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在股市里摸爬滚打了好些年,钱没赚到,还亏得一塌糊涂?看着账户里绿油油的数字,满心都是无奈和懊悔。都说70%的散户炒股亏钱,难道散户就注定是被收割的“韭菜”?错!那是因为很多人连“筹码集中度12%”意味着什么都没搞懂,今天咱就来揭开这个关键指标的神秘面纱!

一、啥是筹码集中度,别再傻傻分不清
在股市这个大战场里,“筹码”可不是赌场里的筹码,而是指股票的持仓成本。不同的投资者在五花八门的价位买入股票,就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持仓筹码。而筹码集中度,简单来说,就是这些筹码聚集在某个价格区间的“紧密程度”。
打个比方,大家去买水果,有人3块钱一斤买苹果,有人5块钱一斤买,还有人8块钱一斤买。要是大部分人都在5块钱这个价位买,那就说明在5块钱这个价格上,买苹果的“筹码”很集中;要是从3块到8块每个价位都有人买,而且分布得比较均匀,那就是“筹码”分散。
计算筹码集中度的公式也不难:筹码集中度 =(成本区间高值 – 低值)÷(成本区间高值 + 低值) 。假设90%的筹码集中在5.5元 – 6.59元,代入公式算一算,(6.59 – 5.5)÷(6.59 + 5.5) ≈ 9.02%,这就说明筹码挺集中的;要是90%的筹码集中在4.5元 – 6.59元 ,算出来(6.59 – 4.5)÷(6.59 + 4.5) ≈ 18.85%,这筹码就相对分散了。很明显,数值越小,筹码越集中;数值越大,筹码越分散。
二、为啥筹码集中度这么重要,关乎你的“钱袋子”
在A股市场,有句话叫“没有庄家就没有行情” ,可你连庄家手里有多少底牌都不清楚,就一股脑地把钱全投进去,不被收割才怪呢!筹码集中度,就是你窥探庄家意图的“千里眼”。主力控盘、洗盘、拉升、出货,全都得靠筹码的集中程度来实现。
我们常用“90筹码集中度”和“70筹码集中度”这两个指标。90%能覆盖更大范围的持仓成本,稳定性和参考意义更强;70%则更敏感,能更快反映短期变化。
看看下面这些不同的筹码集中度情况,心里得有数:
1. 90%和70%集中度都小于10%:这可是优质信号!说明筹码高度集中,庄家已经吃饱喝足,就等着拉升股价了。散户要是这时候进场,就相当于搭上了庄家的顺风车,运气好的话,股价蹭蹭往上涨,账户立马翻红!
2. 70% 10%:这种情况也挺有意思。意味着短期筹码集中,部分庄家在场。要是没多少套牢盘,股价很快就能起飞;但要是上方套牢盘太多,主力可能会先震荡吸筹,把那些意志不坚定的散户洗出去。
3. 90%和70%都在10%-20%之间:信号一般般。这时候筹码开始分散,主力可能还在观察局势,没有完全掌控局面。咱可以先观察着,千万别冲动进场,不然很容易掉进陷阱。
4. 90%和70%都大于30%:危险信号拉响!筹码分散得像宇宙射线一样,主力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剩下的就是散户们互相“残杀”。这种局面下,要是没有金刚钻,就别揽这瓷器活,别轻易参与,不然大概率会亏得很惨。

