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朋友突然甩来一张截图:”我的股票突然变成*ST了!这红字看得心慌,是要退市了吗?”
原来他持有的某只股票刚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账户里的持仓名称前突然多出刺眼的”*ST”标识。这个突然的”红色警报”,让很多新手投资者都慌了神。
先来吃颗定心丸:带星号的ST ≠ 立刻退市
但确实是个需要高度警惕的信号!
先来科普一下:
普通ST(风险警示)
标识:股票简称前冠以”ST”
触发条件:财务异常(如最近1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1亿)、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等
典型例子:就像体检报告上的”亚健康”提示
*ST(退市风险警示)
标识:股票简称前冠以”*ST”
触发条件:触及退市标准(如连续2年净利亏损且营收<1亿)
特殊场景:财务造假追溯调整后可能直接”披星戴帽”相当于收到”病危通知书”
划重点:*ST比ST风险等级更高,但都有1年”观察期”,符合条件可申请”摘帽”。
【遇到警示牌怎么办?】
新手避坑:看公告溯源:立即查看公司
披露的专项公告,锁定具体风险类型(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确认公司是否提出听证/复核申请,关注整改计划可行性;假设最坏情况(退市),计算自己能否承受本金损失
老股民:有专门买st股票的,究其原因可能是,ST 股票利空暴跌,股价比较低大多数就是几块钱,觉得下跌的空间很小;退市整理期股票波动比较大,炒“末日轮”单日涨跌幅5%-20%(主板涨跌幅5%,创业板是20%);还有觉得有机会被借壳重组上市等
做ST股票的无疑是刀尖舔血 ,如果实在想参与的话,ST股票控制好仓位(鸡蛋别放在破篮子里); 设置移动止损线;关注重整投资人动态(实力机构介入可能带来转机) 。
数据说话:
2023年强制退市公司达45家,其中85%从被*ST到退市仅用时8-11个月。但仍有12%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起死回生”,平均重整成功耗时14个月。
2024年,共16家公司强制退市,其中面值退市11家,创出历史新高,财务类退市4家,重大违法强制退市1家。
最后关键问题:”那现在该割肉还是补仓?”
建议是:
如果你不清楚公司具体风险成因→立即止损
如果了解公司基本面且确认有反转可能→控制仓位在可承受范围
永远记住:股市不缺机会,缺的是活下去的本金。
投资感悟:
风险警示就像股市里的消防警报,
听见响声不必惊慌失措,
但要懂得顺着指示灯找到安全出口。
理性投资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它体现在每一个风险信号前的清醒抉择。
你在投资路上遇到过哪些”惊险时刻”?留言区等你分享避险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