基础货币供给增速下滑,大宗商品价格将难以见底,我国PPI同比增速持续为负,并幅度有所扩大。

当前,债市担心美元加息周期冲击更多是一种危机思维,但并不能简单类比。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灭、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本轮新兴市场的动荡都有美联储加息的影子,但另外三个更重要因素也不得不提。一是前期经济都有过热特征,投资的资金来源较大部分来自于国外。二是危机国的资产负债表相对脆弱。比如亚洲危机前,泰国的短期外债1126亿美元,与储备(73亿美元)之比为15.4倍;日本房地产价格泡沫十分严重。三是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不强,绝大部分采用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稳定向好、结构优化、资产负债表健康,为应对美元加息周期提供基本面支撑。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稳定在7%,CPI同比涨幅在1.42%,与其他国家相比均处于一个较好水平。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53万亿美元,比上月提高114亿美元。与短期外债和月均进口额之比分别达52倍和24倍,为应对短期资金流动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人民银行创新多种工具,提高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其中提高汇率弹性的措施有,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内波幅放宽到2%,能充分吸收一天之内4个百分点左右的汇率波动。8月1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再下一城”,做市商参考上日收盘汇率报价,价格变动更能反映市场信息。增大资金流动调控力度的措施有,市场化引导远期、掉期市场等,加大投机成本,减少套利空间。

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度提高,人民银行可有效隔离美元加息的负面影响,继续降低国内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维护平稳的债券市场。

IPO重启

对债券市场冲击相对较小

按照股债联动的跷跷板效应,债市主要担心的是,大量的打新资金抽走了流动性。

为了减少对债券市场的冲击,监管机构取消现行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大幅减少投资者打新资金。根据证监会的数据,6月初25家公司集中发行时,冻结资金峰值最高为5.69万亿元,若采用新规,投资者实际仅需缴纳申购资金414亿元。数据表明,最近半个月大盘蓝筹股走强后趋于平稳,冲击正在减弱。

年末时点,优质债券供给相对不足,债券市场供小于求将主导债市变化。从供给看,11月17日已完成国开债全年发行任务,进出口银行和农发行只剩下不超过500亿元的净供给规模。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净发行规模相对不大。信用债方面,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10.2%,增速持续下行,加上冬季不利于项目施工建设,企业发债筹资的动力减弱,债券融资额仅为2516亿元,低于上月1008亿元。

从需求来看,存贷利差收窄和不良贷款率攀升,银行业机构被动配置债券的力度加大。前三季度,扣除票据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新增贷款7.7万亿元,仅高于去年同期7000亿元。但按照全年M2增长12%左右的调控目标,央行口径的全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需要扩张16.5万亿元以上。考虑到前三季度外汇占款净下降2万亿元以及四季度外汇占款可能的扰动和非标资产到期再配置的需求,剩下货币量派生需要银行业加大债券配置力度。

保险机构、理财专户等非银机构以及人民币进入SDR后的境外资金也是未来一段时间配置债券的投资力量。今年以来,保费收入增长近20%,理财规模增长近40%,理论上可以配置债券的资金部分将高达1万亿元以上。

总体上看,美元加息和IPO重启对我国债券市场冲击有限,并在短期有所反应。未来,随着优质债券供给相对不足,债券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向好态势。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供职于邮储银行金融市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