三、“筹码集中度12%”到底啥情况,别被表象迷惑
举个例子,“90%成本24到30元,筹码集中度12%”,意思就是流通股里90%的筹码,成本都在24 – 30元这个区间,12%的集中度说明这个成本带不算宽,筹码处于相对“抱团”的状态。用公式算一下(示意):(30 – 24)÷(30 + 24)=6÷54≈11.1%(实际行情数据会四舍五入)。
12%意味着筹码有一定集中度,但还没达到“极致抱团”的程度。如果这个数值从高走低,比如从20%降到12%再降到8% ,多半是主力在吸筹,或者是换手后筹码又集中起来了,主力收集筹码的痕迹很明显;要是数值从低走高,像从8%涨到15%再涨到25% ,那就是筹码松动了,要么是主力在高位派发筹码,要么就是出现恐慌盘,这种情况对短线投资可不太友好。
四、筹码分布四大“形态”,掌握了买在起涨点
1. 放量突破低位单峰密集——一轮上升的起点:股价长期横盘之后,筹码在低位聚集形成一个单峰。这时候要是出现放量长阳突破这个单峰的上沿,就好比吹响了进攻的号角,意味着成本重心开始往上迁移。不过,突破的时候一定要放量,不放量的突破很可能是“假摔”。股价站上峰顶后,通常会有一次缩量回踩确认,如果回踩的时候量能萎缩,而且价格不回到峰内,那就是二次加仓的好时机。但要是突破后立刻放巨量冲高回落,K线变成“上影大长腿”,那大概率是冲关失败,这时候可别冲动,先把手缩回来。低位单峰说明筹码高度集中在低价区,放量突破表示市场愿意用更高的价格接盘,而且原低位筹码还不松动,这就是股价上攻的“充分条件”。
2. 上涨途中出现多峰密集——趋势仍可持续:股票从低位起涨后,拉升、横盘、再拉升,每次横盘都会留下一个新的筹码峰。新老峰并存,而且原峰虽然缩小但依然清晰,这就是主力在“洗一洗、继续抱团”。每个新峰的上沿,都是回踩洗盘时的强支撑。在上涨趋势中,我们可以在回踩缩量的时候低吸,或者沿着5/10/20日均线跟着主力“抬轿”。不过要警惕“新峰猛长、旧峰快速塌缩”的情况,这可能是高位换手不成功或者主力在派发筹码的信号,遇到这种情况,先降低仓位,看看情况再说。另外,在横盘期要是频繁出现长上影线,而且放量不涨,那主力可能是在“卖力不卖票”,背后肯定有猫腻。
3. 向上突破高位单峰密集——延续但偏短线:股票经过一段上涨后,在高位形成单峰,筹码在高位抱团。要是再次放量突破这个高位峰顶,大概率会创新高。但这种突破是“短线机会”,特别考验操作节奏,讲究快进快出。要是随后股价回落跌回峰内,那必须果断止损或减仓,因为高位密集一旦失守,就会有很多人恐慌抛售。而且,这种突破一定要有其他佐证,比如基本面有催化因素(像业绩预告、大额订单、政策利好等)、量能结构合理(价涨量随)、符合当下市场风格。可别盲目相信“突破就等于起飞”,在高位区,失真突破的情况可不少见。
4. 洗盘回归单峰密集——后市看涨:股价在低位形成单峰后开始上行,然后阶段性回落,甚至短暂跌破原单峰区。但回落的时候成交量萎缩,而且原峰的体量并没有显著减少,这就说明主力没跑。我们要观察回落幅度,通常小于20%比较健康。当价格回到原峰上沿并且放量再度突破时,就是绝佳的介入点。不过,一定要分清“洗盘”和“破位” :洗盘是缩量回调,筹码峰不会减少;破位则是放量长阴,筹码峰显著瓦解。可别被“跌破密集区”给吓跑了,先看看成交量,再观察峰形变化。主力这么做,其实就是在做“心狠手辣的心理按摩”,目的是甩掉那些浮筹,降低自己的持仓成本,只要筹码峰没塌,就不用慌。

炒股可不能光对着K线图发呆,得搞清楚庄家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他们的筹码在哪里,是不是还在场。学会看筹码集中度,就好比拿到了庄家的“作战地图”,咱就能更有底气地在股市里闯荡。别再稀里糊涂地当那个被割的“韭菜”了,从今天开始,做一个有逻辑、有认知、有技术的股市玩家!#上头条 聊热点##股市分析#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经验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